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份和三星堆文化相關的古代DNA數據公布了

來源: JustWorld 2023-06-23 19:15:4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8357 bytes)

第一份和三星堆文化相關的古代DNA數據公布了

2023年6月,廈門大學團隊(組成人員含川大、複旦、劍橋)發布了論文《Ancient genomes reveal coexistence of demic and cultural diffus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olithic mixed millet and rice farming in southwest China》《古基因組揭示中國西南地區新石器時代粟稻混合農業流行與文化傳播的共存發展》,論文揭示了新石器時代,中國西南地區的人口混合和發展情況。

論文題目

 

在該論文中,有一組數據非常引人注目,就是裏麵公布了四川成都高山城遺址的DNA數據,高山城遺址屬於寶墩文化,曾經發現國內較早的象牙器,寶墩文化在網絡上有個更為熟知的名稱,就是大名鼎鼎的三星堆文化一期和三星堆文化二期。

一、高山城遺址數據(三星堆文化一期、二期)

共有五個古人個體DNA被成功提取,其中CDG2M86和CDG2M87兩個古人距今4500-4200年,屬於三星堆一期文化,CDG2M56、CDG2M60、CDG2M7三個古人樣本,距今3850-3720年,屬於三星堆二期文化。

五個樣本的情況如下:

2015CDG2M56: 2344-2138 cal BCE (3800±30 BP)

2015CDG2M60: 2350-2193 cal BCE (3820±30 BP)

2015CDG2M71: 2231-2116 cal BCE (3750±30 BP)

2015CDG2M86: 4500-4200 BP

2015CDG2M87: 4500-4200 BP

文章對比了89處中國和世界各地古人類DNA數據,認為在中國西南地區(SWC地區)在8400-4000年前,生活的古代人類屬於和平文化相關人群(Hòabìnhian-related ancestry),從8335–6400年前的廣西寶劍山遺址古人DNA可知,這一時期,這些和平文化的古人成分較為單一,沒有明顯的外部成分融入。

和平文化是一支古老的石器狩獵文化,沒有農業,以狩獵為生,因為最初發現於越南和平省而命名,這一個古老人群曾經遍布東南亞地區,2018年的《Ancient Genomics Reveals Four Prehistoric Migration Waves into Southeast Asia》一文中顯示,古老的狩獵人群其父係類型為D(馬來西亞)和C(老撾)。

進入到距今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後,農業人口從華北黃河流域進入四川盆地,為中國西南地區帶來了新的人類基因和語言(漢藏語),這一新到人群的類型就是後來三星堆文化人群的主體,在此前的論文中,黃河流域人群的主要父係類型有N1b1(山東小荊山)、N1b1(山東博山)、N1b2(河南平糧城)、O1b-page59(河南汪溝)、O2a-F8(陝西楊官寨)、O2a-F8(甘肅磨溝)、C2s(陝西神木)等等。高山城遺址未測得Y染色體數據,因此無法直接判斷三星堆人的父係類型,但可以確信其Y類型應當於黃河流域古人群基本一致。

通過admixture軟件對於高山城遺址古人的DNA分析,論文認為,高山城遺址(三星堆文化一期、二期)古人,其成分是由89.1~95.1%的從黃河流域遷徙而來的農業古人和4.9~10.9%的西南土著和平文化狩獵古人混合而成,這就是三星堆文化古蜀人的最初來源。

(We could successfully model SWC derived from ~90% YR-related (92.1%±3% in Gaoshancheng and 88.7%±3% in Haimenkou) and ~10% Hòabìnhian-related ancestry (7.9%±3% in aoshancheng and 11.3%±3% in Haimenkou, see Table. S6A)

和東南亞、黃河流域的古人DNA對比

 

距今4500-3700年前的高山城古人(三星堆文化一期、二期)的全染色體基因譜係中,沒有發現中國境外其他古人的基因來源,三星堆居民應當就是中國的土生居民。

 

境內境外古代DNA樣本分布

 

二、雲南海門口遺址

文章的另一處遺址為雲南大理州海門口遺址,這是一個距今3200-2900年前的古代青銅文化早期的遺址,遺址中農業和畜牧業並存,經過DNA分析,其人口也是外來的黃河流域古人與當地石器狩獵人群融合而成,但黃河流域古人基因占據絕對主體(88.7%)。

海門口遺址的6個古人信息如下:

2016JHCM1-a1: 3200-3000 BP

2016JHCM1-a8: 3200-3000 BP

2016JHCM1-m19: 3200-3000 BP

2017JHCM8-t1: 1611-1503 cal BCE (3270±20 BP)

2017JHCM8-t6: 1221-1051 cal BCE (2940±25 BP)

2018JHCM2: 3100-2900 BP

文章提供了admixture軟件K=2到K=8時的主成分分析,可以看到,四川成都高山城遺址和雲南大理海門口遺址古人,於黃河流域的晚期新石器人群(Upper_YR_LN)最接近。

 

admixture數據

 

三、文章的觀點

文章認為,中國西南地區(SWC地區),古代農業文化的發生,是通過外來人群的融入帶來的,而不是當地土著狩獵人群發展出的農業,這種農業的擴散,伴隨著人口的遷徙。

高山城和海門口古人,在黃河流域古人聚類

 

從語言學的角度看,四川成都高山城遺址和雲南大理海門口遺址,都是古代黃河流域古人南下與當地土著人融合而成,這些地區至今仍然居住著與華北人群密切相關的漢藏語人群,與2018-2019年間根據現代DNA研究,認為漢藏語是從黃河中遊區域擴散而來的觀點吻合,這一過程再次論證了漢藏語係發展的曆史過程。

和其他古人的關聯度

 

所有跟帖: 

至今為止,東亞人群擴散曆史基本確定,萬年前在中國北方馴化出穀子(小米/粟),隨人群擴散產生泛歐亞語係,漢藏語係。 -JustWorld- 給 JustWorl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4/2023 postreply 06:42:32

有趣。 -燕然山- 給 燕然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4/2023 postreply 10:45:0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