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韻》43. 《寒食》韓翃

本文內容已被 [ 唐宋韻 ] 在 2023-10-27 08:29:33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寒食(1)》

 

韓翃(2)

 

春城(3)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4)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5)家。

 

1.  寒食:節日名,在冬至後105天,即清明前1-2天。

2.  翃:音同“宏” (hong2)。

3.  春城:指春天的長安。

4.  禦柳:皇宮裏麵的柳樹。

5.  五侯:指達官顯貴,

 

韓翃(約720 – 約783),字君平,南陽(今河南南陽)人,盛唐至中唐詩人。史書中有關韓翃的記載很少,一說他出身貧寒,因天資聰穎得以脫穎而出。韓翃是“大曆十才子”之一,詩才與10人中的盧綸、錢起、李益齊名。韓翃於天寶十三載(754年)進士及第,但仕途一直低迷。他在寶應年間先在淄青節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幕僚,後又佐李希烈、李勉等節度使。直到建中年間,他因《寒食》一詩而被唐德宗所賞識,被授予駕部郎中、知製誥等職,最後官至中書舍人。

韓翃尤其擅長寫送別題材的詩歌,他的筆法輕靈,寫景別致,其作品在當時朝野都很喜愛,傳誦很廣。

韓翃自著有《韓君平詩集》,《全唐詩》錄存其詩三卷。韓翃現存詩172首。

詩詞作品影響力總體評分: 1.

唐風:這雖是一首小詩,字麵上也不難懂,然而有關作者、民俗和釋義等方麵值得一說的地方還真不少。寒食節是中國古代的傳統節日,在冬至後第105日開始。依照唐朝時期的曆法,寒食節在清明前兩天。每逢此節,全國三天不生火,隻吃現成冷食,故名寒食。

宋雨:宋代以後,禁火冷食的習俗日趨淡化。明清時期,寒食節期間已經不再禁火和要求寒食了。此後寒食節逐漸成了清明節的一部分或者說被清明節取代了。人們在清明節掃墓、祭祀、踏青、放風箏等,原來的禁火寒食慢慢的淡出了人們的生活。

唐風:古代沒有火柴,各家都留有火種。留火種的方法是把燒紅的炭埋在草灰裏陰燒,需要時用紙頭吹氣點火。這個火種須不斷地保持一年。到了寒食節,則必須將火熄滅。因為那時人們認為保持了一年的火為“舊火”,須在寒食節後得到“改火”,即新火。那時寒食節的規定是非常嚴格的,有官員監督各家禁火。

宋雨:火在人類的文明發展中的地位是非常神聖的。人們對火的敬畏、了解、使用和控製,貫穿著人類文明發展的全過程。如今,奧林匹克聖火是奧運會的標誌。它最初是在古代奧運會上燃燒,以紀念古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從宙斯手中盜得火種。現代奧運會延續了這一傳統,並開始了聖火傳遞。它象征著人類文明進步的火焰生生不息。

唐風:我們來看看這首詩。第一句“春城無處不飛花”是流傳極廣的名句。今天昆明的朋友有時也來這麽一句,誇耀一下自己的城市。其實這裏的“春城”是指春天的都城長安。“無處不” - 雙重否定意在強調處處是飄飛。此處“飛”字用得好,說“飛花”而不是“開花” ,有動感。李白就喜歡用“飛”字,很能反映他的飄逸風格,比如“飛流直下三千尺”(《望廬山瀑布》)和我們過去分析過的“誰家玉笛暗飛聲”(《春夜洛陽聞笛》)等。

宋雨:然而這一句中卻有一個懸案:這裏的“花”究竟是指什麽呢?過去曆代代詩評者說這一句,基本上都說是花瓣。清明時節正是仲春,花開花落,開花的樹被風一吹就產生“飛花”的效果。然而,當代詞評家施蟄存和劉學鍇卻都認為這裏的“花”是指柳絮。其實,春天百花齊放,春風吹拂下既有花瓣的飄落,又有柳絮的漂浮,這又何妨?在我看來在這裏解析不必太過具體。

唐風:“寒食東風禦柳斜”中,“東風”即春風,古詩詞中常以東風比作春風,比如“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李白在《落日憶山中》),“等閑識得東風麵,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小樓昨夜又東風”(李煜《虞美人》)等。當然也不是總如此,比如杜牧的《赤壁》中有“東風不與周郎便”,但赤壁之戰其實是發生在冬季

宋雨:注意此句中“禦柳”二字,它與後麵的“漢宮”和“五侯”相呼應。“斜” 字在此也用得也好,很形象表現了楊柳隨風擺動。另一點要注意的是 “斜” 字的讀音,古音念xia2(同“峽”),這樣念保證詩的押韻。“斜”字在古詩的韻腳中極常見,如 “遠上寒山石徑斜” (杜牧《山行》),“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遍繞籬邊日漸斜”(元稹《菊花》)等等。

唐風:這簡直就是套路啊!看出來了嗎,包括本詩在內的4首著名七絕,韻腳全部是“花”、“斜”和“家”。“麻韻”是一個窄韻,沒有太多字可選。但單用這三個字作韻腳,也能寫出很多好詩,關鍵是誰寫。就好比說你不能空談麵粉好不好,關鍵要看廚師做麵食的水平。

宋雨:第三句“日暮漢宮傳蠟燭”很值得一說。“漢宮”這裏顯然指唐朝的皇宮。在唐朝詩人的筆下,“漢皇”、“漢關”、“漢家”、“漢將”等詞匯比比皆是,連皇帝的詩中也這麽寫,這就是所謂的“以漢喻唐”。漢唐是中國古代的鼎盛時期。漢王朝的文韜武略常讓唐代詩人心中豪情萬丈。此外,“以漢喻唐”還可以有以古為鏡的作用。有時唐朝詩人還借助漢朝來委婉表達對本朝統治者的不滿。

唐風:在傍晚時分,皇宮裏派人來“傳蠟燭”了,這是什麽意思呢?原來,在寒食節最後這天晚上,雖然全國都還在禁火,但皇帝卻賞賜蠟燭給達官顯貴,以示恩寵。這時候太監騎著馬從宮中出來,帶著火種和一批蠟燭,每到一個侯門家裏就點燃一根分發下去。不要小看這根蠟燭,在普通人家已經兩天不見火的情況下,高官得到一個皇帝禦賜的火種,這是莫大的恩惠。

宋雨:那時的人到底是用油燈還是用蠟燭照明啊?李商隱的“何當共剪西窗燭”。朱慶餘的“洞房昨夜停紅燭”,晏幾道的“紅燭自憐無好計”,蔣捷“紅燭昏羅帳”等等,好像都在說蠟燭。是不是那個年代人們都用蠟燭照明?

唐風:不是的。那時的蠟燭其實是奢侈品。詩人們張口閉口侃“紅燭”,應該是反映他們心中的詩意,跟實際情況並不一致。不像現在的蠟來自石油的副產品,那時的蠟燭原料是蜂蠟與牛油等的混合物,產量低,價格高,甚至作為貢品。絕大多數普通人家裏都是點油燈的。直到明清以後,蠟燭才逐漸進入普通百姓之家。

宋雨:所以說,皇帝給貴族豪門傳蠟燭,顯示的是皇恩浩蕩和被授予者的特殊地位,而且,火種本身就非常寶貴。“輕煙散入五侯家”- 這些人家當晚就可以照明,第二天清明就可以生火做飯了。那麽,普通老百姓家裏的新火種是怎麽來的呢?

唐風:在盛唐和中唐,鑽木取火仍然是民間百姓生火的主要方式。另外一種開始普及的取火方式就是火鐮,方法是用鐵片和石頭撞擊,火星落在“火絨”上以後,就可以引起燃燒。然而,在唐朝時取火還是相當費時費力的。直到宋代火藥發明後,火鐮與帶火藥的火絨相結合,普通百姓取火才變得方便快捷。

宋雨:這首詩具體作年不詳,如果真依照典籍,本詩最後一句中的“五侯”來自漢朝典故。西漢成帝和東漢桓帝都分別在一日內封過五侯。

唐風:如果作於唐玄宗時,“五侯”可指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和楊銛及其三姊妹,當時稱為“五家”。若是作於安史之亂後,則還可能是指唐代宗以來日盛的宦官擅權。

宋雨:在群星璀璨的唐朝,韓翃算不上大詩人,但這首《寒食》構思巧妙,寫寒食節不寫禁火,而是寫結束前的賜火。小詩結構嚴謹,多層次轉折自然,短短28個字,從白天到傍晚,從都城到皇宮,從景物到禮俗皆涉及。而且詩本身隻有優美的描述,不包括任何作者的主觀評價。

唐風:本詩千年來多受好評。比如清代徐增在其《而庵說唐詩》中總結了本詩裏麵一係列字詞的前後呼應,最後說: “其用心細密,如一匹蜀錦,無一絲跳梭,真正能手。”這是從遣詞造句上盛讚作者。

宋雨:韓翃雖然早年仕途不順,但他的詩卻傳遍朝野。他早在玄宗時就進士及第,但卻一直在節度使處做幕僚或賦閑在家。然而這首《寒食》卻在他晚年時改變了他的命運。據晚唐孟棨撰寫的詩論著《本事詩》記載:唐德宗時知製誥(撰寫皇帝詔令)缺人,中書省請求禦批,德宗批複說:用寫“春城無處不飛花”的韓翃。於是韓翃升任駕部郎中(從五品上),從一個毫不起眼的節度使的幕僚突然被升為“局級”。

唐風:這首詩用濃淡相宜的筆墨描述了皇城美麗的春景、節日的風俗和皇恩浩蕩的氣派。這種盛世的祥和景象當然符合帝王的口味。加之唐朝的皇帝都受過良好的教育,熟讀詩書,對於優秀的作品也有鑒賞的能力。於是韓翃在晚年忽降好運也就不足為奇了。

宋雨:由於此詩描述了“傳蠟燭”這種高官得寵的現象,曆來有學者認為此詩為諷喻之作,即作者借描寫五侯的特權諷刺達官顯貴,或具體諷刺楊貴妃的堂兄和姐妹,或諷刺中唐時期宦官的專權,還有人籠統地認為諷喻的是當時的權臣。我個人認同這樣的觀點,作者雖不明說,但感覺在白描中透著些許諷刺。我有時下意識將此詩與“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聯係在一起。當然我知道兩者說的完全不是一類事。

唐風:我屬於另一派,認為此詩隻是春日的感時之作。韓翃作為臣子,對皇城春景和皇宮的氣派非常愜意,他羨慕五侯的特權,讚頌皇帝的恩典。我從詩中感覺不到諷喻的影子,雖然當時作者不過是一個寥落文人 。我認為我們對其認識水平不應拔高。

宋雨:韓翃在曆史上還另有一個名聲,即中唐小說《柳氏傳中的男主角。故事說天寶年間,學子韓翃在長安與一姓李的富家子弟交友。李生家有一位美麗又活潑的歌姬柳氏,她傾慕韓翃的才華,兩人暗生情愫。李生便將柳氏贈給韓翃,並資助二人成婚。第二年韓翃中進士後暫別妻子,回家鄉看望父母,沒想到出了安史之亂。柳氏為蕃將沙吒利所劫,寵之專房。經過一係波折,最後肅宗下詔斷柳歸翃,夫妻終得以團圓。

唐風:在前麵賞析的趙嘏的七律《長安晚秋》中,我們談到當他宦遊長安時,他在家鄉的小妾被大帥霸占。作為無助的書生,他悲憤地寫了一首詩,末尾兩句是“當時聞說沙吒利,今日青蛾屬使君”。趙嘏是《柳氏傳》作者許堯佐的同時代人,他用沙吒利之典故,一定是讀過這本小說的。

宋雨:我們再談最後一點:在各種書籍和文章上,韓翃的生年和卒年兩者都是“不詳”或(? - ?)。他有那麽多事跡和與別人的唱和,難道“大約”的生卒年都完全不可能考證嗎?如果能獲得一個大約生卒年代,至少對於我們這個集子的作者排序是有幫助的。我們作了一點這方麵的考證,你跟大家說說我們的結果吧。

唐風:我們從一名研究中唐幕僚的學者的論文中看到,她認為韓翃卒於“783年左右”,這個卒年,與德宗朝早期年邁的韓翃獲得提拔一致,因此在這一估計我們完全接受。至於生年,根據記錄,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年)進士及第共35人,可考者有楊紘、韓栩、元結、尹微、劉太真、呂渭等6人。這6人中生卒年明確者有3人:元結(719 - 772年),劉太真(725 - 792年)和呂渭(734年 - 800年)。他們考取進士時的年齡分別為35,29和20歲;他們享年分別是53,67和66歲。如果我們把十年整年度720年假定為韓翃出生的年份,那麽他考取進士時是34歲,壽命是63歲(假設他正好卒於783年)。這兩個數字既在上述3位同榜進士的範圍之內,也是那個年代仕人的“一般分寸”。據此,我們把韓翃的生年定為“約720年”,其正負誤差應該是不會太大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這麽多細節,功夫海了去了,敬佩!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413 bytes) () 10/27/2023 postreply 09:57:41

謝謝方外兄賞識。 -唐宋韻- 給 唐宋韻 發送悄悄話 唐宋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7/2023 postreply 11:09:1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