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話就長了

來源: 詩性大發小白兔 2020-12-27 19:06:4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221 bytes)

沈約提出了四聲八病的理論,這才有了後來的平仄和格律。

首先要分清格和律。格是形式,可以變,比分近體詩可以分為

五絕,七絕,五律。七律,還有折腰體,偷春體等等,這些為格可變。

但是他們要遵循一個共同的規律。

甚至後來的宋詞,每個單句也會基本遵守平仄相錯的規則。

按照四聲八病理論可以推導出初期近體詩的格律,這個叫永明體。

四聲

按照四聲,漢字分為平上去入四種,上去入音調不平穩歸為仄音。這樣就有了平仄。

1.平頭---詩的兩句之間,不可相同音調,這就是近體詩的"對"

2.蜂腰--五言的第二字與第四字不能同調,這樣就要求 每兩字平仄相錯,這樣五言隻能是下麵這四種

中平仄平
仄仄
平仄
平平

這個來用一句口訣代替了:一三不論,二四分明

3.鶴膝--五言不能兩平夾一仄

4.上尾--對句中最後一字不能同調,即對句的上句要以仄音結尾
 

其他還有四病,大韻小韻旁紐等等,不止講究平仄,還要求不能犯韻等等很難遵守的細則,其實後來的近體詩並沒要求一定遵守。
永明體有兩個BUG,就是會出現三平尾和孤平,
還有就是隻要求對,沒要求“粘”,這樣中間就出現了折腰體。
 
三平尾和孤平之所以不好,是因為破壞了詩句的節律。
兩句詩必須要平仄錯落,而且均衡才能保證音節的準確,
這不是誰拍腦袋決定的,而是吟唱時可以感覺出來的。
這些毛病經過初唐四傑和宋之問沈佺期永明體的缺陷得到了修補。
有了近體詩之後,從前的魏晉到唐初的詩體自然就成為了古體詩,
近體詩成了潮流後,自然也有些比較叛逆的人,偏偏要寫古風,
比如陳子昂和李白。李白一生都沒有寫過幾首律詩,唯一比較出名的
是鳳凰台,還兩次折腰,可見他對近體詩的態度。
不過畢竟近體音律優美,形式規整,唐以後近體逐漸變成了普遍接受的規矩,
當然也有寫古體的,為了讓人知道這是古體,則會特意避開近體詩的格律。
如果你八句裏有四五句都出律,別人就知道這是古體了。
。。。
如果你了解了詩詞這些發展過程和音律的理論,就不會在有這些疑問了。
你發現的那些孤平或者三平尾的句子,基本上都是拗體律。
拗體律也有很多規則,比如上句三仄尾,下句就會三平尾,而且句式會盡量避開
格律詩的四種句式(一般出句比較多,對句裏則以三平尾為代表,因為這個符合永明體)。
隻不過拗體律不夠主流而且因人而異,難以摸清楚規律。
真的想寫古體的人,一般也不願意遵守八句兩對的格式。
 
其實寫了這麽多,我也並沒有想說服你,多讀些詩和我的話來參照就是了,
如果有錯誤還請指正。

所有跟帖: 

謝謝。不過你說的這些詞我都知道。你還是沒有說,唐朝或宋朝詩人裏誰說孤平和三平尾是大忌? -ghertfort- 給 ghertfort 發送悄悄話 ghertfort 的博客首頁 (579 bytes) () 12/27/2020 postreply 19:18:23

不用說啊,孤平或者三平尾了,就不是近體而已,並不是什麽大忌 -詩性大發小白兔- 給 詩性大發小白兔 發送悄悄話 詩性大發小白兔 的博客首頁 (59 bytes) () 12/27/2020 postreply 19:23:09

不是誰家的近體? 你還是陷在圈子裏,難道李白杜甫等人還不如現代的人懂詩體嗎?嗎? -ghertfort- 給 ghertfort 發送悄悄話 ghertfor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7/2020 postreply 19:26:16

唐朝詩人還沒有現在的先天不足 後天失調的人懂詩嗎? -ghertfort- 給 ghertfort 發送悄悄話 ghertfor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7/2020 postreply 19:30:27

唐朝人當然懂,但是他們不會討論,因為這個太基礎了 -詩性大發小白兔- 給 詩性大發小白兔 發送悄悄話 詩性大發小白兔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7/2020 postreply 19:32:16

說的不對,唐朝詩人也討論,也有詩論。 -ghertfort- 給 ghertfort 發送悄悄話 ghertfor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7/2020 postreply 19:35:45

他們不會討論出不出律的問題,就像大學生不會討論乘法口訣 -詩性大發小白兔- 給 詩性大發小白兔 發送悄悄話 詩性大發小白兔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7/2020 postreply 19:37:05

可是連幼兒園都還沒有上的卻諷刺批評大學生乘法口訣都搞錯。 -ghertfort- 給 ghertfort 發送悄悄話 ghertfor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7/2020 postreply 21:40:49

唐詩流傳千古,現代的人寫的詩,不久大都就會進曆史垃圾堆的,有資格說唐詩不合律嗎?這是我的point。 -ghertfort- 給 ghertfort 發送悄悄話 ghertfor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7/2020 postreply 19:32:43

當然有資格,因為音律的規律還在那裏 -詩性大發小白兔- 給 詩性大發小白兔 發送悄悄話 詩性大發小白兔 的博客首頁 (71 bytes) () 12/27/2020 postreply 19:36:06

唐朝的時候哪裏有什麽平水韻。 -ghertfort- 給 ghertfort 發送悄悄話 ghertfor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7/2020 postreply 19:39:50

平水韻是唐韻的簡化版,唐韻更複雜 -詩性大發小白兔- 給 詩性大發小白兔 發送悄悄話 詩性大發小白兔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7/2020 postreply 19:43:34

隻知道廣韻是宋代以《唐韻》為基礎編成的。而不是平水韻。 -ghertfort- 給 ghertfort 發送悄悄話 ghertfort 的博客首頁 (293 bytes) () 12/27/2020 postreply 22:26:26

除非你連近體格律的存在都否定了,否則如果允許孤平,和三平尾,那麽 -詩性大發小白兔- 給 詩性大發小白兔 發送悄悄話 詩性大發小白兔 的博客首頁 (68 bytes) () 12/27/2020 postreply 19:30:55

唐詩就代表著近體詩。唐詩就是律法。 -ghertfort- 給 ghertfort 發送悄悄話 ghertfor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7/2020 postreply 19:34:07

批評唐詩,說千萬首唐詩出律,當代這些人,連詩都寫不好,誰有這個資格呢。 -ghertfort- 給 ghertfort 發送悄悄話 ghertfor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7/2020 postreply 19:38:24

近體詩的演化過程我已經給你講清楚了 -詩性大發小白兔- 給 詩性大發小白兔 發送悄悄話 詩性大發小白兔 的博客首頁 (62 bytes) () 12/27/2020 postreply 19:47:57

現代的人,凡是說唐詩出律的,都是蚍蜉撼大樹,不自量力。好了,打住最好。 -ghertfort- 給 ghertfort 發送悄悄話 ghertfor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7/2020 postreply 19:53:44

還是謝謝你的討論。 -ghertfort- 給 ghertfort 發送悄悄話 ghertfor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7/2020 postreply 19:56:36

不對了吧,平頭指的是,五言詩第一字不得與第六字同聲,第二字不得與第七字同聲。 -ghertfort- 給 ghertfort 發送悄悄話 ghertfort 的博客首頁 (125 bytes) () 12/27/2020 postreply 21:55:54

蜂腰你也說錯了。蜂腰詩,五言詩一句之中,第二字不得與第五字同聲。 -ghertfort- 給 ghertfort 發送悄悄話 ghertfort 的博客首頁 (107 bytes) () 12/27/2020 postreply 22:04:32

鶴膝詩應該是:五言詩第五字不得與第十五字同聲。上尾 -ghertfort- 給 ghertfort 發送悄悄話 ghertfort 的博客首頁 (319 bytes) () 12/27/2020 postreply 22:17:3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