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過片很自然;也許風風詩詞嗜好中,比較著重意象的精雕細琢。讓我們讀一首後主填的《清平樂》

來源: chunfengfeng 2014-09-06 10:10:4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622 bytes)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在上片,通過梅花這個意象,來烘托一個春梅無限好的背景;但是當時後主讓太子(還是弟弟,忘了)到北方趙匡胤朝廷辦事未回,後主深感凶多吉少,所以毫無賞梅的心情。其心煩意亂、坐立不安的內心,通過作者把梅誤認為雪、還對梅花飄落一肩了無情調心生厭倦,間接地表達出來。婉轉而深幽,如涓涓泉水,細水長流。

後主的詞,永遠都有詞有盡而意無窮的下闕。在下片中,作者信手拈來春草這個意象,傳神地加強了作者鮮明的擔憂和朝思暮想不絕如縷的意境。

後主很多小令,在構思上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當然要填中長調,就要更加周密考慮意象的選擇和前後關係的處理。在後主的清平調裏,先幽怨、後強烈,再無奈,這是後主詞風的主要特點,也是人情緒變化的自然規律。所以填詞,要順其自然,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博大精深,然而用我們的常識,就可以觸摸到自然的天性。

雖然詞多有上下片,然而不是簡單的重複;宋詞多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或者交雜在一起,這都要看詞牌要求、作者要表達的要求。對照風風的這些看法,默脈一定知道,風風對改版的總體看法,對不對?

所有跟帖: 

多謝老鄉不留餘力的賜教。風風對詩詞得獨到、深刻見解,如醍醐灌頂,又如暗夜中的一盞明燈,使初學詩詞的我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momo_sharon- 給 momo_sharon 發送悄悄話 momo_sharon 的博客首頁 (232 bytes) () 09/06/2014 postreply 15:26:1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