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 係 舊日 【不】遵 任何詞牌、不遵 平仄 之 【自由體】 習作 。。。彼時僅憑【直覺】而 【自】定義 每句字數 以及 每句之 【末】字聲調,故屬於 當時 獨自的【樸素】探索時期 。
《三國演義》之中 諸葛丞相 南征孟獲 得勝班師 歸渡瀘水 時曾以 【駢文】 臨江祭祀陣亡將士。沁文 初一 時期 讀之而深受影響 --- 乃始 且 迄今【最】癡迷於 【駢文】 ( 遠勝於 詩 及 詞 ),沒有“之一” 。。。 但凡 沁文 詩詞習作【盡皆】 通篇 奇偶句之間、或 較遠距離之間、或 兩闋之間大跨度逐字 對仗,否則寧不習作,即:寧無半點詩詞意(平平仄仄平平仄),必守全篇對仗規(仄仄平平仄仄平) 。。。諸葛 瀘水祭文 中有一句 “我奉王命,問罪【遐荒】”。遐荒者,僻遠荒野之所也。故如下昔日習作之四字主題 含此二字 。。。
《人在遐荒》
多情古韻傷離別
(平平仄仄平平仄)
沁文 (古來客)
2013.08.10
( 彼時 尚 【未】加入詩壇、尚【未】知曉 近體詩 及 宋詞 之 平仄 事;樓上遵循 正格平仄 之七字副題 係 知曉 平仄 之後 補加; 兩闕之間 逐字 詞性相同 )
【 感讚並翻述 如墨兄 西域遠行醉文六闋 《敦煌醉詞》: 原文如底部所附 】
癸巳有酷暑,如墨(白君某)赴遠途;初領軒中三墨探青甘處,後會他方諸友續西域路。身臨遐土,心追悠古;關山幾度,感慨無數;荒塵片片埋典故,遺篇頁頁書人物。至於分別之前聚友短駐,已醉之後揮毫傾訴;遂現《李謫仙醉草嚇蠻書》,故得白如墨酣就感人賦。概曆時十分鍾之倏忽,然行文六闋節之豐富;風格恣肆混今古,曲調回轉匯情愫。餘一閱而感觸,再讀遂難住,三品似親處,四賞欲翻述。乃加其對仗而全其韻母,借其字詞以循其原述。
日落城垣,
月出邊關。
欲言再見,
已覺襟沾。
風沙終難掩,
紛飛天涯萬古念。
孤城亦堪歎,
盛放異域千年蓮。
心近任憑路遙遠,
何須生傷感?
緣深縱使塵彌漫,
撫摩愈新鮮。
但有瑤池駐心間,
人似荷田田,
思如水涓涓。
酷夏征塵遮漢關,
玉門古風飄胡天。
烽煙不起燧未燃,
殘陽欲下氣已寒。
黃花沐夜霑,
俠履上高天。
幽幽神佛現,
巍巍昆侖連。
自古有纏綿,
於今更流連。
夜闌歌未斷,
約篤心足鑒。
萬水複關山,
千裏共嬋娟。
================ 如墨兄 原玉 如下所附 ================
《敦煌醉詞》
如墨
( 2013.08.10 )
敦煌,最後一夜,與眾告別,醉醒之際,新詞一貼。
日光傾城,
月灑邊關。
沒說再見,
又要走遠。
而風沙掩不掉,
紛飛天涯的牽念。
曠野中孤單的城,
如盛放千年的蓮。
從未離去,
又何言傷感?
舊時光,
隻揭開塵封的片段,
依如靜候百世的瑤池,
凜冽而清晰,
思念,彌漫。
七夏火,出漢塞;
玉關猶在入胡天。
烽煙不起,燧火未燃;
殘陽西下,與君並肩。
黃花沐夜雨,
乘興上高天。
佛陀佑神子,
舉步昆侖山。
越纏綿,
揮別愈難。
相思歌難斷,
午夜相約來年。
天涯若咫尺,
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