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9752/5072069.htm
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複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王夫之曰:句句翻新,千條一縷,以動古今人心脾,靈愚共感。其自然獨絕處,則在順手積去,宛爾成章,令淺人言格局,言提唱,言關鎖者,總元下口分在。 ——《唐詩選評》卷一
聞一多曰:在這種詩麵前,一切的讚歎是饒舌,幾乎是褻瀆。……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
今讀春江花月夜,感想頗多,不吐不快。未必有新見解,錯誤亦難免,自恃無知者無畏,不避“褻瀆”之嫌,自陳淺見,一圖口舌之快,二圖拋磚引玉。
雖然王夫之說了“其自然獨絕處,則在順手積去,宛爾成章,令淺人言格局,言提唱,言關鎖者,總元下口分在”, 我還是想著重談這首詩的架構。全詩九段三十六句,意境環環相扣,層層推進,無半句多餘,無一字累贅,因此作者成文前必是胸中有丘壑。雖然未必象蓋摩天大樓,做好鋼架然後隻管填上空心磚,但一定是先有意境框架,後有行文血肉。意境如山勢,行文如流水,懸崖峭壁處,自有瀑布飛流,地勢平緩時,自有曲折宛轉。
全詩主線由景到情,自良辰美景,至離愁相思,再到落寞無奈。隨著詩句,離別之愁相思之苦將讀者層層纏繞,讀罷全詩,愁苦之情揮之不去,驅之不散。
第一段四句勾畫出整體畫麵,潮漲江闊,明月隨波。第二段將鏡頭拉近,描繪細節。月色彌漫,江流,花林,白沙汀,乃至整個空中,月光無處不在,這幅景象如同莫奈的畫。如此由遠及近,令讀者如身臨其境,思緒亦融入作者描繪的景色中。良辰美景,無人分享,就是相思離愁。人在時,美景是最好的陪襯,人不在時,美景便是最傷感的畫麵。
第三四兩段由景向人過渡,同時由空間向時間過渡。“皎皎空中孤月輪”,一個“孤”將離愁帶進讀者的思緒,鋪墊下文的感情基調。之後的六句由眼前之景過渡到感歎與曆史長河相比,人生短暫,而短暫的人生又被相思與離愁占據。
第五段承上啟下,由寫景完全轉到寫人寫情。從之前的情緒渲染鋪墊轉入近乎直抒胸臆。“離愁相思”的情緒基調完全展開。“何處相思明月樓”,在我看來,這句如同全詩的支點,領啟後麵三段,將讀者從詩的血肉帶入靈魂。詩的力量在於形象化的語言,它將無形的意境,情緒,感觸,不管是強烈的,細微的,濃鬱的,悠長的,甚至難以捕捉,難以辨別的,用畫筆一樣的語言描繪在你的眼前,讓你可以感知,觸摸,共鳴。如果說寫景是將已經形象的內容表達出來,是詩的血肉,寫情則是將本來抽象的東西形象化,是詩的靈魂。
第六段將讀者直接帶入“相思明月樓”,看到月光照在“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卷不去,拂不去的是什麽?是月光,是相思,是離愁。月光無處不在,離愁無處不在。這一段沒有一個愁字,但離愁已經彌漫了讀者的內心。明月樓,妝鏡台,玉戶簾,搗衣砧, 幾個簡單的鏡頭,讓濃濃的離愁充滿在讀者呼吸的空氣中。縱觀中國的文學作品,月光就是相思,就是離愁。花好月圓時,月光是陪襯,當月光成為主角,一定是月圓人不圓。
第七段前兩句“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乃明月千裏寄相思,在微弱的情感寄托中滲透著無奈,而後兩句“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則將這份微弱的寄托完全變成落寞無奈。在想像中,上望鴻雁已去,下看空留水紋。雁和魚即代表音訊聯絡。
第八段的“昨夜閑潭夢落花”,平靜的潭水,無聲的落花,將落寞的情緒又推進一層。短暫或長久的分離,或許使人夢到喜悅重逢,然而連夢裏都是落寞與無奈,即刻將情緒渲染到近乎極致。然而後兩句“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複西斜”,卻又在本來已經落寞無奈到極致的情緒上加了一份隱隱的,慢慢彌散開的空虛。春天眼看隨著江水流走了,連帶來相思與離愁的月亮也要落下去了。當空明月惹人相思,西斜落月卻把人本已惆悵的心掏空,好像最後一根稻草也眼看要漂走。藝術大概都是相通的,頂峰就是做到極致。歌唱演員在音調已經很高的時候再上翻八度,喜劇大師在你已經捧腹的時候又抖了一層包袱,悲劇大師在你淚如雨下之後還有沉重的鈍鈍一擊,讓你欲哭無淚。
最後一段如同傷感電影的結尾。落月還沒有完全落下卻已經被海霧吞沒,隻留下江邊緩緩搖動的樹木。喜劇總是嘎然而止,相聲笑話也是最後一句抖出包袱,傷感的電影卻總是結尾在寂靜昏暗的畫麵,通向遠方的長路,主人公緩慢移動的背影,於是沉重傷感的情緒就定格在觀眾心中,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