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的年齡段

不知道自己是中年還是老年,現在西方國家的退休年齡一推再推,四十歲還屬於青年人,五十歲是正當年齡段,中年段定義基本都推到五,六十歲。可年近六十的俺怎麽也沒有中年的感覺。六十五歲的好友Anita深有感觸對俺們幾個近六十的好友說,應該小心點兒,六十歲這個年齡時,身體變化很大。俺記住了她的話。


最近一年來,發生在俺自己和同齡人身上的事兒,著實讓人不容易想像到,不單單是身體的變化,還有精力的不足,使人感到沮喪,悲觀,從多年的荊棘人生路都過來了,後麵的這段路還會有多難呢?
北歐的冬天又黑暗又漫長,北極圈裏三個月沒有陽光,俺們北極圈外地區日照時間最短時間隻有幾個小時。每年的冬天人們在戶外都穿的像個熊一樣,裏三層外三層包住身體,年輕剛來時忙著基本建設,年輕力壯,精力充沛,每天得把大人孩子的肚子填飽,沒功夫琢磨什麽日照時間長短的問題,也沒有感覺到冷不冷的問題,比國內北方冬天沒有暖器的公交車還是強多了。再說了,八十年代的中國,哪有幾家安裝真正的衛浴間?有個能夠衝水的廁所就算是不錯了。出國了馬上有自己的淋浴間,客廳,幹淨的電爐,上下樓有電梯,出門有地鐵,火車比國內一等座位還舒服,太大的差別,哪裏會臆想三十多年後的生活是什麽樣的。

父母在95在95年的春天來住了半年多,盡管俺家鄉在東北,但是那裏的夏天比北歐的夏天長至少三個月,也比北歐熱得多,記得爸在八月就又穿上了棉毛褲,媽對我說,等你們將來老了就會知道北歐太冷了,後來十月末天氣變涼,爸的高血壓又犯了,爸整天頭暈,去看挪威的家庭醫生,量個血壓,測個血,沒有其它處置,要是在國內,醫生會給爸輸液稀釋血濃度,這個在西方根本不是日常的處置,爸不得不提前一個人回國,媽留下繼續幫俺帶剛剛出生的二娃。爸走時俺的心裏別提多難受了,一直覺得不應該送爸回去,可是如果真的留下來,又怕耽誤了爸的治療。爸回去後就馬上去輸液,媽的身體好,一直住到96年的春節前,俺不能讓爸媽分開過年,含著淚送走了媽。


去年聖誕節前下了兩場大雪,氣溫大約零上1-2度,但是並沒感到路滑,那天離開家背著一大兜子給同事朋友的聖誕禮物,還沒有離開俺家那條街,離家600米處,突然腳下一滑,怎麽也不能控製平衡了,哢嚓一跤右手撐一下摔倒在地,一時間有些懵懵瞪蹬,想動一下坐起來,感覺右胳膊疼的不能動,趕緊大喊大叫救命,這時開來一輛汽車,司機大哥下來問候俺,俺疼的滿麵淚流,大哥把俺羽絨大衣袖子擼上一點兒看了看,趕緊打電話給救護車,然後又把車裏的毛毯墊在俺身體下邊,又陪俺十幾分鍾,一直到救護車來,拉著俺去地區醫院的急診科。經過檢查,俺摔斷了右手腕骨,第二天早上做了手術,手腕上被擰上了一塊鐵片固定骨頭,病休六周,從此一蹶不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正式啟動宅家生活。


宅在家裏是指望休息加鍛煉手腕,剛剛手術後卻又不能放低手的位置,隻能用吊帶掛著。一切用右手做的正常事情都不能做了,隻能用左手學著做,吃飯不能用筷子,改成用叉子和勺子,洗臉刷牙,穿衣服,上廁所,梳頭發,小得不能再小的,平時想都不想的事情,要換成左手去做。剪個指甲也不能,這下老公派上用場了。


醫生囑咐手術後一定要盡快活動手指手腕,不然的話手會成為像風濕病人的癱手。從前想都不想的抓,拿,提,推這些動作,都感覺很吃力,五個手指張不開,想攥拳頭也攥不住,醫生再三囑咐,兩六個星期後內不可以拿超過一公斤的東西,唉!


好在一個多星期後不用吊帶掛著手了,隻用一個護腕繃帶防止自己忘了受傷,不自覺地用右手用力。這人吧,用了五十多年的右手,當每做一件事兒時,自動的,抬手就做的事情,肯定會用右手,突然一下子改成左手,可得至少一個星期的時間慢慢適應這個變化。自己安慰自己,這是個學習過程,左右開工,說不定大腦的神經元細胞得到進一步開發利用,延遲將來老年癡呆的到來。


門是不敢出了,門外到處是冰,得了恐冰症。2023年的頭兩三個月,距離家八百米的小鎮商業中心有五個超市,俺要麽不去,要麽做車去,車直接停在超市的車庫裏,反正是不敢看冰,更不敢走冰。好在七十多公裏外有個海邊的通勤房子,海邊的冬天氣候比起陸地溫和,馬路上很少有冰。每天都要出門走上個把小時,活動活動身體,不然俺真的要憋出其它病了。

好不容易熬過了冬天,白天一點點變長,燦爛的陽光融化了冰雪,複活節去了一趟柏林和德雷斯頓,看了兩場歌劇,追了一把大歌星Lisa Davidsen. 才感覺到身心慢慢恢複了正常。今年六月份和幾個好友聚會,Anita 說人到這個歲數身體會有很多年輕時意想不到的變化,然後她讓我看看手腕,她也曾經摔斷了腕骨做了手術。她說恢複時間很長,但是她現在已經又滑雪,又爬山了。


說起爬山,俺們每年都要在暑假的時候開到大山裏旅行一個星期,而且必須要有一天安排爬山徒步看峽灣,今年夏天,守著好山好水,愣沒出門去西部挪威的峽灣旅行,憋屈得難受。明年一定要暢遊峽灣,去徒步,去爬山,把今年的遺憾補回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你住在北歐圈,最幸福的國家裏,幫助你的司機大哥在中國很難遇到的,日照少容易讓人悲觀,很理解,多在戶外曬太陽會很有幫助 -燕然山- 給 燕然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03:28:15

理解萬歲 -居北飛雁- 給 居北飛雁 發送悄悄話 居北飛雁 的博客首頁 (102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03:31:53

我覺得吧,你過濾信息,選擇快樂的信息,其實五六十很多人都活得健康,大腦的工作方式肯定會改變,但是不值得焦慮。 -燕然山- 給 燕然山 發送悄悄話 (292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05:15:57

同意你的建議,俺有一些愛好,織毛線衣,畫畫,還喜歡給孩子們做飯,做麵食,但是必須用右手做,平時俺經常做瑜伽動作,所以當時摔段手腕 -居北飛雁- 給 居北飛雁 發送悄悄話 居北飛雁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2/2023 postreply 15:44:00

摔後特別沮喪,啥都沒法做,外邊黑燈瞎火的,抑鬱彷徨。現在基本恢複正常了,可以做喜歡的事情了 -居北飛雁- 給 居北飛雁 發送悄悄話 居北飛雁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2/2023 postreply 15:46:00

加拿大冬天醫院也都是摔斷手腳和盆骨的多。可以考慮在冬天的時候到熱帶度假,一周也可以,人會舒服多。不能活在恐冰的狀態中。 -江南一朱- 給 江南一朱 發送悄悄話 江南一朱 的博客首頁 (192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08:13:22

俺們每年冬天都去南歐的島上住上一周,sun break holiday -居北飛雁- 給 居北飛雁 發送悄悄話 居北飛雁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2/2023 postreply 15:34:00

你們那適合買個電火鍋,冰箱裏存足肉片和毛肚,天涼了少出門,把火鍋備上,然後喝點,飯後看個英超轉播啥的。 -永遠老李- 給 永遠老李 發送悄悄話 (26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09:21:14

吃飽喝足了後,暖氣開大一點,放一個熱帶雨林的風景片,做一個在熱帶雨林裏倘佯的美夢,醒來仍舊是少年。 -霧蒙蒙雨霏霏- 給 霧蒙蒙雨霏霏 發送悄悄話 霧蒙蒙雨霏霏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12:25:37

老李這法子也適合朱朱那呀,放之天下皆準:)) -燕然山- 給 燕然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14:25:33

沒有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問題,一頓不行兩頓,肯定可以了 -永遠老李- 給 永遠老李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15:30:24

我這裏吃火鍋得赤膊上陣,我得趕緊練練二頭肌和三頭肌:) -江南一朱- 給 江南一朱 發送悄悄話 江南一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6/2023 postreply 17:12:52

練好肌肉還可以射箭 -永遠老李- 給 永遠老李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7/2023 postreply 08:30:04

是的,俺們有,但是發現隨著年齡大了,胃口不行了,吃不消大魚大肉了 -居北飛雁- 給 居北飛雁 發送悄悄話 居北飛雁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2/2023 postreply 15:36:00

俺有火鍋,就是發現年齡大了,胃口完蛋了,吃不了油膩的食物,也吃不多了,唉! -居北飛雁- 給 居北飛雁 發送悄悄話 居北飛雁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2/2023 postreply 15:48:00

摔斷骨與年令無關.鄰居九歲小孩斷小手臂療養有半年.不過,冰滑十分可怕. -江上一郎- 給 江上一郎 發送悄悄話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頁 (153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13:18:54

這是江叔說過的讓我眼前一亮的一句話。 -燕然山- 給 燕然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14:21:00

飛雁,江叔是前輩尚如此:) -燕然山- 給 燕然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14:26:35

同情一下。冬天的黑冰防不勝防,我也摔過,疼得我呲牙咧嘴的,好在那次我沒摔傷。 -偶爾發飆- 給 偶爾發飆 發送悄悄話 偶爾發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13:21:58

我也摔過一回,好重,好在沒事,我那時候每兩星期吃一回牛骨髓,熬湯,你要記得吃。 -燕然山- 給 燕然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14:24:32

謝謝燕老師。熬湯我廣東人拿手,我一周熬幾次。:) -偶爾發飆- 給 偶爾發飆 發送悄悄話 偶爾發飆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6/2023 postreply 15:00:26

你廣東人?!你給我唱個粵語歌,咱下周見,不見不散:) -燕然山- 給 燕然山 發送悄悄話 (224 bytes) () 10/07/2023 postreply 14:19:57

說明一下,摔跤前我已喝了半年的牛骨髓湯,不要油脂:) -燕然山- 給 燕然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7/2023 postreply 15:18:52

人和人差異真的很大。我們俱樂部一個七十的香港“老人”一直打比賽,跑的不比我慢,活蹦亂跳。 -oldpp- 給 oldpp 發送悄悄話 oldpp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5/2023 postreply 20:32:4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