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作舊體詩( 古體+近體)或許提供了一種思想和心靈穿越方式 --- 【心歸古遠】,因為現代詩以及其他文體亦極優美

來源: 沁文----古來客 2015-10-19 10:34:4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69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沁文----古來客 ] 在 2015-10-19 19:14:54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與其弘揚或創新詩詞,莫若探索一種全新文體(from scratch)^_^,至於詩詞似隻有follow餘地 ---唐宋太過繁盛了。

常見字詞有限(而生僻字詞或許讀來晦澀、阻擋大眾),兼且平仄押韻對仗之約束,若與古人之作"[不]約而同",則亦悲亦喜。

所謂 “faded glory” 、永無法亦無必要再次輝煌,"昨日像那東流水,離我遠去不可留",喜者永喜,煩者永煩。自然規律。話又說回來,如果舊體詩詞一旦繁榮起來,幾乎人人皆可吟詠(一如現今幾乎人人盡皆擁有智能手機之勢),則也失去了其原有魅力 --- 自古到今大抵 “物以稀為貴”。沁文以前於壇多次提及自己關於舊體詩詞之拙見:惟其不易,彌足珍貴;倘使簡極,無複稱奇 。。。
 
極端地講,若大量人喜歡詩詞,則其效應頗似大量民眾 入寺為僧、進庵作尼 。。。則社會上將缺乏勞動、生產、務實(科學、工程、技術)之人 。。。因此,隻能是 選擇作居士 --- 在家禮佛:對應於業餘方式喜歡、習作詩詞 。。。 詩詞和琴棋書畫類似,雖曰可以陶冶心性,然亦屬 “鴉片” 係列 --- 曆史似已說明了其弊^_^ 。。。
 

所有跟帖: 

許多人( 尤其新生代)不喜舊體詩除卻格律押韻約束之外,亦主要源於他們不喜【古遠】--認為"太過時"/"腐朽"/不直接^_^ -沁文----古來客- 給 沁文----古來客 發送悄悄話 沁文----古來客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9/2015 postreply 10:42:45

其實“費腦子”和“費功夫”也是其原因之一。現代社會,越來越講求業餘的休閑娛樂。連認真讀書寫文章的人都不多了, -阿留- 給 阿留 發送悄悄話 阿留 的博客首頁 (65 bytes) () 10/19/2015 postreply 11:05:52

此點對極,隻需將詩詞習作貼發到大學群,即可知他們也就一兩次新鮮,很快就會厭棄,因【其心不在古遠】爾 -沁文----古來客- 給 沁文----古來客 發送悄悄話 沁文----古來客 的博客首頁 (314 bytes) () 10/19/2015 postreply 11:15:06

嘈嘈塵世裏,何以覓清心?坦蕩無貪念,陶然有沁文。:) -阿留- 給 阿留 發送悄悄話 阿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19/2015 postreply 11:27:3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