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在國外生活了近三十年,從青春活力到中年的我,近日處理國內的家事,心好痛。但更重要的是要鼓勵自己努力朝前走,珍惜眼前的人,做好眼前的事情,拒絕內耗。
我於1995由三姐資助出國留學,出國前在她的公司工作了近4年。在她公司工作前因為年少無知,卷入戀愛風波繼而失去了工作,在家待業。這件事情一直被三姐詬病,“是她給了我工作,不是來我這裏工作之類”,我也一直感激,長久以來形成了一個不健康的模式。
我1996年定居英國,和國內家人互動密切,父母兩次來英國看望我和孩子們都是由三姐資助。這是表麵的事實,但我在國內的時候也替她做了很多事情,很多外人不好交托的事情,比如,派我去她前夫家接她10個月大的孩子,還怕不給接,都是交托我怎樣溝通,應對,我本是一個非常普通的人,讀書,談戀愛,在父母身邊生活,這樣跟著三姐一下子走進了她的世界,她的生活,更是從此言聽計從,雖然甚多爭吵,但親情在,她也資助我在英國的生活,我什麽都對她說,就這麽一路走來到了2006年。
2006年,三姐兒子麵臨和我當年相似的事情,更糟糕的是他高中輟學,在國內高中輟學是很嚴重的事情,三姐,父母還有二姐都電話給我,要我幫忙申請他來英國讀書,我幫了,但惹得我自己背了埋怨,甚至和三姐母子斷了來往。
2006年三姐電話我快點辦,“他在家打遊戲,還要做給他吃“這樣的狀況下,她兒子以探親簽證由我的父母陪同來到英國,於2007年持學生簽證第二次來,吃住在我家,每天在家睡覺,我急得不得了,去學校谘詢拿上學申請表。他當時的起點很低,不想繼續讀高中,想學習唱歌,回國後參加比賽,一次偶然的機會得知在英國上大學不需要參加高考,不同於國內的製度,在英國可以通過大學聯考平台UCAS申請,這樣2008年,他申請了,我陪他去倫敦麵試,回來後我隨口說了一聲,上大學後就搬出去住。(我家去倫敦要坐火車)。哪知他解讀成我趕他走,向他媽媽告狀,他一路讀到劍橋的博士,依舊記恨認為我當年趕他走。
11年後,2019年三姐從國內來英國參加畢業典禮,並未邀請我,三姐來我家小住幾日每天抱怨,並轉達她兒子對我的2條指控,1是當年2008年趕他走,2是他走的時候我說了一句話“你這麽快就走了,我還以為你來幫幫我的”,指控我,我17歲是來幫你的.
我的天啊,當年的情況就是這樣的,他媽媽,家人都極力要我幫這個忙,因為我剛離婚,2個小孩1個3歲,1個7歲。我媽媽說隻當多養一個,他來了也可以幫幫我,我父母一直極力幫襯要我幫他,他自己也說,“我早點來,可以幫你“. 這也是國人並不陌生的客氣話。
好在是三姐就這個博士生的第二條指控說了句公道話:小姨隻是說的一句客氣話。但三姐揪住第一條指控不放,時隔11年,當時三姐咄咄逼人質問我,我平時就怕她,我一時都不知道說什麽,11年間,他兒子很少來過,我隻是回答了一句他怎麽上學呢?他就讀的大學在倫敦,我家去倫敦要坐火車,我也提出過就住在這裏,他告訴我路費比房租貴。
他們母子兩人請我和孩子們吃了一餐飯。但一直沒有對這兩條指控釋懷。
他當年來英國,連高中都不想讀,並沒有上大學的想法,上大學在國內也好,英國也好都是住校,特別是在英國隻有第一年的新生才有住校的機會,接著都是在附近租房子。
加上這期間他在英國繼續深造,三姐向我借錢,已經借了14萬,又給了1萬,再借,我也沒有,這樣至今我和三姐已經沒有了聯係。
我媽媽於2022年去世,媽媽曾經說過要我忘了。我和我媽媽很相似,一直活在三姐的思維裏,她是資助過我,她有能力的時候,時不時給點錢給父母,接父母去她那裏住,她付出很多,但我們從沒有想過我們也付出了。因為2019年疫情,我未能和媽媽見上一麵,但聽二姐說,媽媽也寫了一封信來表達自已的心聲,我們長期在這樣的關係中是很壓抑的,三姐資助了我們,但擁有極大的話語權,我們也習慣了。我也是在2019年第一次反駁了一句,你兒子呢?在她詬病我1000次後。
為此我抑鬱,痛苦了很久,三姐經常辱罵,我就哭。多次拉黑她,但她隻敢這樣對待我和媽媽,不同的人不同對待,這是她說的。
胸口悶痛,好想哭,明天再續。真想一切能夠重新來過。
謝謝閱讀。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