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思齊開台400周年》
其一
但承魯叟浮槎意,盜蹠顏淵何異哉。
帶礪河山無寸板,東南草莽見雄材。
已將肝膽澆銅柱,未許衣冠付劫灰。
四百年來傷故國,煙塵甲子遞相催。
注:
1.海滄顏氏為顏回之後
2.明太祖海禁下令寸板不許下海
其二
漫道鴻溝事若何,青礁東望碧雲多。
休教今日千機艦,辜負當年一甲螺。
孤嶼摶沙來子弟,片帆落地定山河。
豆萁煮海新煎急,登陸碑前夜夜波。
注:顏思齊故裏青礁
其三
慣向東南掣海鯨,誰知首竄倚幹城。
斜桅已報紅夷近,笨港猶盤赤子營。
豈壘砦門追重利,卻鄰鄉井勸春耕。
自茲徼外衣冠盛,不使明堂擅聖名。
注:
1.斜桅,荷蘭風帆戰艦船首斜桅橫帆
2.民間稱顏為聖王
專家點評:
趙鬆元
三章因顏思齊開台400周年感而有作。其一之首、頷、頸三聯概寫顏思齊開台功業,尾聯承“未許衣冠付劫灰”而來,抒吊古傷今之情。其二承首章之尾聯而來,寫兩岸分離,豆萁新煎之慨。頷聯對仗以“休教”“辜負”貫通上下,語含告戒,氣蘊鋒芒。尾聯上句化用“豆萁相煎”之典,譴責台獨,下句轉為寫景,以“登陸碑前夜夜波”之畫麵,含不盡之意於言外。其三更進一步,因當下台海問題而發議,中腹二聯,“斜桅已報紅夷近”“豈壘砦門追重利”,於悲憤、譴責之中,見其憂時念世之情。尾聯則以“自茲徼外衣冠盛,不使明堂擅聖名”,收結全詩,激憤之情,溢於字裏行間。三章將懷念顏思齊開台勳業與當下之台海問題相結合,層層遞進,呈現出較為完整之藝術結構。
普義南
此卷三首聯章,分述顏氏出身、登台、開發等事。其吊古諷今,貴在不露鋒芒,“煙塵甲子”“鴻溝”“豆萁”皆意在言外,委婉雋深。用事亦鍛煉自然,不用拗澀字麵。唯“東”字三見、“南”“已”二見,雖非一首重出,總是才思略蹇。
陳偉
“帶礪河山無寸板,東南草莽見雄材”,賞其氣盛言宜;“孤嶼摶沙來子弟,片帆落地定山河”,賞其舉重若輕;“豈壘砦門追重利,卻鄰鄉井勸春耕”,賞其議論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