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闕第一句更是看得我一頭霧水---第一次反圍剿的敘述已經在上闕告終,怎麽又來了個“二十萬”?從文字上看,下闕很雞肋,可以刪去,雖然那樣不是一首完整《漁家傲》。
後來看了這首詞的寫作背景,方知上下兩片是不同時間的作品拚湊起來的。上闕確實寫於“捉了張輝瓚”之後,本已告一段落;下闕卻寫於老毛得知老蔣準備發動第二次反圍剿之時,已經是近一年之後。如此拚湊,當然問題很大,連標題都不對了。”喚起”一句據說原來在上闕第三句,拚起來的時候改了詞,次序卻未調整。
問好武兄!點評很有道理。記得第一次讀老毛這首詞的時候,就覺得上闕“天兵”和“霧滿”兩句似應倒過來;
所有跟帖:
•
現在看來,“霧滿”那句,從意思上看放第一句似乎最恰當,盡管不一定合律。
-阿留-
♂
(0 bytes)
()
08/14/2013 postreply
08:16:16
•
謝謝阿留兄詳細點評,王某隻是看了個大概,感覺很是“紅旗亂”,阿留兄分析的很好:)
-王武-
♂
(0 bytes)
()
08/14/2013 postreply
10:03:44
•
武兄謙虛。BTW,這個“紅旗亂”也不咋地,從“階級立場”上看不像是老毛寫的,倒像是
-阿留-
♂
(273 bytes)
()
08/14/2013 postreply
10:42:50
•
回複:是哈,結句“紅旗亂”和“同心幹”是不太協調的,還不如用第一句“紅爛漫”呢 :)
-王武-
♂
(0 bytes)
()
08/14/2013 postreply
21:4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