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從文字上是皮相。它的內在韻律和涵意之美是骨相。唐宋以後漸漸成著的近體詩詞格律是對其骨相之美的無限逼近,也隻是部分的無限逼近。

來源: 惜也 2020-12-29 08:33:41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77 bytes)
回答: 關於格律的爭論檻外長江2020-12-29 05:44:51

對另一部分的美的領悟,則是世世代代的讀者和這些文字能夠產生多少共鳴。這是最難狀訴描繪又讓人如癡如醉。

對韻律的追求,從有語言有文字以來,人類都是有意識無意識地在進行著,大浪淘沙,淘出了流傳至今的唐宋文明。

我個人從來不認為唐人名句中有出律的地方有什麽問題,既不是名句的問題也不是律的問題。

問題是,我們後學,該怎麽看待名句和律的不合,又是怎麽實踐的。

我個人一定是遵循格律錙銖必較的,因為我不認為我的資質能寫出一句必須破格才能圓滿的好句子。

52詩詞隻是工具,它判的對錯結果還是最後要消化解析一番不能囫圇吞棗地接受。任何工具都有可能不完善。

所有跟帖: 

謝謝文友留言! -檻外長江- 給 檻外長江 發送悄悄話 檻外長江 的博客首頁 (246 bytes) () 12/29/2020 postreply 17:31:3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