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烏蘇裏江畔小南山遺址

來源: JustWorld 2023-08-18 19:26:40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0033 bytes)

解碼烏蘇裏江畔小南山遺址 

新華社客戶端黑龍江頻道2月21日電(記者孫曉宇)在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饒河縣城東南處,有一座名叫“小南山”的孤立小山,約20層樓高,山體形如鯨魚,遊動在完達山和錫霍特山之間,日夜流淌不息的烏蘇裏江在其東側山腳下穿流而過。

就是在這座不起眼的小山中誕生的豐富考古發現,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有專家稱其為“東亞玉文化的曙光”。

近年來,黑龍江省考古人員在山中的幾十處墓葬坑中連續考古挖掘出土各類文物上萬件,屬於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多個時期,跨度達15000年,勾勒出烏蘇裏江流域先民的早期生活樣貌。

小南山遺址出土的玉玦。(受訪者供圖)

考古發現將中華玉文化推進千年

小南山遺址發現於1958年,並在此後的數十年間經曆了多次考古試掘,出土了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中晚期的文化遺存。

1980年,當地在小南山南端的山腳下建造造船廠,修建地基過程中發現了豐富的猛獁象骨骼和象牙化石……

1991年,當地在翻建小南山最高點的瞭望塔時發現了一處墓葬,從中出土玉器67件,引起國內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從2015年開始,為了解小南山遺址的文化內涵和遺存分布情況,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饒河縣文物管理所正式對小南山遺址開展考古發掘。

小南山遺址。(受訪者供圖)

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有騫,是小南山考古發掘項目的負責人。他找出在小南山遺址發掘的器物的照片,如數家珍般向記者講解起來。

“每一個藍色的點代表一個石片標本,在200多平方米的發掘麵積內,發現了5000多件石片。”李有騫指著照片中密密麻麻的藍色標記向記者介紹說,第一期考古遺存距今17000-13000年,以石片為主,是古人製作石器留下來的廢料。

小南山遺址出土的玉玦。(受訪者供圖)

團隊成員在小南山遺址發掘的第一期考古遺存中發現了許多珍貴的早期陶片。陶器是人類曆史上非常重要的發明,可儲存食物、烹製不適宜烤製或直接入口的食物,擴大了人類的食物範圍。“出土的陶器內外表麵有壓印草痕,與用草製坯有關,且陶器內、外表麵的顏色也不同,證明燒製時火候不一致,工藝較為原始。”李有騫說,這些器物為我們展現出了一幅更新世末期烏蘇裏江流域史前獵人活動的立體畫麵。

在為期數年的考古發掘中,小南山遺址共出土玉器140餘件,加之此前發現的玉器,總數超過200件,種類包括玉玦、環、管、珠、扁珠、璧飾、锛形墜飾和玉斧等,溫潤細膩,造型渾圓飽滿,構成了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玉文化組合麵貌。

小南山遺址出土的玉玦。(受訪者供圖)

李有騫找出一塊玉玦的顯微照片,經過放大之後,上麵的裂紋清晰可見。“這處彎曲條形的痕跡,就是古人用繩子加上解玉砂切割玉料所留下來的特征。”李有騫說,小南山遺址出土的玉器反映了古人所運用的砂繩切割技術,將繩子沾濕後黏附砂粒成為砂繩,通過快速拉動,用“以柔克剛”的方法來分割玉料。

玉文化是中國特有傳統文化組成部分,饒河縣小南山遺址所出土的大量玉器,增添了東北亞地區玉石文化的新概念。“此前中國最早的玉器的考古證據是在內蒙古赤峰市附近的興隆窪文化遺址發現的,距今8000年左右,小南山考古發現把這個年代又提前了1000年。”李有騫說,最重要的是,在地理位置上,這一發現又向北推進了1000多公裏,顛覆了以往對玉器起源的認知。

小南山遺址出土的玉墜。(受訪者供圖)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評選是我們考古學界的最高榮譽,每年都有近千項的項目參評,饒河縣小南山遺址是我們黑龍江考古,特別是史前考古的一個重大突破。”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趙永軍說,進一步發掘一批有價值的曆史器物,對於探究和明晰黑龍江流域,特別是三江平原地區的古代文化序列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小南山遺址空中俯瞰圖。(受訪者供圖)

科技助力解開曆史謎團

在考古過程中,李有騫帶領的考古團隊不僅傳承了探鏟發掘墓葬的“手藝活兒”,發掘過程還盡顯“科技範兒”。他們利用碳十四測年技術、全站型電子測距儀、三維建模等科技手段,助力遺址發掘和研究分析。

“你看,有這種穿孔的陶片,還有蓖點紋的陶片,以及兩麵都有草印痕的陶片……”李有騫說,為了追溯這些陶片的年代,他們采用類型學的方法,將其與同處於黑龍江流域的俄羅斯境內發現的文物進行比較,發現兩者具有諸多共同特征,同屬奧西波夫卡文化。

考古人員在揭取封石堆過程中測量全部石塊的三維坐標。(受訪者供圖)

除類型學之外,團隊采用碳十四測年技術檢測發現,這些陶片距今約一萬六七千年,與俄羅斯境內同類型文物的測年結果相吻合。“可以推測在黑龍江沿岸、烏蘇裏江以及鬆花江下遊,乃至整個三江平原,將來可能還會在更大的區域內發現此類奧西波夫卡文化遺存。”李有騫說。

在考古過程中,工作人員創造性地開展文物提取。在發掘第二墓葬區中的一件因年代久遠、已被壓扁的陶器時,考慮到還要對其進行殘留物和同位素分析,因此發掘過程中要杜絕任何化學物質的汙染。考古人員利用當地12月近零下20攝氏度的低溫,使用電動工具將包含有陶器的凍土整塊提取,置於套箱中打包運回。

文物發掘的位置信息對於後期研究至關重要,為準確記錄這些信息,考古團隊引入了高科技手段,用全站型電子測距儀對所有出土的器物,乃至石片、陶片、鵝卵石測量三維坐標,還使用建模軟件建立三維模型,今後便可通過記錄,將其還原到其出土的既定位置上。

小南山遺址出土的石刀。(受訪者供圖)

要確定出土玉器是否為真正的玉器,需要經曆嚴謹的檢測和判定流程。考古團隊聯合複旦大學科研團隊開展玉器無損檢測。“經拉曼光譜和X射線熒光分析,小南山所出土的玉器中,光澤瑩潤者多為透閃石玉,光澤暗淡者常為蛇紋石玉。”李有騫說,可以肯定這裏的大部分玉器就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玉器。為探明出土的玉器的石料來源,李有騫帶領的考古團隊正與中國科學院大學科研團隊合作,通過地質圖來分析礦脈,以尋找石料的來源。

一手一鏟隻為“抖落曆史塵埃”

在開展小南山考古發掘工作的幾年間,考古人員遠離家人,踏平坎坷,隻為抖落曆史的塵埃。在考古多日一無所獲、產生自我懷疑之時,李有騫都會早早起床,開著車一圈又一圈地環繞著這座為之傾注了大量心血的小山,排解心中的壓抑和迷惘。想通之後,隨即又投入到工作中去。

東北地區氣候寒冷,一年中可用於野外考古的時間很短,團隊要搶抓工期。在雨季,他們製作了保護性的棚子,以便在雨天也能開展挖掘工作,保護遺跡不被雨水衝毀。

小南山遺址出土的玉玦。(受訪者供圖)

發掘過程中,山上分布的盤根錯節的樹根也對考古造成了影響。工作人員要用剪刀把樹根剪掉,再小心翼翼地將“躲藏”在樹根中的玉器清理出來。“剪不斷,理還亂。”李有騫笑稱,因整日和樹根“打交道”,每位團隊成員都成了“理發高手”。

小南山的第二墓葬區共有兩片墓區,有總計50餘座土坑豎穴墓。南部墓區采用單體封石,即每座墓葬各有自己的封石封墓。在與其相距75米的北部墓區,則采用整體封石,每個墓葬均處在一個較大的石頭封堆之下。隨著多層石塊封堆被層層揭開,數十個墓葬坑得以重見天日。

考古人員提取每層石塊時,都要進行測量和攝像。經統計,共清理出5厘米以上直徑的石塊13000餘塊,最大的石塊近200公斤,總重量達14.5噸,巨大而持久的勞動力投入,反映了小南山古代先民社會的繁盛與活力。

小南山遺址一處墓葬的封石堆。(受訪者供圖)

對考古隊員來說,開展此類考古發掘同樣消耗大量體力。就是在與這些石頭整日“打交道”的過程中,他們摸索出了在烏蘇裏江地區的史前遺址中,如何發掘和識別由不規則石塊組成的封土、封石墓葬,為今後的考古工作積累了寶貴經驗。

小南山遺址地表植被覆蓋程度高,地層內石塊密集,難以開展有效鑽探。考古中經常使用的洛陽鏟,更適宜在土質鬆軟的黃土地區使用,麵對堅硬的石頭也無濟於事。在與技工交流後,團隊成員使用探針紮入地下,用探鏟再進行探查,以此發現了諸多大型墓葬。

用傳統的洛陽鏟或探針,在小南山上找到遺物不易,團隊開始與高校科研團隊合作,嚐試用磁梯度、探地雷達、電磁法等物理探測方法進行發掘。但小南山上樹木茂密,樹根盤根錯節,對探測影像造成幹擾,使得效果並不理想,難以對遺址開展全方位探測。

小南山遺址第二墓區積石堆近景(資料照片)

考古團隊最終探索出了探溝和探方相結合的方法,把整個小南山考古地塊分成若幹個長寬均為5米的探方,在探方中先發掘長1米、寬4米的區域,如有重要發現,再以探溝進行擴方。“團隊使用這種發掘方法,取得較好效果。”李有騫說,這對在東北地區森林較為茂密的區域開展考古發掘,具有借鑒意義。

從位於哈爾濱的單位到饒河小南山遺址,有8小時車程。在發掘小南山遺址的6年間,考古團隊成員一年中有大半年的時間要遠離都市和親友,終日麵對的隻有滿目的荒野,以及辛苦數月仍難有收獲的迷茫,但他們堅持用手裏的工具探索曆史的奧秘。

小南山遺址考古現場。(受訪者供圖)

有一年到冬季還沒完成當年發掘工作,團隊在發掘區域設置了監控設備、雇傭打更人員,防止考古現場遭到破壞。打更的門房上曾貼著一副對聯,上下聯分別為“一手一鏟,探尋遠古奧秘”“宜漁宜獵,孕育華夏文明”,橫批為“小南山遺址”。其作者是饒河縣文物管理所所長楊永才,他參與了全程的考古發掘工作。“這體現了楊所長數十年來對小南山遺址的情懷,探尋遠古奧秘也是我們整體工作的方向。”李有騫說。

小南山出土的早期陶片(上圖)和墓葬出土的玉器(下圖)(拚板資料照片)

終於,在團隊成員的細心發掘和打磨下,一件件考古文物躍過萬年的風霜雨雪,得以“重見天日”,無聲訴說著遠古的傳奇。一件件溫潤的玉器指向當時較為發達的治玉水平和先民們的聰明智慧。“原來9000年前的古人並非我們現代人想象中的那樣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相反,他們很可能已經比較富足,並且開始有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李有騫感歎道。

擦亮“名片” 讓小南山文化遺產“活起來”

當前,小南山遺址考古發掘總麵積約為2000平方米,而對於這座麵積為40多萬平方米的小山來說,當前所做的工作隻是冰山一角,未來將有更多的考古發現有待發掘。考古挖掘雖於2021年暫時告一段落,但對小南山遺址以及文化資源的保護利用仍在繼續。當地已開展了對小南山遺址的保護和安全技術防範工作。

“對小南山遺址開展考古發掘之後,我們一直與三江平原地區、烏蘇裏江流域的兄弟單位開展合作,邀請他們前來參觀、交流。”李有騫說,他所在的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後為佳木斯、雞西、雙鴨山等地文物部門的同仁開展了多次培訓,協同推進文物發掘、保護工作。

饒河縣風光。新華社發 (戰誌遠 攝)

旅遊業已經成為饒河縣的支柱產業之一,界江遊、生態遊、赫哲風情遊等旅遊項目,每年都吸引眾多遊客紛至遝來。當地正在推進對小南山遺址的文化研究成果進行轉化利用,讓豐富考古資源與當地生態資源相融合,助推文旅產業快速發展。

在饒河縣博物館,幾個月前,饒河縣文物保護中心負責人楊永才和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所布置的小南山遺址文物成果展引得遊人駐足細細觀看。一張張小南山所發掘的玉器、石器等器物的照片穿越時空,為參觀者勾勒出古人的生活場景。

登上小南山上的觀景平台,在感受濃厚曆史氛圍之餘,可以飽覽三江平原腹地廣袤濕地的大美風光,大口呼吸富含負氧離子的空氣。依托小南山豐富的考古資源,這裏已成為遊人來到饒河的“打卡地”。

赫哲人在烏蘇裏江上捕魚。新華社發(徐義攝)

“饒河縣正在加快編製小南山遺址規劃,推進遺址的有序保護和開發利用,通過整合小南山文化資源、民俗資源等,豐富優質旅遊產品供給。” 饒河縣委副書記、縣長付殿軍說,他們將結合小南山遺址所出土的玉玦、玉璧、桂葉形石器,開發文物係列特色文創產品。還將修建小南山遺址博物館、觀賞棧道及平台,複原石器製作、玉器加工等場景,打造具有影響力的中國及東北亞最早的玉器文化名片。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