天氣漸涼,從容地寫一下說不好英語的焦慮

本帖於 2025-08-10 15:32:48 時間, 由普通用戶 loveisgod 編輯

沒覺得真正地過夏天,秋已至。伏天時,天熱,吃點涼的,舒服。於是,我們經常把煮好的麵條放到冷水裏,浸一下,撈出來,澆上鹵汁,稱為過水麵條。我不知道是我發明的,還是區域說法。過水米飯,是把米放在很多水裏,不是蒸飯那種,把米煮好後, 也是放涼水裏,然後撈出來。不經常吃,即使天很熱,也覺得那種吃法太涼了。大多人還是喜歡熱乎乎的麵條。上次回國時,天氣悶熱,在一家麵館裏,風扇呼呼地加倍速地轉著,座無虛席,等著上餐的,和正在吃的,都在享受著那碗熱乎乎的湯麵。站在門口一瞧,熱氣撲麵,看著他們桌上大碗的熱湯麵,隻好默默地走開。

我曾在護士課第一學期,張口說話,就咳嗽,無論在課上,還是在校外,持續數月,含片用了好幾大袋。本來就說不好英語,加上咳嗽,窘態可想而知。越緊張,越說不好,反之亦然,惡性循環。後來決定不學護士了,不去上課後,過一兩天就不咳嗽了,我拯救了我自己。

天熱時說焦慮的事會上火,我說的。 那天涼時說。偶爾在街頭遇見一同胞,打聲招呼。印象是他們英語沒說好,中文也不咋地了。說的是中式英語,英式中文,雜糅得很好,不僅一聲歎息為他們的英語沒說好,一聲歎息為他們退步的中文。其實我也不比他們好到哪裏去。於是時時提醒自己,千萬不要成為那個樣子,至少不要丟掉母語。

於是,我每天早上從報紙上找一段或一篇英語, 讀,大聲地讀,十到十五分鍾。同時感到,也不能怠慢了自己的母語,於是盤算著晚上讀一頁中文書。有時我想,早上把舌頭練得會打彎兒了,晚上讀中文又把舌頭給掰直了。唉,也不知有沒有提高英語。好像把練英語放在了首位。讀英語堅持得很好,晚上讀中文不是很連續,有時感到很累,就不想讀了,寫到這,鼓勵自己,以後要讀下去。

讀英語還是有用的,練麵部肌肉,有些單詞,反複出現,熟識的麵孔不會輕易遺忘。對說英語人的思維方式,也有些了解。也會加強語言組織能力,寫短文,發郵件,都有幫助。這些益處不會發生在一夜之間,需要日積月累。英語口語,不一定提高很多,但不會比以前壞,或許在原處沒動。總之是好跡象。

有一天,喝了一罐啤酒,頓覺說英語時思路清晰,發音到位,流暢起來。酒真是好東西。

所有跟帖: 

如此這般的過水麵條,和過水米飯,頗有幾分的活色生香 -離岸- 給 離岸 發送悄悄話 離岸 的博客首頁 (599 bytes) () 08/04/2025 postreply 08:27:1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