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好詩,
總能讓各種味道的淚水
奪眶而出。
30位諾獎文學獎得主、詩人的30首詩,
讓世界的溫暖,
撲麵而來。
1901年作品《孤獨與沉思》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諾獎文學獎的第一位“桂冠詩人”
獲獎理由:“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藝術和罕有的心靈與智慧的實證"。
待到湖水邊沿分辨不清,
1904年作品《金島》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他的詩作蘊涵之清新創造性與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實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質樸精神” 。
1906年作品《青春詩》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不僅是由於他精深的學識和批判性的研究,更重要是為了頌揚他詩歌傑作中所具有的特色、創作氣勢,清新的風格和抒情的魅力”。
1907年作品《老虎!老虎!》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觀察入微、想象獨特、氣概雄渾、敘述卓越見長”。
1911年作品《花的智慧》獲諾貝爾文學獎。
他的詩是有較強的現代精神的,被視為是現代主義詩歌的先驅和開拓者;有時他的詩裏有些潛意識的成分,並有將外部世界與內心世界融為一體的傾向。
獲獎理由:“由於他在文學上多方麵的表現,尤其是戲劇作品,不但想象豐富,充滿詩意的奇想,有時雖以神話的麵貌出現,還是處處充滿了深刻的啟示。這種啟示奇妙地打動了讀者的心弦,並且激發了他們的想象”。
我該對他怎麽講呢?
——就說我一直在等他
為了他我大病一場……
——你就像姐姐一樣跟他說話
他可能心裏很難過……
假如他問起你在哪裏
我又該怎樣回答呢?
——把我的金戒指拿給他
不必再作什麽回答……
假如他一定要知道
為什麽屋子裏沒有人?
——指給他看:那熄滅的燈
還有那敞開的門……
假如他還要問,問起你
臨終時刻的表情?
——跟他說我麵帶笑容
因為我怕他傷心……
獲獎理由:“欲以表揚他在戲劇藝術領域中豐碩、多樣的出色成就”。
我滿懷敬畏地向你致意,
你這輝煌的殿堂,
哺育我的君主的
圓柱支撐著巍峨的宮殿。
劍鞘裏沉睡著……
1913年作品《吉檀枷利—饑餓石頭》獲諾貝爾文學獎,
一份“奉獻給神的祭品”。
啟迪郭沫若、徐誌摩、謝婉瑩等一代文豪,
許多作品多次被譯成中文。
獲獎理由:“由於他那至為敏銳、清新與優美的詩;這詩出之於高超的技巧,並由於他自己用英文表達出來,使他那充滿詩意的思想業已成為西方文學的一部分”。
眼淚湧上我的眶裏。
我生命中一切的凝澀與矛盾
融化成一片甜柔的諧音——
我的讚頌像一隻歡樂的鳥,
振翼飛越海洋。
我知道你歡喜我的歌唱。
才能走到你的麵前。
我用我的歌曲的遠伸的翅梢,
那是我從來不敢想望觸到的。
在歌唱中的陶醉,我忘了自己,
他向我們展現那種在蒼茫、寧靜和聖潔的印度森林中的完美文化:首先尋求靈魂的平靜,永遠與自然生活協調一致。
—— 瑞典諾貝爾委員會主席哈拉爾德·雅奈
他在荊棘叢生的地球上,為我們建築了一座宏麗而靜謐的詩的樂園。
—— 鄭振鐸
1916年作品《朝聖年代》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褒獎他在瑞典文學新紀元中所占之重要代表地位”。
1923年作品《麗達與天鵝》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由於他那永遠充滿著靈感的詩,它們透過高度的藝術形式展現了整個民族的精神”。
當你老了,頭白了,睡思昏沉,
爐火旁打盹,請取下這部詩歌,
慢慢讀,回想你過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們昔日濃重的陰影,
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
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
隻有一個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
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
垂下頭來,在紅光閃耀的爐子旁,
淒然地輕輕訴說那愛情的消逝,
在頭頂的山上它緩緩踱著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間隱藏著臉龐。
1931年作品《荒原和愛情》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由於他在詩作的藝術價值上,從沒有人懷疑過”。
極具爭議的一次頒獎,僅有一個獲得諾貝爾獎死後殊榮的作家;
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評委、終身秘書;
對達拉那古老文明的禮讚,對愛、自然與農人生活的歌頌。
我們一起散步,
在飄滿花香的黃昏,
在夜晚顯得陰森的樹林,
在蓬蒿和灌木叢中踩出屬於我們自己的小徑。
我們忘記了一切:
無論是杜鵑的聲聲提醒,
還是森林中的黑暗精靈,
我們隻愛我們自己風流的青春。
音樂在幽暗的角落裏蜿蜒響起,
如溫柔的新娘之歌;
歌聲從雲彩和花叢中飛出,
從長滿三葉草的山坡上流過。
1945年作品《柔情》獲諾貝爾文學獎,
拉丁美洲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熾烈的情愛、深沉的母愛和人道主義的博愛。
獲獎理由:“她那由強烈感情孕育而成的抒情詩,已經使得她的名字成為整個拉丁美洲世界渴求理想的象征”。
這一塊土地,比麥田更其金黃,
這一塊土地,比葡萄更其緋紅,
這一塊土地,踏上去好似蜜糖!
她以灰塵蒙上我們的臉麵,
她以河流匯聚我們的笑顏,
她親吻著孩子們的舞蹈,
像母親一樣將他們呼喚。
以她的美麗,
我們祝願她的牧場聖潔閃光;
以她的自由,
我們祝願她的臉上歌聲飛揚……
明天,我們將披荊斬棘,
明天,我們將開辟園地,
明天,我們將建起村子,
可今天,隻管讓我們盡情歡喜!
1948年作品《四個四重奏》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對於現代詩之先鋒性的卓越貢獻”。
一個可能回到世間去的人的問題,
那麽這火焰就將停止閃爍,
人說從未有誰能活著離開這裏,
如果我聽到的這話不假,
那我就不怕遺臭萬年來回答你。
那麽就讓咱們去吧,我和你,
趁黃昏正鋪展在天際
像一個上了麻醉的病人躺在手術台上;
讓咱們去吧,穿過幾條行人稀少的大街小巷,
到那臨時過夜的廉價小客店
到滿地是鋸屑和牡蠣殼的飯店
那夜夜紛擾
人聲嘈雜的去處:
街巷接著街巷像一場用心詭詐冗長乏味的辯論
要把你引向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
“那是什麽?”哦,你別問,
讓咱們去作一次訪問。
1956年作品《悲哀的詠歎調》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由於他的西班牙抒情詩,成了高度精神和純粹藝術的最佳典範”。
大海包圍著我們,
以它無哏的惆悵。
到處都一樣" 東、南、西、北,夭空和水上——,
灰蒙蒙,硬邦邦, 於巴巴,白茫茫。
世界從來沒有打過這麽大的哈欠,
1958年作品《日瓦戈醫生》獲諾貝爾文學獎。
他(帕斯捷爾納克)會直接和你進入那些巨大、有趣且真實的主題。他的心裏隻有藝術。他愛人類,並為之痛苦,但他的痛苦裏沒有淚水。
—— 亞曆山大·阿菲諾格諾夫
獲獎理由:“在當代抒情詩和俄國的史詩傳統上,他都獲得了極為重大的成就”。
她所講的是她家鄉的語言。
那麽苦澀,她嘴裏所唱的歌詞,
那張嘴還吻過你絲綢的衣衫。
而我的眼,像個亡命的無賴漢,
一頭撞上大地,遭到逼迫。
你的身影飄忽遊移,像鰻魚一般,
而你的眼也隨它消失隱沒。
而我的一呼一吸——風琴的風箱——
壓送出來的是我豪邁的假聲;
你那麽早地就走出了教堂,
你沒把純正的聖詩唱到末一個音!
我孤獨一生中的所作所為
整部聖徒列傳也無法完全寫過,
但,草原上有我沒我都無所謂,
我像株牛蒡,像隻吊桶邊的野鶴。
1913年
1959年作品《水與土》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由於他的抒情詩,以古典的火焰表達了我們這個時代中,生命的悲劇性體驗”。
黑暗的中心,
我想逃但徒勞無用。
有時一個小孩在那兒歌唱,
那不是我的歌聲;空間很小,
死去的天使在微笑。
我被粉碎,那是對大地的愛,
這愛深沉,盡管它能使水
星和光的深淵發出響聲;
盡管它在等待,等待空空的天堂,
等待它的心靈和岩石的上蒼。
1963年作品《“畫眉鳥”號》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他的卓越的抒情詩作,是對希臘文化的深刻感受的產物”。
時機,由一隻我所珍愛的手
巴黎圖冊
你恰好在傍晚到達我這裏,
象隻鴿子撲著黑色的羽翼。
睡眠的平靜呼吸,
在一頓最後的晚餐末了……
時機,象一顆沙粒。
整個悲劇的漏壺默無聲息,
仿佛它瞥見了九頭蛇,
在那神聖的花園裏。
1971年作品《情詩·哀詩·讚詩》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詩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複蘇了一個大陸的命運與夢想”。
月亮在迷茫的水麵上發出磷光。
天天如此,時光總是互相追趕。
晨霧化做一些舞蹈人形。
一隻銀鷗從落日上下來。
間或有一條帆船。高高在上的星星。
間或是一條木船的黑色十字架。
孤獨一人。
有時清晨醒來,連我的心都變得潮濕。
遠海傳來聲響,又傳來聲響。
這裏是個海港。
這裏我愛你。
這裏我愛你。地平線也無法遮掩你。
盡管處於這冰冷的萬物中,依然愛你。
有時這些沉重的船會載著我的吻駛去,
從海上駛向沒有到達過的地區。
1975年作品《生活之惡》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由於他傑出的詩歌擁有偉大的藝術性,在不適合幻想的人生裏,詮釋了人類的價值”。
生活之惡的侵襲:
它似乎喉管扼斷的溪流
暗自啜泣,
似乎炎炎烈日下
枯黃萎縮的敗葉,
又似乎鳥兒受到致命打擊
奄奄一息。
我不曉得別的拯救
除去清醒的冷漠:
它似乎一尊雕像
正午時分酣睡朦朧,
一朵白雲
懸掛清明的藍天,
一隻大鷹
悠悠地翱翔於蒼穹。
1977年作品《天堂的影子》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他的作品繼承了西班牙抒情詩的傳統和吸取了現在流派的風格,描述了人在宇宙和當今社會中的狀況”。
發著燒你仍然在寫作。
這隻赤裸了的手
以最最細微的線條,敘說著善與惡。有時候猶豫,有時候堅定或者溫柔。
用的是顫動的光芒;最最烏黑的墨汁。
骨頭幾乎都顯露。
隻見你的皮膚,從來沒有
這樣細而薄,掩蓋不住。
細微的顫抖,它適應。
它的脈博,幾乎是虛空。
它有許多空洞,與空氣
是鄰居,幾乎想接觸。
隻要有一個物或者
把骨頭和空氣分離的題材,
於是那裏就有了諾言,幾乎看得見。
題材的唯一的愛啊,或者你就是光明。
在這裏,骨頭增加了
集合了,抓住它,拿起來,
緊握住,劃動著:寫作吧。
1979年作品《英雄挽歌》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他的詩,以希臘傳統為背景,用感覺的力量和理智的敏銳,描寫現在認為自由和創新而奮鬥”。
在時間像個處女的眼睛那樣張開的地方
當大風吹得杏花如雪片般紛飛
當騎兵把草尖點燃之際
在一株豪邁的法國梧桐將枝葉輕輕敲響
一麵軍旗高高地向陸地與海洋招展的地方
那裏從來沒有人扛過槍
但是蒼天的全部勞作
整個世界,像一顆露珠
在清晨,在山腳下閃爍
此刻,仿佛上帝在歎息,一個陰影延長了
此刻痛苦彎下了身子,以骨瘦的手
將鮮花一朵朵摘下,毀掉
在早已沒有流水的溝裏
各聲因缺乏歡樂而死了
島嶼像一些頭發冰涼的僧侶
在無聲地切著荒野的麵包
1980年作品《拆散的筆記簿》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不妥協的敏銳洞察力,描述了人在激烈衝突的世界中的暴露狀態”。
你走在這土地上
而你正將它忘記。
1984年作品《紫羅蘭》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他的詩富於獨創性、新穎、栩栩如生,表現了人的不屈不撓精神和多才多藝的渴求解放的形象”。
它們的氣味總是飄飛起來
飄進我的窗口……
尤其在夜晚和雨後。
那些樹就在拐彎的街角
離這兒隻有幾分鍾的路。
夏天當我跑到
它們懸起的樹梢下
吵鬧的黑鳥已經摘去了
幽暗的果實。
當我站在那些樹下並吮吸
它們豐富的氣味
四周的生命仿佛突然塌下
一種奇異而奢侈的感覺
如同被女人的手所觸摸
1986年作品《雄獅與寶石》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他以廣博的文化視野創作了富有詩意的關於人生的戲劇” 。
這些頭腦中的圍牆,
把我們捆綁於
1987年《從彼得堡到斯德哥爾摩》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他的作品超越時空限製,無論在文學上或是敏感問題方麵都充分顯示出他廣闊的思想及濃鬱的詩意”。
1990年作品《太陽石》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他的作品充滿激情,視野開闊,滲透著感悟的智慧並體現了完美的人道主義”。
我就是鮮血之路
如果你是第一場飄雪
我就是點燃黎明火爐之人
如果你是夜之塔
我就是你心中燃燒的尖波
如果你是早潮
我就是第一隻鳥的叫聲
如果你橘籃
我就是太陽之刀
如果你是石頭聖壇
我就是褻瀆的手
如果你是沉睡的土地
我就是綠色的拐杖
如果你是風的飛躍
我就是掩埋之火
如果你是水之口
我就是蘚苔嘴
如果你是雲之森林
我就是劈開它的斧頭
如果你是褻瀆城市
我就是奉獻的雨
如果你是黃色的山
我就是地衣紅色的手臂
如果你是初升的太陽
我就是鮮血之路
1992年作品《西印度群島》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啟發性和廣闊的曆史視野,是其獻身多種文化的結果”。
哦,俄爾甫斯低垂的頭在無聲地嚎叫,
我自己的頭從它的雲浪中抬起。
慢慢地,我的體內長出一種聲音,
慢慢地,我成為
一口鍾,
一個橢圓的、分離的元音,
我成長,一隻貓頭鷹,
一團光環,白色的火。
我望著月亮發狂的形象在燃燒,
一隻蠟燭被自己的光催眠,
我把我
發燙的、正在凝固的臉轉向分叉的山脈
那座山紮進淹死的歌手。
那凍結的凝視,
那凍傷的、古典的石化。
你沒有為今年發誓不再寫這樣的詩?
不再寫關於月亮的詩?
你為什麽被懶散的惡魔牢牢抓住?
你的寂靜尖叫得這麽快?
代表作有《通向黑暗之門》《在外過冬》《北方》《野外作業》《苦路島》《山楂燈》《幻覺》等。
獲獎理由:“由於其作品洋溢著抒情之美,包容著深邃的倫理,揭示出日常生活和現實曆史的奇跡”。
有一次我給他送去一瓶牛奶,
用紙團鬆鬆地塞住瓶口。
他直起腰喝了,馬上又幹
開了,
利索地把泥炭截短,切開,把土.
撩過肩,為找好泥炭,
一直向下,向下挖掘。
白薯地的冷氣,
潮濕泥炭地的
咯吱聲、咕咕聲,
鐵鏟切進活薯根的短促聲響
在我頭腦中回蕩。
但我可沒有鐵鏟像他們那樣去幹。
在我手指和大拇指中間
那支粗壯的筆躺著。
我要用它去挖掘。
代表作有《向自己提問題》《呼喚雪人》《鹽》《一百種樂趣》《各種情況》《大數字》《橋上的人們》《結束和開始》等。
獲獎理由:“由於其在詩歌藝術中警辟精妙的反諷,挖掘出了人類一點一滴的現實生活背後曆史更迭與生物演化的深意”。
不會時刻在身,
須臾不離。
它也許會遊於身外,
日複一日
年複一年。
有時
它會為童年的恐懼和狂喜
駐足片刻,
有時會因我們對年華已逝的訝異
稍作停留。
它很少出手,
看著我們艱於應對:
挪家具,
搬行李,
穿著夾腳的鞋趕路。
它常常離身,
當我們有肉要剁,
有表格要填之時。
一千次的談話,
它隻參與一次——
還嫌多餘,
因為它偏愛沉默。
當我們的肉體由麻痛變為劇痛,
它便悄然開溜。
它愛挑剔,
不喜歡我們躋身人群、爭名逐利,
討厭我們慣使詭計。
在它眼裏,
喜憂無甚差別,
唯等喜憂交會,
方才附身效勞。
它並不可靠,
除非我們對萬事都不確信,
卻對萬物充滿好奇。
對於實物,
它偏愛帶鍾擺的時鍾,還有
即便無人端詳
也不輟勞作的鏡子。
它不自報家門,
也不言下次何時離身,
盡管對這類問題,
它已不覺新鮮。
我們需要靈魂。
可很明顯,
它也需要我們——
因著某個緣由。
2009年《呼吸鍾擺》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專注於詩歌以及散文的率真,描寫了失業人群的生活圖景”。
說話將我推向歧途,我必須沉默。
我不哭,我必須堅強,很長一段時間如此。
一旦你沒有了希望和恐懼,你就是行屍走肉。
無來由的恐懼的瞬間,也許最接近真實的存在。
代表作:《詩十七首》等
獲獎理由:“他以凝煉、簡潔的形象,以全新視角帶我們接觸現實”。
伸進櫻桃樹的第一層樓
我在被陽光敲響的色彩的鍾裏
我比四隻喜鵲更快地消滅了殷紅的果子
瞬息發黑
如樹幹上的斧痕坐著不動
下去,進入古代的下水道
隧道。我們在那裏漂遊了幾個月
一半是工作,一半是逃亡
短時的祈禱。
一隻蓋子在我們頭頂上打開
幽暗的光束灑落我們抬頭仰望:星空穿過陰溝的蓋子。
《微詩刊》
主辦:人人文學網
總編:王博生
主編:馬啟代、張脈峰、金笛、王威、恩澤、邊中元、王愛紅、東之
編輯:李卓曦、劉雅閣、王丁強、孟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