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ultural Revolution Years ---- The Reminiscences of My Workers-Peasants-Soldiers -Students’ Life from Autumn1973 to Spring 1977 (141)
照片為西南師院校園及北碚城區的照片 攝影:清衣江
一個高亢,激越的男高音,唱起了那首關於電影《閃閃紅星》插曲‘映山紅‘的歌。這是我校音樂係的的一個小夥子,在音樂係排演大廳用歌聲來抒發自己喜悅的心情。歌聲在清晨的校園裏飄蕩,在朝霞的萬道陽光中飛揚:
夜半三更喲盼天明
寒冬臘月喲盼春風
若要盼得喲紅軍來
嶺上開遍喲映山紅
若要盼得喲紅軍來
... ...... ... ... ...
他的同學接了上去。渾厚粗獷的合唱聲更加響亮,
嶺上開遍喲映山紅
嶺上開遍喲映山紅
嶺上開遍喲映山紅
映山紅喲映山紅
英雄兒女喲血染成
火映紅星喲星更亮
血撒紅旗喲旗更紅
... ...... ... ... ...
我和梁同學默默地站在宿舍外麵的走廊上,默默地聽著。
李老師起草《中國的詩歌在中國文學中的地位》的講稿,直至我們上一堂課《黃河三門峽水電站》於上周末結束時才寫完畢。它可以說是我們詩歌課教學上的一篇指導性的講稿。李老師相繼給我們開設了英美文學精讀課,泛讀課,英語寫作課,又願意滿足大多數同學願望為他們開設英語詩歌翻譯課。
詩歌的起源是大眾創作,大眾的分享,大眾保有的。自從社會進化以來,詩歌也有了進化,一般正統的詩歌是走上層路線,越走越狹隘,越走越板滯。而詩歌的大眾創作,大眾享受,大眾保有者則留在民間,走著下層大眾的路線。
這種詩歌每為正統詩歌所不齒,以為不足以登大雅之堂。但等正統詩歌走到衰敗絕路的時候,卻又每每仰借這不足以登大雅之堂者來輸血。中國的詩歌,反複地走著這樣迂回而曲折的路。我們的努力是要使我們的詩歌成為人民大眾的詩歌,永遠走它本來應該走的路。
在李老師收集材料編寫講稿時,他也在注重研究一些英美著名學者翻譯毛主席詩詞的英譯文,他需要收集這些英譯文,還需要仔細研讀之,並把它門作為參考資料編寫進他的講課稿中。而英美學者翻譯的這些毛詩詞英譯文當時似乎很少發表於國內的報刊雜誌上。他隻有到院圖書館去查閱發表於某些外文書刊雜誌上的一些英美著名漢學家翻譯的毛詩詞的英譯文,收集它們。以備寫成講義稿上課用。
上周末就在李老師給我們上完《黃河三門峽水電站》這堂課之後,從這周一開始他就要給我們上漢語詩歌英語翻譯課了,將講授某美國著名的漢學家翻譯毛主席詩詞《沁園春·雪》英譯文的這篇課文了。
李老師當時在編輯著這首詩詞的英譯文講稿時,曾參閱一位加拿大女作家寫的一本叫著《Five Stars Over China》(五星照耀著中國)的自傳性的回憶錄,該回憶錄是一位名叫瑪麗·奧斯汀·恩迪科特(Mary Austin Endicott)的加拿大作家依據自己在中國西南四川省的川東和川西傳教22年的經曆寫的一本回憶錄。她在書中引用了某美國漢學家翻譯毛的《沁園春·雪》的這首詩詞的英譯文,這是毛的詩詞當中比較著名的一首詩詞,也是他詩詞的代表作之一。
翻譯這首詩的應該是一位著名的英美學者。他英譯的這首詩也是當時國外學術界流行著一首譯得較為地道的毛的《沁園春·雪》詩詞了。叫Mary Austin Endicott(瑪麗·奧斯汀·恩迪科特)的加拿大作家,在她的這本回憶錄裏表現的態度要算是很誠懇,很冷靜的,她沒有一絲隱瞞地向讀者介紹了她的家庭情況。
並還提到“毛的這首最膾炙人口的詩詞《沁園春·雪》對她的影響,“她講述著:“在我們家,我的丈夫詹姆斯·G·恩迪科特(James G. Endicott)是一位有名望的公眾人物。 他作為一位宣講師,派往中國的傳教士,演講者和加拿大和平大會主席,而廣為人知地受到大眾的尊敬。 她與他一樣熱愛中國人民及新中國成立後他們迎來的的新生活,並熱衷於在東西方之間架起理解的橋梁,從而消除因恐懼和偏見引發的戰爭。 她親切地稱呼她丈夫為吉姆已經有二十八年了,在本書中,她會一直這樣稱呼他。
她在中國花費了很多時間來撫養和教育他們的四個孩子和三個與他們一起生活並且成為他們家庭成員的中國男孩。 他們在加拿大有孫子孫女,在中國有寄養孫子。 並表示願把他們以自己1952年訪華經曆寫成的這本回憶錄獻給所有中國人民並為他們的健康和幸福,帶來最良好的祝願。
這位加拿大人瑪麗。要算是一位對中國人民友好的中國通了。初次來華,她很年輕,在當時怕隻有二十三四歲,她對中國人民的態度很友好。她喜怒哀樂的情緒都在這本回憶錄裏坦誠地表現出來了。
1925年,他們兩夫妻由加拿大聯合教會派往中國擔任傳教士,她的丈夫吉姆和她都是多倫多大學維多利亞學院學生基督教運動的狂熱擁護者,他們都畢業於多倫多大學維多利亞學院。1925年,吉姆被任命為牧師; 他們結婚後不久,便乘船前往中國傳教,這是他們在新成立的加拿大聯合教會領導下作為第一批傳教士被派到國外傳教的。
李老師說瑪麗在她的書中引用了毛的這首詩,在這兒我們應該追溯到他們和中國文學研究發生興趣的起源。就在1952年初他們從中亞的原蘇聯的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的首府塔什幹搭乘飛機再次前往剛成立不久的新中國,當飛機橫越蒙古的戈壁沙漠上空越來越來飛近北京時透過舷窗往下俯瞰一望無際的冬天原野上覆蓋著皚皚白雪的景象喚起他們對毛的著名詩詞《沁園春·雪》的記憶。
詩人對自己祖國的熱愛和對和平的渴望在這首詩的緊湊的詩句中充分地表現出來。 有人告訴他們這首詩是毛於1936年二月寫下的,1945年10月,毛澤東將這首舊作《沁園春·雪》首次在重慶新華日報上發表。1945年8月28日,當時毛澤東正從延安乘飛機飛往重慶,希望國共兩黨之間的停戰協定能夠促使建立一個聯合政府。 這種希望體現在這首詩的結尾處,在這首詩中,毛澤東將中國曆代統治者的軍事實力與他所追求的使命進行了對比。
為什麽在飛行中亞途中所見到的那些白雪覆蓋的昆侖山脈時讓她聯想到了毛的詩詞《沁園春·雪》裏的這些詩句:“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當飛機向北京飛去時,她一直在舊日的時光中搜尋著自己的對這首詩的記憶。 就是這樣! 毛澤東最著名的詩《沁園春·雪》所反映畫麵
在她頭腦中顯現出來了!
瑪麗·奧斯汀曾經在幾本雜誌上讀過這首詩的英譯文,她想知道她是否會像詩裏所描寫的那樣從飛機上真能看到如像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那樣風光的中國。 而每年冬天在他們傳教的重慶隻會偶爾下一場雪,而且落下地麵的積雪很快就融化了。 她也記得毛在這首詩裏浪漫地把中國北方壯麗雪景描繪成為:一位“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的女孩。”而她卻描述在她當時傳教的中國 西南的四川省卻很少見有麵色紅潤,容光煥發的女孩。
回憶錄中還描述了飛機快要飛抵北京時的情形。
在飛越戈壁沙漠途中看見三三兩兩的駱駝零落地分散在沙漠上,還見兩三隻駱駝顛簸而行,它們不經意地朝著一處偶然發現的水坑走去。 不久之後,又飛越一望無際的棕色和白色山脈,這些山脈蜿蜒曲折,就像詩詞《沁園春·雪》所描寫的那樣“山舞銀蛇,原馳蠟象“:他們所熟悉的景色又一一映入眼簾;
這些景色在冬日顯得燦爛奪目,隻是位置的遠近稍稍有些異樣,而視野也更加廣闊。這些景色一直漫延到視線之外,真是別具一番風味。 然後當飛機下降時,有城牆的城鎮開始出現在大地上,隨後相繼出現的是一個個迷宮般的有圍牆的院子和一座座的平房,都是泥巴色的。 在城鎮周圍散布著一塊塊棕色的田地。 他們知道飛機將要開始飛越華北平原了。
同學們閱讀了經過作者潤色了的《Five Stars Over China》回憶錄後。仍由李老師把回憶錄中引用的《沁園春·雪》這首詩的英譯文及其注解寫在黑板上。並繼續講解回憶錄作者的生平,自青年時期即來華傳教,李老師均有條不紊地講敘著。有照片,有說明,有參考書籍,有詳細的解釋,最後他還向我們朗讀了《沁園春·雪》這首詩歌英譯文。我們不僅接觸了這部回憶錄的時代氣息,還看見了作者的照片,更仿佛感受了引用在這本書裏的《沁園春·雪》這首詩的地道英語翻譯的風格。
隨後,李老師又把《沁園春·雪》這首詩詞的漢英文對照及其注釋都寫在黑板上供同學們參考和學習:
沁園春·雪
[現代詩人]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Mao's Poem:《 Qinyuanchun ·Snow》《沁園春·雪》 by an unknown American translator
All the country to the north
Is enclosed in a thousand li of ice
And ten thousand li of a whirlwind of snow,
To one side and the other of the Great Wall
There reigns nothing but a vast turmoil.
From the banks of the Yellow River, both upstream and down,
No longer can one see the running water,
The mountain ranges are writhing silver serpents.
Like glittering elephants the hillocks rise from the plains
And our height is the height of the skies.
In the bright weather
The earth is as charming
As a red-cheeked girl in a garment of white.
Such is the attraction of her rivers and mountains
That innumerable heroes have striven in pursuit of her charms.
The emperors Chi Huang and Wou Ti were barely cultured,
The emperors Tai Tsoung and Tsai Tsou lacked all finer feelings,
Genghis Kan only knew how to bend his bow against the eagles.
All belongs to the past----today for the first time men of
Sensibility stand on this soil.
李老師解釋說明詩中的“原”指高原,是號稱為“秦晉高原“的地方。
在談到詩中的曆史人物介紹注釋,李老師按順序把它們都列舉出來了: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和宋太祖。
風騷:《詩經·國風》和屈原的《離騷》,泛指文學。
天驕:漢朝人稱匈奴為“天之驕子”,見《漢書·匈奴傳》。
成吉(ki)思汗(han2):建立了橫跨歐亞的大帝國的蒙古征服者。
射雕:《史記·李廣傳》稱匈奴善射者為“射雕者”。
【題解】
題解∶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毛澤東從延安飛重慶,同國民黨進行了四十三天的談判。其間柳亞子屢有詩贈毛,十月七日,毛書此詞回贈。隨即於1945年10月發表在重慶《新華日報》上,轟動一時。
《沁園春·雪》
這首詩,在毛所做的詩詞裏麵,要算是字和音雅的一種絕佳配合的一首詩詞了。更想到他是指揮作戰的詩人軍事家,而在戰勝之餘,卻做出了這樣一首表示著一種感情十分豪邁,奔放的詩,怎麽也要令人肅然生敬。他之所以能夠擁有叱吒三軍的力量,不也就是出於這兒的嗎?然而毛的這種超然的詩人心境,在目前似乎很需要費一番功夫才能尋找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