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詞譜、道詞譜,首先要了解詞譜是怎樣製定出來的。
上一篇提及過,古人所謂詞譜,乃是擺出一件樣品,讓大家照樣去填。既然是樣品,就要有人去製作,那麽是如何製作出來的?
古人製作詞譜,估計是把同一詞牌的數人作品放在一起、尋找共通性,比如字數、斷句、平仄變換、押韻、是否對仗等而擬出一個適合這幾種作品的一種規範性格律。但是也有隻根據一首來製定的,或者是製定人太忙、或者是沒有讀到其他人的作品,原因不得而知。
這個規範性格律通常稱為正體(正格)。那麽正體例詞又是如何規定的呢?並沒有統一標準,大都根據編譜者的個人喜好,並非第一個填詞者的作品就成為正體。
比如鷓鴣天,欽譜和龍譜正體都是晏幾道的彩袖殷勤捧玉鍾。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影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
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晏幾道這首詞作於1069年。
但有不少鷓鴣天都在晏幾道的作品之前,比如夏竦的這首就作於1041年,比晏幾道早了28年。
鎮日無心掃黛眉,臨行愁見理征衣。
尊前隻恐傷郎意,閣淚汪汪不敢垂。
停寶馬,捧瑤卮,相斟相勸忍分離?
不如飲待奴先醉,圖得不知郎去時。
※※順便介紹一下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喬,江州德安縣(今江西九江市德安縣車橋鎮)人。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文學家,世稱夏文莊公、夏英公、夏鄭公※※
這與歌曲是一個道理,同樣一首歌,不一定首唱者就能唱紅、成為規範性唱法。很多歌曲,往往是翻唱者唱火。比如《天路》,原唱者並非韓紅,韓紅隻是買下版權翻唱,卻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從此《天路》成了韓紅的代名詞。《小背簍》也如此,原唱者不被聽眾知曉,翻唱者宋祖英卻唱著它走上央視春晚,從而大紅大紫。
並且不同的詞譜,因為編撰者不同,欣賞角度也就不同,所選用的正體就有區別。但不管哪種詞譜,都會盡量選年代比較靠前的,畢竟,越往後可能改動越大。就如電影劉三姐中插曲《山歌好比春江水》,一首地道的廣西壯族風情民歌,就被斯琴格日勒改編成了搖滾,如果以此為規範唱法,估計全國人民都不答應。
還是以欽譜和龍譜為例。有不少正體是一樣的,比如鷓鴣天和卜算子,但有一些詞牌就不一樣了。
比如臨江仙(特意截了兩張圖),還有沁園春。
沁園春
我們都知道一個詞牌至少對應一個詞譜(正體),沁園春有7體,說明還有6種不同的填法,這是怎麽回事?
下麵就來講講詞譜的正體(正格)以及變體(變格)。
翻開詞譜,可以發現不少詞牌除了正體,還有其他幾種格式,也就是不同的“體”。比如上一篇講到欽譜收錄有826個詞牌、2306體,也就是說這826個詞牌除了正體外,還延伸出一千多種變化。
詞牌最早是用來吟唱的,詞譜可以看成是旋律,類似於今天歌曲的樂譜。經常唱歌、看樂譜的人都知道,一首歌都有一個對應的曲調(C、D、E、F、G、A、B調)。但是歌曲都存在翻唱,不同的人音域不同,會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升調或者降調。也可以看成歌手根據自己的演唱風格或習慣加上滑音或轉音等裝飾音。
比如我,因為我的音域比較高,很多歌曲要升調。前麵提到的《天路》我也翻唱過,我就在韓紅原版伴奏上升了一個半音,比韓紅還接近珠穆朗瑪峰。上周五發刊的馬幫詩歌第225期,我演唱的歌曲《荷塘月色》也比原唱鳳凰傳奇高了一個半音。
古代填詞者也如此。詞譜的格律就是樂譜,估計他們會根據自己認為更美的旋律、自己吟唱的舒適程度進行適當的調整,比如某處平仄改一下、或者多加一個字、或者多押一處韻等等。這樣,同一個詞牌就會出現不同的格式。
舉幾個事例說明:
生查子五體、浣溪沙五體、虞美人七體、更漏子有八體等。
和凝的《采桑子》 ,四十四字:
蝤蠐領上訶梨子,繡帶雙垂。
椒戶閑時,競學摴蒲賭荔枝。
叢頭鞋子紅編細,裙窣金絲。
無事顰眉,春思翻教阿母疑。
李清照的《采桑子》則是四十八字: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
陰滿中庭(疊句),葉葉心心、舒卷有餘情。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淒清。
點滴淒清(疊句),愁損離人、不慣起來聽。
(易安可能因為是女性,感情較為豐富,有幾個詞牌她的字數都要比他人多幾個,行香子也如此)
不同的詞譜,劃分又有所不同、“體”數不一(下一篇會講述為何不一致)。但不管哪一體,都萬變不離其宗。古人填詞的格律基本都是規範的,極少出現“跑調”情況。
但是,詞牌一千多種,這種製定方法,不管哪一種詞譜都不能囊括所有。並且同一詞牌的不同變化也不可能一一反映,必然會造成不少作品與詞譜不符的情況。比如白香詞譜隻有一體,遠不能適應填詞多樣性需求。
知道了詞譜的製作過程,進一步就要了解為何欽譜和龍譜有些差別較大?怎樣讀詞譜?如何找出其規律?下一篇將繼續講解。
作者:墨脈
(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