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平水韻有些字可平可仄,到底怎麽讀,卻未必有統一的認識。這時查找宋代的《廣韻》,似為解決問題最權威的參考。最近發現《廣韻》已經有幾個網絡版,用起來很方便。當然,如能結合近體詩的用韻慣例則更好,隻是慣例有時並不容易判斷。
下麵以“思”、“聽”為例,給大家簡介並推薦一下.
思:
http://ytenx.org/zim?dzih=%E6%80%9D&dzyen=1&jtkb=1&jtdt=1
《廣韻》中平聲的解釋為“思念也”,仄聲為“念也”,似乎意思上並無區別,因為“念”也是既可作名詞也可作動詞。 我想”思“作”名詞為仄“的慣例,大約來自”心思”等詞語中“思”的輕聲讀法。按照韻書,則沒有十分明確的詞性上的區分。
更早的《說文解字》,“思”字則隻有平聲的讀法。看來漢韻偏“平”。其中“田”,本來是“囟”,也就是“腦”的意思。“心腦”演化為“心田”,稍有脫離原意的嫌疑。
1 思
息茲切 思小韻
思念也息茲切又息吏切十五
2 思
相吏切 笥小韻
心母 誌韻 三等 開口
念也又音司
關於“聽”字,則是仄聲的讀法意思更豐富一些。注意隻有那兩個繁體的“聽”才有“聽覺”的意思(1和4),後者解釋則多了“待也”“謀也”的意思。
http://ytenx.org/zim?dzih=%E5%90%AC&dzyen=1&jtkb=1&jtdt=1
1 聽
他丁切 汀小韻
聆也又湯定切
2 聽
宜引切 釿小韻
口大皃
3 聽
牛謹切 聽小韻
????皃牛謹切一
4 聽
他定切 聽小韻
最後順便再說一下這個“阿”。廣韻中把胡人名字裏的“阿”都讀作平聲(如“阿史那”),漢化的趨勢很明顯哈。注釋中的《風俗通》,全名《風俗通義》,是漢代的一本書,見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2%A8%E4%BF%97%E9%80%9A%E7%BE%A9。似說“阿衡”是伊尹的號。而百度上則直接說伊尹小名“阿衡”,大概是根據史記說的“伊尹名阿衡”。http://www.guoxue.com/book/shiji/0003.htm 也有人說“阿衡”是官名的。到底是小名在先還是官名在先,就無法考證了,隻能確定“阿衡”起源於“伊尹”,且因伊尹而貴也。
所以這個“阿衡”,這大概是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阿某”了。: )
廣韻
1 阿
烏何切 阿小韻
曲也近也倚也爾雅雲大陵曰阿亦姓風俗通雲阿衡伊尹號其後氏焉又虜三字姓四氏後魏書雲阿伏於氏後改爲阿氏阿鹿桓氏後改爲鹿氏又有阿史那氏阿史德氏烏何切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