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的眷戀
盡管我並沒有不停的思考
生的體驗,不知道是否能主觀地
更換一場不同的際遇
我是否需要換一種活法
銀杏樹為什麽可以老過上千年
上千年的老樹依舊可以盛開驚豔的花
蒼老的樹皮依舊跟盛開的花同時照耀著我
而我為什麽隻深深感動於那茂密繁盛的黃
其實我說不清楚大地的色彩
就算腳下踩著的,或是黑土,黃土,紅土
沙土
而天空無論是灰還是藍,並不屬於我們自己
它延伸到我們甚至想不到的地方,那些
深遠漆黑的地方,那些不屬於我的文明或者混沌
那麽我對腳下大地的眷戀,生命的珍惜
還有母親,乳汁,慈愛,安詳
父親的教誨,儒道,心學
千年文化鍛造出來的方圓,悟,格
都不及這顆千年銀杏樹年年複複璀璨的黃
曆曆在目地提醒我
我的皮膚的顏色
才是我最在乎的底色
生命可以放棄
但是膚色
我絕不
秦照於2020/4/26。寫於庚子春冠肺滯家期間,沙雁先生《一生的眷戀》讀後感言。未經允許把老胡的原作附上,如果不同意,我可以撤掉。
(
(二)銀杏樹起源
據研究,銀杏起源於石炭紀(3.45億年)。現存的銀杏樹其曆史可追溯到7000萬年以前的古新世(第三紀早期),曾廣泛分布於北半球的歐、亞、美洲,與動物界的恐龍一樣稱霸於世。到了白堊紀後期及新生代第三紀,銀杏類逐漸由盛變衰。至50萬年前,發生了第四紀冰川運動,地球突然變冷,在中歐及北美等地的銀杏類全部滅絕,唯有我國自然條件優越,才有部分銀杏樹奇跡般地保存下來。銀杏樹的價值不僅在於它能跨越“有史時期”而生存下來,更重要的是它能在這漫長的“地質時期”保持該物種的遺傳穩定性。所以,科學家稱它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貓”。
)
附:
《一生的眷戀》沙雁
我仍是在不停的思考
生的體驗
是否於我有一場不同的際遇
我有過我的新生
若幹年前的銀杏老樹
待到春回,它又長枝,發芽
我倦了,疲累
我在看,它是不是能擊倒我
在又一次公與義的聖戰後
我又一次的眷戀著
母親,大地,乳汁
和我的一個全新的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