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鼓峰戰役,使“喀秋莎”一炮走紅,成為紅歌、女仆、國家的符號

來源: JustWorld 2023-08-13 16:48:44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8087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JustWorld ] 在 2023-08-13 17:46:38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張鼓峰戰役,使“喀秋莎”一炮走紅,成為紅歌、女仆、國家的符號

#戰爭風雲#提到“喀秋莎”,很多人知道它是蘇聯經典歌曲,很多上了年紀的中國人也喜歡傳唱。至今它被譽為俄羅斯的“第二國歌”。

而且,“喀秋莎”還是蘇聯研製、聞名世界的一種火箭炮名稱。

它還是日本動畫作品、中國網絡遊戲中的角色,女仆服飾名稱等等。

這一切,與發生在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場戰役密切相關。

“喀秋莎”是什麽意思?

它是俄國女性常用名字——Катюша。

它的源頭可追溯到希臘語,意為“潔淨無瑕”。後來它成為

是俄國女性名字葉卡捷琳娜(Екатерина)的愛稱,即昵稱。

也即,“喀秋莎”相當於中國的“小芳”、“麗麗”等,是女性的昵稱。

19世紀末期,俄國文豪托爾斯泰寫了一部長篇小說《複活》,成為他的代表作。

其中的女主人公名字叫喀秋莎·瑪絲洛娃,成為俄國文學史上一位典型、深刻的女性人物形象。

 

後來《複活》享譽國際,還被排演成話劇、電影等。

“喀秋莎”這個名字也深入人心,幾乎成為俄國女性的代名詞。

 

張鼓峰戰役催生了“紅歌”《喀秋莎》

20世紀上半葉,日本侵駐中國東北地區,扶植偽“滿洲國”,進而將其作為向世界侵略擴張的重要戰略基地。

實施"北進"策略、侵略蘇聯西伯利亞地區,則被列入日軍的擴張計劃。

 

於是,日軍在中國和俄國的敏感邊界,挑起了“張鼓峰事件”。

張鼓曆來是中國的領土。

沙俄在與清政府簽署《璦琿條約》時,私下在條約俄文文本中把張鼓峰劃歸沙俄。

1932年,偽“滿洲國”成立後,把它劃入琿春縣界。

但當時的蘇聯主張按琿春界約規定的邊境線,認為它屬於自己的領土。

由此,日軍看中這塊敏感的戰略要地,大做文章。

1938年5月,日軍派人到張鼓峰旁邊修築碉堡。

而蘇軍馬上反製,一舉占領了張鼓峰,構築工事。

日軍的主戰派則抓住這個時機,在7月底發動了戰鬥。

蘇軍嚴陣以待,進行猛烈反擊。

由此,雙方展開了激烈爭奪戰。

 

日軍在陷入不利的情勢下,主動言和停戰。

蘇軍則趁勢占據張鼓峰,並將蘇聯邊境線推進到圖們江邊,僅給中國居民留了一條江邊的狹窄“通道”。

這也導致中國東北地區失去了重要出海口,影響重大、深遠。

而今的張鼓峰位於中俄國界線上,附近也是中、朝的交界處。

 

(注:張鼓峰事件的具體內容,請另外參閱本賬號的前文)

在張鼓峰事件期間,蘇聯政府派出了一批記者到戰地采訪報道,以鼓舞士氣,並借機在國內進行愛國主義精神宣傳教育。

其中,蘇聯詩人伊薩科夫斯基得到了創作靈感,寫出了詩歌《喀秋莎》,描寫了一個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對離開故鄉去保衛邊疆的情人的思念。

 

其中也有景色描寫:“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河上飄著柔曼的輕紗”。據說這便是圖們江的美麗景觀。

馬特維·勃蘭切爾看到這首詩後,便給它譜了曲,並由民謠歌手麗基雅·魯斯蘭諾娃首次演唱。

 

在今天我國琿春市張鼓峰戰役紀念館、俄國符拉迪沃斯托克(原名海參崴,俄文為Владивосток、意為“統治東方”)的公園裏,都有“喀秋莎”的塑像。

兩年後的1941年6月,納粹德國集結重兵,以閃擊戰的方式對蘇聯發動襲擊。

於是,蘇聯衛國戰爭全麵爆發。

在愛國主義熱潮中,《喀秋莎》這首愛情歌曲開始被戰士們傳唱。

它節奏明快、簡潔,旋律流暢,易學易唱。

而且,它飽含著少女純情的歌聲,將愛情、愛國與音樂融合,使得爬冰臥雪、浴血奮戰的官兵們獲得了心靈慰藉和激勵。

由此,《喀秋莎》伴隨著衛國戰爭,與硝煙一起彌漫在戰地各個角落,從愛情歌曲變成戰爭愛國歌曲,很快響徹蘇聯大地,家喻戶曉。

 

經過一係列艱苦卓絕的戰鬥、巨大犧牲,最後蘇軍反敗為勝,轉入戰略反攻,收複全部國土。

進而,蘇軍從法西斯統治下解放東歐多國,摧毀了強大的納粹德國法西斯政權,改寫了世界格局。

戰後,蘇聯當局為了表彰《喀秋莎》這首歌在戰爭中的巨大精神鼓舞作用,特地為它建立了一座紀念館。這在人類戰爭史和音樂史上,算是首例。

經過戰爭洗禮的《喀秋莎》,留下了蘇聯人難以磨滅的特殊曆史記憶。

 

它還飄出蘇聯國門,享譽世界。

意大利遊擊隊員們將《喀秋莎》歌詞改寫後作為隊歌,唱著它從法西斯手中解放了羅馬城;《喀秋莎》的樂曲,成為希臘民族解放陣線國歌的基礎;保加利亞遊擊隊、西班牙國防軍也傳唱《喀秋莎》的旋律……

《喀秋莎》還傳入中國,成為兩國人民文化交流的經典曲目。在這首歌曲裏同憶戰爭歲月,在愛情、愛國與音樂中共鳴。

在蘇聯乃至俄羅斯舉行的一年一度的“衛國戰爭紀念日”閱兵儀式上,必會響起《喀秋莎》的經典旋律。

蘇聯解體後,這首“神曲”繼續在俄羅斯聯邦代代傳唱。

它曆經歲月流逝而不失魅力,並被譽為俄羅斯“第二國歌”。

 

2020年12月,國際體育仲裁法院公布裁決:2022年12月16日前,俄羅斯運動員都不能代表國家參加大型國際賽事,俄羅斯國旗、國徽、國歌等不得出現在比賽現場。

由此,大多數運動員和俄羅斯奧委會提議:在即將到來的東京奧運會上,用《喀秋莎》替代國歌。

然而被國際體育仲裁法庭明確拒絕。

可見《喀秋莎》歌曲的國際影響力之大。

 

“喀秋莎”與火箭炮

1939年,蘇聯秘密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款火箭炮,型號為BM-13。

 

這是一種多身管的自行火箭發射器,火箭彈戰鬥部裝有TNT炸藥,采用電子打火的方式點燃火箭彈尾端的推進裝置來發射彈藥。

它一次齊射,可以發射16枚132毫米彈徑的火箭彈,最大速度355米/秒,最大射程8.5千米,能在7-10秒內將16枚火箭彈全部發射出去,再裝填一次隻需5-10分鍾。

它的火箭彈傾瀉如雨,落地後會發生劇烈爆炸來殺傷目標,火力凶猛,殺傷力很大。

蘇聯衛國戰爭初期,把“喀秋莎”開始投入到戰場。德軍遭受重創後,驚恐地稱其為“魔鬼火炮”。

 

從此乃至“二戰”後期,“喀秋莎”出盡風頭。它的發射聲音很像管風琴彈奏的聲音,因而被德軍嫉妒地稱為“斯大林的管風琴”。

“喀秋莎”火箭炮由蘇聯沃羅涅日州的共產國際兵工廠生產。“共產國際”一詞的俄文首個字母是“K”,被作為工廠代號印製在炮車上。

蘇聯將士們對這種新型武器非常青睞。

當時《喀秋莎》歌曲很流行,“喀秋莎”的俄文首個字母也是“K”。

於是將士們就把這款火箭炮親切地稱為“喀秋莎”。

 

由此,“喀秋莎”火箭炮的名聲流傳開來。

在後來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蘇聯援助中國人民誌願軍一批“喀秋莎”火箭炮。

它們堪與美軍炮火對抗,發揮了神奇威力,被誌願軍將士們稱為“炮兵之王”。

 

“喀秋莎”被廣為演繹

“喀秋莎”不但在蘇聯乃至俄羅斯成為一個經典名稱,還名聲遠揚,成為蘇聯乃至俄羅斯的一個代表符號,享譽國際。

由此,“喀秋莎”的名稱也被廣為演繹。

托爾斯泰的名著《複活》中的女主角叫喀秋莎·瑪絲洛娃,身份是女仆。

20世紀初,日本排演《複活》話劇,當紅演員鬆井須磨子出演女主角喀秋莎·瑪絲洛娃。她在劇中戴的女仆頭飾,也在日本出名。

這種頭飾也成為女仆角色服飾重要標誌,並被稱為“喀秋莎”。

 

傳統型女仆服裝的頭飾是帽子。後來經過演化,還搭配有蝴蝶結或者獸耳作為萌點,例如貓耳、兔耳等,流行至今。

在日本原創電視動畫《少女與戰車》中,“喀秋莎”是真理高校戰車隊隊長及其衍生作品的人物的名字,《偉大的喀秋莎》則是她的角色歌。

 

而且,網絡遊戲《紅警Online》中的英雄、網絡遊戲《洛克王國》中的寵物,以及電影《獵殺T34》的中文主題曲等,都有個共同的名字——喀秋莎。

由此,可見“喀秋莎”的跨越國界、穿越時空的巨大魅力,以及曆久彌新的獨特生命力。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