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兩條線

本文內容已被 [ 半坰 ] 在 2024-07-09 21:39:08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中國地理的兩條線:400毫米等降水線,和胡煥庸線。

400毫米等降水線

中國降水主要來源,是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風帶來的水汽。降水量從西北內陸到東南沿海遞增。年降水量相同地點的連線,稱等降水線。

400毫米等降水線,從東北連到西南,線的兩側截然不同:半濕潤和半幹旱,人多和人少,農耕和遊牧。以線為界,農耕和遊牧的戰爭,貫穿中國曆史。長城的位置,與此線基本重合。

曆史上氣候冷暖的周期性波動,使400毫米等降水線也隨之波動,導致遊牧與農耕的交替南推北進。變暖,農耕民族向北; 變冷,遊牧民族向南擴張。

氣候暖化,農耕民族向北,例如漢武帝逐匈奴於大漠以北,使匈奴沿亞歐大陸向西,推動了東西方文明的互動。據考證,曆史上南北朝和元朝的遊牧民族大規模南遷都與當時的氣候變遷有關。明朝氣候變冷,也是滿人南下一個原因。

秦漢長城北至河套以北,而明代退至鄂爾多斯南端。明長城,很接近當時的400毫米等降水線。

千百年來,因400毫米等降水線相對穩定,線的東南也就逐漸形成了穩定的農耕社會。

胡煥庸線

中國地理學家胡煥庸(1901-1998),師從竺可楨,1935年提出劃分人口密度的對比線,是連接黑龍江黑河和雲南騰衝的直線,現稱黑河—騰衝線,也稱胡煥庸線。胡煥庸線與400毫米等降水線基本重合。

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和地理信息係統計算,線東側的半壁江山,占國土麵積43.8%,總人口的94.1%。

東側,以平原、水網、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為主要地理結構,自古農耕為主;西側,人口密度低,草原、沙漠,雪域高原,自古是遊牧民族的家鄉。

中國960萬平方公裏,真正適合生存的,隻是線東側的400萬平方公裏。

線東側,城鎮化水平高於平均水平;線西側,低於平均水平。中國的貧困縣主要分布在胡煥庸線兩側。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範圍,包括胡煥庸線西側的遠西部,和東側的近西部,麵積約占全國的70%以上。

有研究發現,自元代以來,洪澇、旱災等級的分布,在線東側平行於胡煥庸線。線東側的強地震的震中連線,也近似平行於胡煥庸線。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