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你讓同性戀低調?

來源: letmein08 2024-06-06 21:30:5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8165 bytes)

1

 

 

“這個事我們知道就行了,不要告訴其他人。”

 

“你要低調,不要說出去。”

 

“你把這種事情告訴父母,他們怎麽麵對別人?”

 

“你努力學習就行了,讓別人認為你以事業為重,對外就說你單身。”

 

上麵這些話,是我身邊的朋友出櫃(通常指同性戀告訴身邊的親友自己的性傾向)時,親人和朋友們說的。也許他們是帶著關心和愛護說出這樣的話,但那種隱藏不住的羞恥感,想要把一個事實遮掩起來的欲望,一眼望穿。

 

2

 

 

我的一位朋友出櫃已經一年了,她的父母發動了很多親人來勸說她要“低調”,不要告訴別人自己是同性戀,“對外要裝成自己很努力學習,以事業為重,所以才是單身”,避免周圍的人把她往同性戀的方向上聯想。

 

她的父母一再地,試圖給她種下羞恥感,“就是因為你,我們都沒有辦法去參加親戚的聚會”、“就因為你這樣,我們下半輩子都沒有指望了”。

 

她的父親甚至告訴她,“如果你早點說出來,我還有機會,趁年輕在外麵找個人再生一個小孩”。這樣的嫌棄讓人窒息,同性戀者的自尊,常常就是這樣被家人摧毀的。

 

有位媽媽說,兒子出櫃後,她參加公益組織,經常在朋友圈發一些同性戀親友會相關的信息做宣傳。她的外甥女說“表哥和大姨經常在朋友圈發同性戀信息”,聽上去語氣有些責怪,似乎覺得這事是不光彩的,不應該往外發。

 

“剛開始,我氣得把他們給屏蔽了,過了幾天,我尋思,不對,我就得讓他們看,他們看多了,不就覺得自然了嗎?”這位媽媽說。

不僅僅外人會這樣說,在壓抑的環境下生存久了,很多同性戀也這樣看待自己。

 

 
 
 

我的朋友銳仔,原來在廣州生活了幾年,出櫃後,講起同性戀話題時,不再有恐懼感。但當他回到老家,一個湖北的三線城市,坐在快餐店裏,跟人聊起同性戀時,相似的場合,同樣的音量,對麵落座的人卻不安地向四周張望,揮揮手,眨眨眼,恐懼地打斷他,“你小聲點,周圍人會聽到 ,那麽多人的地方不要說這個事情。”還有人麵對麵與他坐著,卻隻敢用文字交流。

 
 
 

 

有人直接說,“銳仔,你太張揚了,我們都不敢跟你玩,怕你把我曝光了。”有的同誌在群裏說,“你這麽張揚,誰敢跟你,你是找不到對象的。”

 

3

 

 

當我們對同性戀說“你要低調”的時候,與我們通常所說的“低調”一詞,完全不是一個意思;當我們要求同性戀不要張揚時,也與我們平常所說的“張揚”絕不是一回事。

 

異性戀伴侶在公開場合牽手散步,不算高調,那叫恩愛;反之,如果同性戀伴侶這樣做了,很多人就說,“你太高調了,你為什麽要這樣?”

 

異性戀牽手是平常事,同性戀牽手是“太高調了”。

 

異性戀談戀愛了,結婚了,生孩子了,恨不得所有親朋好友都知道,婚禮要隆重,儀式要場麵,親友都要通知到位。而這不算高調。

 

但同性戀說出,“我是同性戀”這幾個字,就被劃到了“高調”和“張揚”一類。

 

這樣明顯的雙重標準,究竟是出自什麽原因?以至於,連一些同性戀自己都內化和接受這樣的“雙標”?

 

在我看來,就是在內心深處,認為同性戀是不好的,是帶著恥感的。同性戀可以在家關上門表達,不要在公共空間裏言說。在公共空間中去同性戀化,是指責同性戀“高調”和“張揚”背後的核心邏輯。

 

“我讓你表達,但你隻能在我允許的範圍內”,一旦在公共空間中露頭,就屬於從私人空間“跨越到公共領域”,在公共領域,不能給你表達的空間。其實實質上是“公共領域”對私人空間的圈養。

 

潛台詞是“你這是不好的,就不要出來說了一說,主流就祭出“張揚”和“高調”這樣的詞語,把你打壓回去,一旦你不識抬舉,要擠到公共空間中發聲,“違背了中國傳統倫理道德,違背了人類發展的基本規律”、“帶壞青少年” 這幾頂大帽子,就會被扣到你的頭上,把你嚇回去。

 

 
 
 

一些人所說的平等和接納,是樣的一幅圖景:同性戀可以“低調而安靜地過好你的小日子”,沒有人來管你。但在主流媒體上,在公共空間中,在影視作品裏,同性戀是要被過濾的。在騰訊視頻,“同性戀”是敏感詞。在最新的廣電總局的標準中,“明確的同性戀題材和角色設定要嚴格禁止,可轉為友情。”讓同誌愛情友情化,避免出櫃。

 
 
 

 

同性戀“出櫃”,是不被鼓勵的,甚至是被打壓的狀態,這種打壓,包括社群裏一些人,認為你太高調,離你遠一點;家人為了“保護你”,讓你不要告訴其他人;也包括管理者,限製同性戀內容的公共傳播。

 

4

 

 

對於同性戀來說,我們隻是說出一個事實而已。

 

不僅不高調,大部分人,已經低調而隱秘地生活了幾十年,當我們好不容易,鼓足勇氣,說出那句話的時候,我們卻被帶有各種目的的人警告,“你要低調!”。

 

如果說出事實,講出真相,就是所謂的高調和張揚的話,請允許我做一個不低調的人,因為我不想再撒謊,不想再高調地扮演一個異性戀來掩飾我自己。

 

我們的社會,很多人說自己沒有見到過“活”的同性戀,卻從不思考,同性戀是如何被壓縮在私人空間裏,而不能或不敢發聲的?

 

我們堅持用“同性戀親友會”這個名字來為機構命名,因為我們每天都要習慣地講出這幾個字,向任何人介紹的時候,都無處可藏。

 

我們不是為了張揚,我們是為了麵對,讓自己有勇氣麵對這個事實,讓更多的人有勇氣麵對這個社群。不必聽到這個詞,就驚慌失措地四處張望,不用閉上嘴巴,隻能筆聊。

 

有人說,我不敢參加同性戀親友會的活動,你們的旗子上寫了“同性戀”幾個字。我們也可以不寫,這樣我們就跟大家一樣“低調”了,悄無聲息的,假裝我們不存在。

 

但我們選擇了“高調”。包括我們做活動的時候、找場地的時候,我們都“張揚”地告訴酒店說,我們要做一個同性戀和親友的分享會。

 

在找辦公室的時候,我專門做了一個PPT,“高調”地跟房東說,我們是同性戀公益組織,如果你對這個群體有偏見和歧視,我們就不用談了,房東說,“沒關係,我身邊有一些同性戀朋友。”

 

我把民宿空間放上彩虹旗和同誌友好的標識,在房東介紹裏寫上“我是同性戀,房客有偏見就別來住。我在任何能夠爭取到的平台上去演講,我要“高調”地講同性戀的故事。

 

有一些同誌朋友因為各種原因,暫時不想說出來,我非常理解和尊重,但請你一定不要因此,就給那些做自己的人扣上“張揚”的帽子,那是與歧視者共謀,讓這個社會,更難看到同性戀者的影子。正是這樣的同性戀“低調論”,把同性戀議題敏感化。

 

你可以不去做自己,但你不能說那些想要做自我的人“有病”、“是瘋子”。

 

如果你的親人,你的朋友是同性戀,請你謹慎說出“不要告訴別人”這樣的話,你以為這是關心,在我聽來,這是恐嚇。帶著羞恥感的想要把事實包裹起來,卻又要找一個好聽的理由來包裝。我們從小到大,已經被太多的人種下羞恥感,讓我們不能做自己,讓我們一次次的懷疑自我,與內心裏那個真實的自己對抗。

 

5

 

 

我們能做什麽?我們隻有站出來,自豪地言說,才能抵擋和驅散毒液一般的羞恥感。

 

作為性少數群體,你不必接受別人對你的羞恥性描述,那不是你,那是一個不了解的人對這個群體的誤解性描述。這種錯誤的描述和定義,可能來自你的師長,你的父母,你身邊的任何一個人。當有一天他們有了更多的了解後,相信他們會改變自己的觀念。

 

強烈的自我認同和自我接納,能有效抵禦這種外來的恥化描述,你知道他們說的不是事實。我們沒有必要,為一個不存在的事實背負任何道德責任。

 

如果你知道身邊的親人或朋友是性少數時,最重要的是接納,因為在性少數的成長過程中,可能經曆被否定,甚至被打壓,不被接納是最大的困難。

 

性傾向不是一種“不好的行為”,因為個人的否定、訓斥,轉瞬就能改變的,更不是故意學壞了、氣家長,同誌不是要故意成為性少數,而是別無選擇

 

留意自己的語言,很多你意識不到的話語,就在否定同性戀。“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男孩要有男孩的樣子,女孩要有女孩的樣子”,這些話都在加固刻板印象,忽視多元化的存在。

 

親友的不接納,甚至訓斥,隻是在為性少數群體的成長增加更大的難度,而不是在為他們本已艱難的成長之路掃清障礙。

 

性傾向別無選擇,但你有選擇成為社會偏見和不公的加固者,或是消除社會偏見清道夫的權利。

 

最重要的一定是可見度,Visibility !

 

當每一個同性戀敢於“張揚”的說出真相時,我們的生存空間才能慢慢改善。The personal is political ,對於同性戀來說,驕傲做好自己,就是運動的一部分。

 

當我說出真相時,請不要讓我低調,那是在否定我本來的樣子。

 

我也沒有辦法繼續低調,你把我的愛情說成友情,你把我們愛的表達,說成是“張揚”。當我們從隱秘走向公開時,有些人覺得不舒服,試圖將同性戀從公共空間中趕回私人領域,讓我們從公共視線中“安靜的走開”,那是他的問題,而非我的錯誤。同性戀不必為他人的錯誤買單。

 

正是這些看上去“高調”和“張揚”的人,慢慢撐大了這個社會空間,期待有一天,不僅在私人領域可以“高調”,在公共空間、在電視上、在電影裏,我們都能看到“高調”的性少數人群的身影。

 

一個多元的社會,人人都會是受益者。讓我們同行於消除不平等的道路上,你我皆可以作出選擇。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彩虹旗都飄揚在公立小學的上空了,太高調了。低調些,可以嗎 -voiceofme- 給 voiceofme 發送悄悄話 voiceofm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8/2024 postreply 08:44:38

俺也覺得應該低調,尤其在中國大陸。文化使然。不是什麽光宗耀祖的事情。 -FollowNature- 給 FollowNature 發送悄悄話 FollowNatur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9/2024 postreply 00:23:00

需要改變的是文化, 而不是自我。 光宗耀祖的斯文本身是封建惡俗 -SwiperTheFox- 給 SwiperTheFox 發送悄悄話 SwiperTheFox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09/2024 postreply 06:50:23

1 in 4 美國高中生說自己是LGBTQ,但成年人比例隻有7%,其中大部分是錯誤的認為自己的性取向。 -voiceofme- 給 voiceofme 發送悄悄話 voiceofme 的博客首頁 (332 bytes) () 06/09/2024 postreply 07:27:31

"could be from their wording" -SwiperTheFox- 給 SwiperTheFox 發送悄悄話 SwiperTheFox 的博客首頁 (456 bytes) () 06/09/2024 postreply 07:49:4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