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新華字典》中標注的音的確是“y ī (衣)”音,但,“一”有三種讀音,即“衣”(一聲)、“移”(二聲)和“義”(四聲)。
“一”在表示順序時(通常在“第”字後)讀“衣”,如一二三四,第一天,第一名,第一組,第一個。
當“一”字與後麵的字直接發生關係(或表示數量)時,這後麵的字的讀音就決定著“一”的讀音。如後麵的字是四聲,一字讀“(二聲)移”。例:一定、一樣、一件、一套、一輛、一部…
除後麵的字是四聲(去聲)外,“一”在與之發生關係的其餘三聲字之前都讀“(四聲)義”。如:(與一聲{陰平}詞搭配)一分、一艘、一天、一隻,(與二聲{陽平}詞搭配)一年、一人、一條、一元,(與三聲{上聲}詞搭配)一組、一比、一覽、一把…...
一模一樣這個詞的讀音最明顯,在一個詞中有兩個“一”,因之後的字(“模”--二聲,“樣”--四聲)的讀音不同,導致“一”的讀音不同,按上麵所說的規律一套,此詞讀音應為“義”模“移”樣。
“一”與“月”在一起時,如表示順序,則讀衣,“衣”月,一聽便知是指一年之始、元旦所在的那個月;若表示時間間隔時則根據後麵詞的不同而不同(如賬目要“移”月一結,情況要“義”周一報--規律同前述)。
還有個詞有點例外:一把手。“一”的讀音不同,表示的意思不同:“一”讀“衣”,則指老大、領導。例:他是我們單位“衣”把手;而“一”讀“義”時則指很能幹的人。例:她裏裏外外是“義”把(好)手。
此外,“不”字也有類似現象:後麵與“不”字發生關係的字若是四聲,“不”讀二聲。例:不是、不去、不幹、不會、不錯、不對、不像、不要、不熱……其餘均讀四聲:不聽、不新、不佳,不來、不然、不學,不好、不起、不許……
漢語中類似的字還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