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百年,海軍的作戰方式發生過巨大變化,從一百年前的巨艦遠程大口徑火炮,改為以航空母艦為主的由海軍航空兵的飛機為主要攻擊方式,徹底淘汰了戰列艦。世界上唯一發生的航空母艦卷入的戰鬥,發生在八十年前二戰時在太平洋上的日本和美國之間。航母作戰的突出特點是攻擊力強但防守薄弱,航母本身並不裝備多樣的防禦武器,而是依賴護航的其他戰鬥艦隻,航母的生存很大程度依靠外圍護航和隱蔽躲藏不被對方發現而先發製人。日本是世界上首先動用航母和海軍航空兵參與海戰的國家,其突出的突破性的思維是打破了海戰以往的模式,很了不起。攻擊航母的手段是靠偵察機在海上轉悠,發現航母後報告給自家人,於是派遣戰鬥機和攜帶魚雷的攻擊型飛機去襲擊航母。二戰以後,日本海軍被徹底摧毀,美國成為世界上海軍的霸主,再也沒有對手,當世界軍事局勢出現動蕩時,美國首先向展示武力的最直接手段,就是派遣航母編隊出現在世界上出現衝突的地方,不但不躲藏,而且就要讓你看見。
如果以以往的方式來衡量中美這次海麵上的冷較量,也許能得出這樣的結論:轟炸機這種速度較慢機動能力較差的飛機並不適合對航母進行攻擊,從英國與阿根廷八十年代的海戰來看,快速靈活的戰鬥機發射的導彈也許是更有效的遠距離攻擊的手段。現在的美國的航母編隊不但有外圍的強有力的驅逐艦護衛,而且天上有連續不斷的預警機在高處巡邏,可以早早發現敵人的飛機,因此,轟炸機也許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超低空飛行可以躲避平麵的雷達,但是卻無法躲避高空的預警機。如果美國海軍真的如臨大敵,那麽艦隊的預警機多半會很快發現逼近的敵方飛機,然後通知自己航母附近的戰鬥機前來攔截,那麽由轟炸機造成的威脅也許並沒有想象的那麽大。總之,航母作戰方式和攻擊航母的方式很可能與二戰時非常不一樣。如何能夠有預見有突破地前瞻未來戰爭的模式是個重大的課題。
此外,美國航母進入南海更像是威懾式的炫耀武力,不太像是真正的海戰模式。像航母編隊這麽大規模的武裝力量,似乎更適合在寬闊的海域裏作戰,而不是在完全可以預料的位置出現,而且島嶼眾多地理條件複雜,非常不適合航母大規模機動作戰。要注意的是,一艘航母幾十億美刀,上麵的作戰飛機幾乎五千萬美刀一架,周邊護航的艦隻也是幾億美刀一艘,這可不是小事一樁,出點事就小不了。我估計中美雙方都不會真的想玩真的,這可不是俄羅斯烏克蘭那點事,中美如果真幹起來大家的日子就都別過了。
打仗不是鬧著玩的,兩國之間罵戰完全可以理解,雙方圖個嘴上痛快,但是,搞不好真的打起來,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