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總是習慣打開電視的世界新聞頻道,剛好看到報道“百老匯有製限地重新開始部分藝術活動”,從映像中看到了,藝術家和觀眾們興奮無比,雖然是在室外露天,但從他/她們用語言和肢體所表達車的喜悅心情。
說到百老匯,我第一次是從廣播電台70年代【申葆青的英語講座】中聽到詳細講解關於百老匯劇場街,還知道了有off ,off off Broadway等音樂城的構成。常年以來,雖然沒有藝術細胞還要為生活疲於拚搏,對百老匯藝術一直抱有興趣。那時由於時代和地緣的局限,那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半退休以後,有了機會。我先後因誌願者工作途經紐約,每一次都隻有2天的時間,我的目標就是想去大都會博物館和百老匯,因為其他的景點在電視上可以觀看。第一次2018年由於和幾位朋友同行,照顧大家的意願,分別參觀了著名的旅遊點還順帶給女兒買了Tiffany的禮物。承蒙朋友的友人事前為我們訂購了門票,有幸欣賞了音樂劇【The Phantom of the Opera】,位置極好,那衝破天花板的歌聲的震撼,退場後也久久揮之不去,想想今後什麽歌也不是聲了(笑)。
第二次2019年獨自行動,如願以償參觀了大都會博物館,而且所購的入場券可以使用兩次,有著山西人血液的我欣喜萬分,整整2天都沉浸在那藝術曆史的大海洋。晚上還獨自冒險在小劇場觀看了【說笑劇】,我的英語水平,理解水平有限,但表演者與觀眾的有趣互動,印象極深。帶著遺憾我離開了紐約,我自言自語:明年再相會,於是動身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時光荏苒2020年的疫情,不但改變了世界,也停止了人們的腳步。人們都在翹首以待,等待科學家的結論和生命:可以摘掉口罩,可以恢複工作,可以自由地... , 但是,誰也不知道那一天是何日。借此分享當時的幾張照片,請不要笑話“班門弄斧”。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