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留下的路

我昨天刷到一個視頻:一對老夫婦在花生地裏打藥。奶奶撒藥,爺爺怕藥水濺到鄰家的玉米,便自製了一塊擋板,全程跟著遮擋。這樸實的舉動,讓我想起父親——那個一輩子勤勤懇懇的莊稼人。

父親年輕時學過石匠。村裏誰家要鑿平地麵,隻要招呼一聲,他就起早貪黑去幫忙。起早貪黑是為了不耽誤自家農活,幹完活連人家一口水都不肯喝。我從小就沒見他閑過,不是在田裏,就是在地裏忙活。

 

我家莊稼總是比別家長得好。別人來請教,父親就蹲在田頭,一根煙功夫,把訣竅說得明明白白。記得有一年收稻子,父親推著裝滿穀子的推車往曬場走。那天我在後麵跟著,看見他突然停在半道,彎腰搗鼓了半天。
“爹,咋停下了?”“田埂上有個坑。”他頭也不抬,繼續填土,“填平了,咱好走,別人也好走。”
父親種菜也是一把好手。他的菜園子像幅畫,青菜水靈靈的,茄子紫得發亮。菜多得吃不完,他就讓我給隔壁福嬸送。福嬸是個孤寡老人,父親總說:“這麽大年紀了也沒力氣種菜,無兒無女真可憐。”

這些年我與很多人合夥做生意,心裏永遠告誡自己要看到別人的長處,哪怕是親姐妹也會有矛盾,隻有包容體諒才能合作愉快,有不同意見時時,就想起對方的好處——這大概就是父親教我的“填坑”。
前些年孩子他爹借高利貸,欠了一屁股債。所有人都勸我保住房子,讓他自己扛,可最後我還是賣了房還債。房子沒了,但夜裏能睡著覺。這大概也是父親教的——他當年給福嬸送菜時,可沒想過要什麽回報。

現在我才明白,父親留給我最值錢的不是種地的本事,而是他在地裏、在田埂上、在菜園子中,一點一滴種在我心裏的那份善。這種子悄悄發芽,長成了我做人的樣子。
父親離開我很多年了,而田埂上的坑填平後,走的人多了,路就越走越寬。父親填的從來不隻是土坑,他填的是我心裏的坑。

謝謝您看到這裏,我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寫作的末末徐,從事服裝經營二十多年,現在主營旖品品牌女裝。

業餘愛好就是寫作,這是我寫的第296篇文章。
用輸出倒逼輸入,讓成長有跡可尋,歡迎關注我的寫作公眾號~末末徐,我把寫作當成一種生活方式,惟願今生拿起筆不再放下。
如果你喜歡我的這篇文章,歡迎你點“在看”,歡迎轉發,你的每個喜歡我都認真當成了鼓勵。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