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提議 方 換 枝,因為一枝 可以入懷,一方 如何入懷?且一枝 亭亭玉立,含苞欲放,形象優美。
芙蓉、菡萏,雖都是荷花,然古人多指盛開的為芙蓉,花苞為菡萏。
”芙蓉散其華,菡萏溢金塘“——魏晉劉楨《公燕詩》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莖“——白居易《白蓮》”
”鏡湖三百裏,菡萏發荷花“——李白《子夜四時歌》
”迨至菡萏成花“——明·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故此一聯雖都是寫荷花,然為兩種意象,一是幾朵芙蓉盈盈盛開,似從雲而落;一是一枝菡萏婷婷玉立,恰入懷聞香。前後兩句,並無合掌之嫌也。
至於修改,好詩不厭千回改,精益求精。袁枚雲:”愛好由來落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精神可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