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露點樂隊的秘密

經常被問:你們那麽大一個樂隊,特別是小提琴,占了差不多一半的台子,怎麽聽得見誰在拉什麽?

   這是局外人的感覺,其實,在真正專業的交響樂隊當濫竽很難,管樂一個蘿卜一個坑,各有各的聲部,出了錯大家都聽在耳裏。弦樂看似人多,可難度就在人多,看似一大片的提琴手,真想混也得要本事,因為你要混得與別人的動作完全一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就算給你一把不出聲音的琴,要把弓子與大家比劃得絲毫不差也要本事,最關鍵是你身旁的同事完全清楚你在幹什麽,根本躲藏不了。如果腦中沒有音樂,沒有極快的反應,連混的門都沒有,並且越是水平高的樂隊越無法混。因為當大家都演奏得很準確時,聲音是清澈的,出一點紕漏都極其明顯。

     我第一次參加正規樂隊的演出,才十四歲,在中央樂團,如今國交的前身,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的大隊人馬出國,有限的留守隊員演出缺人手,來音樂學院叫了幾個學生去填空,演出鋼協“黃河”。因為對這首協奏曲爛熟,加上樂團讓專人為我們輔導,所以演出時沒感覺有什麽困難,還覺得樂隊是個輕鬆的活兒。

  到澳洲留學,第二天就被叫去參加澳洲青年交響樂團,在第一提琴聲部,還處在旅途勞頓時差的暈眩中,坐上譜台一看譜子,“老柴第四”,斯美塔那“我的祖國”,格裏格“挪威組曲”埃爾加大提協奏曲······,看著一堆兩套音樂會的樂譜,傻眼。80年,國內能夠聽到的音樂有限,那時有機會都盡量找小提琴音響資料,交響樂作品太不熟悉。那天排練從頭到尾騰雲駕霧。才知道樂隊這碗飯並不容易吃。但我還是喜歡在樂隊工作,因為交響樂的音響是音樂中最豐富的。一年後,到樂隊工作的願望實現了。

    從81年考取了墨爾本歌劇舞劇院樂隊後,雖跳了兩次槽,換了兩個國家,但至今一直沒離開過樂隊這個行業,在三個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樂團,工作情形卻完全相似。

      樂隊員之間,與任何工作單位一樣,誰都不希望自己比別人差,表麵擺著大度的姿態,其實暗自的無形較量始終存在,隻要有高難曲目,資料室的樂譜會很早被拿空,說明大家心底裏都希望有備無患,萬無一失。我相信所有人,心底裏一定都不甘心自己比身旁的同事差。力爭把每一次的演奏完成好,不落後與周圍的同事,是慣有的動力。也是這樣一種動力能確保樂隊的水準。

       樂隊除了有不同水平的音樂家,又是由各類不同性格的人組成。自然也就有著各類不同的人格性格的展現。有淡定沉穩理智,有愛出風頭,有自以為是,有對自己過於嚴謹,有對他人過於苛求,也有隻緊跟在人後的應聲蟲。總之,樂隊,就是這樣一個每人心中都有著自己的小九九,卻又不得不糾纏在一起的團體,樂隊裏呈現著與生活中各領域同樣的矛盾。台下不乏勾心鬥角,可上了台就得抱成團。連聽覺受阻都無礙,神吧?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一直在跟,冒個泡讚一下。 -廢話多多- 給 廢話多多 發送悄悄話 廢話多多 的博客首頁 (155 bytes) () 07/27/2020 postreply 15:03:09

請多寫一些樂團的軼事,必定有趣。主持人戴軍講過一個樂團的笑話…… -周遊喜相逢- 給 周遊喜相逢 發送悄悄話 周遊喜相逢 的博客首頁 (418 bytes) () 07/28/2020 postreply 13:30:2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