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小議白鹿原

本文內容已被 [ 立 ] 在 2020-11-28 18:40:12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我也小議白鹿原

白鹿原我看過兩次,都是到了1/3的地方就放棄了。可能是因為我不喜歡陳的文字。貌似厚重,實際缺乏張力。從文學講,我認為開篇是個敗筆。是一個噱頭。隨後有些拖遝。它那樣的厚度,開篇應該更有些吸引力。

另一個原因,我不喜歡中國的農村題材,喜歡城市題材。中國現代的大腕基本上全是農村意識的作家。

白鹿原我一直想再看,把它讀完。但現在看了網友的評論,感覺不看也沒什麽。之所以會看兩次,主要感覺白鹿原應該是一部好作品。但感覺它可能並不具現代性。當然傳統寫作也可以寫出偉大作品。

但是,我們這麽大一個民族沒有什麽現代性的作品,更沒有世界性的作品,我們老是自己在那裏覺得自己偉大。人類在近現代文化翻天覆地、激動人心、蕩氣回腸,是創造力、激情和想象的大爆發,而我們卻永遠活在傳統的籠子裏,生活中孔子學院中,還幻想把人類變成一個孔子學院。這太可憐了。

中國現代文學不要說和歐美比,可能連非洲都比不了。現代文學較之傳統文學已經有了非常大的進展了。我們讀文學不論是擁護還是反對都總是政治,缺乏純思想,相對於白鹿原的故事簡介,我更願意去讀《我的名字叫紅》和《這個世界土崩瓦解》,那時更純粹的思想。我們讀小說追求的都感動,感動,感動。我們中國人現代沒有為世界貢獻過什麽思想文學,就是幾億不讀閑書的人和十幾億的感動者。

我們怎麽那麽喜歡感動啊?

原因還是在於神學。因為,感動是神學最重要的情緒。而我們喜歡的作者都要中規中矩,溫文爾雅,道貌岸然的,要是好人。其實,大眾缺乏審美能力,審美是一種創造性和想象力。大眾有的是權威崇拜和道德評判。這充斥於我們的文學欣賞之中。看看當年偉大領袖去世,朝鮮的金將軍去世,那些民眾達到了不可思議的感動的程度。那也是偉大的小說。但通過閱讀另外的偉大的小說,我意識到,強烈的感動應該避免,過於強烈的感動是人失去判斷。

當年一大堆專家學者猛批王朔,但我在王朔的文字中讀到:

也許在中國舊的、天真的、自我神話的東西就是比別的什麽都有生命力。

 


2020/11/2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