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一、小受益出生
1010年5月30日,趙禎出生了,當等他睜開眼睛的時候,他感覺到麵前莊重而美豔的女子似乎心思很是纏繞,有著巨大的欣喜也有著莫名的愁緒。
他想要抱抱,卻被遞到了另一個美麗女子的懷抱,他很是疑惑,他明明感覺到了那一絲母與子的牽扯,而他不知道的是,眼前兩位漂亮的女人都不是他的親生母親,他更不知道的是他前麵的五個哥哥都已夭折,而他注定要拾起那份無論他是否承受得了的沉重。
就這樣他被大娘娘劉修儀交給了小娘娘楊婕妤撫養,為了掩人耳目,真宗在三月前就向朝臣宣布了劉娥懷孕的事情。這種欲蓋彌彰的做法,反而給人們留下了遐想,以至於明朝小說家們給編了一出狸貓換太子的戲碼,成就了後世包拯不畏皇權的形象。
暮二、劉娥的思緒
劉娥的心緒久久沒有平複下來,她已經很久沒有這樣心緒起伏了。
她想起了自己的過往,滿滿都是心酸的滋味,從小父親就死於戰場,一直寄養於外祖父家,她一直默默地想著要逃脫那種寄人於籬下的感覺,而成家之後又不得不為生活而到處奔波。
輾轉來到汴梁,起初的驚奇和欣喜早於消失於生活的沉重中,來到最繁華的都市她依然一無所有,每天還要去酒館表演撥浪鼓和強裝萬種風情。
在回家路過的橋上,她呆呆地盯著潺潺河水裏的藍天,她很想大吼一聲“去你媽的上天”然後隨風而落,但她做不到,她知道無論多麽艱難她也不會選擇去死。
她不知道的是她的一舉一動早已落入了別人的眼球,作為襄王府裏的人,張旻(又譯張耆)一直記得王爺趙恒酒後的戲言“蜀婦人多才惠,吾欲求之”,而眼前的婦人似乎有那麽點意思。
她更不知道的是她的丈夫迫於生活的壓力打算將她改嫁,當她回到家裏聽說可以進入襄王府時,她似乎沒有感到什麽意外也沒有什麽表情,很多事情不用明說,早已有了很多征兆。
但是這看起來是件不錯的事情,同時她也知道這可能是她為數不多的機會了,既然不用選擇那就一定要好好地利用起來。
沒有花轎,也沒有什麽儀式,就悄悄地被帶進了王府。
趙恒很喜歡她,但她已經過了喜歡的季節,還是直接生活吧。
在這裏她將要麵對很多人刁難,她知道僅憑出身就要得罪很多人,但她不知道的是身為女人就要得罪很多位高權重的人,何況是聰慧的女人。
她沒料到第一個出來看她不順眼的不是王爺的女人們,而是王爺非常敬重的乳母秦國夫人,秦國夫人不僅把此事告訴了太宗而且還要求趙恒把她逐出王府。
趙恒旋即把鍋甩給了帶她進王府的張旻,張旻隻好找了個安靜又離王府近的宅子把她安置起來。
這一去就是漫長的十多年,她怎麽也沒想到要這麽久,但好歹她知道了秦國夫人在趙恒心裏的地位,這段怨隻能自己消化了。
這期間趙恒的首任嫡妻潘氏離世而又娶了繼任郭氏,她告誡自己不要急,一定要耐得住,但好像除了等也就隻能等著了,好在趙恒還會不時來看她,給她一顆定心丸。
同樣在這期間,趙恒的二哥暴斃而趙恒被立為了太子,似乎事情的變化難於預料啊,但也有了些精彩。
直到聽說太宗箭傷複發,她覺得或許自己的轉變就要來臨了,故而讓趙恒回去要好好地求求秦國夫人,秦國夫人考慮到趙恒入主皇宮後,總不能讓他的女人流落外麵吧,隨即答應了下來。
就這樣終於走出了這個小小的鳥籠,但同時又將走進了那個最大的籠子,在這裏麵活下去至少是要學會察言觀色的,剛好她遇到了一個挺有意思的人,也就是她的好姐妹楊氏。
楊氏通敏有智思卻偏偏認定了劉娥,甘當劉娥的小妹且事事以她為首。她也從楊氏那裏學到了很多,知道如何結交人,如何樹立威信,如何構建小團體,如何的置身事外。
在35歲的時候她被封為了美人,因受真宗的寵愛,她也時時跟著學習處理政事,熟讀史書。
一年後郭皇後的孩子夭折,再兩年,33歲的郭皇後跟隨真宗出巡回來染病而亡。
真宗欲立劉美人為後,參知政事趙安仁第一個出來反對,並舉薦進宮不久的沈才人(沈倫的孫女)為後。
劉美人也知道自己的情況,出身卑微,曾經嫁過人,無子嗣而又無法再生育,勢必要遭到很多人的反對,知不可為便不要為,她便退而請辭。
真宗可不管這麽多,打算當著群臣的麵下詔書,但宰相王旦突然以病為由而告退,劉娥知道事不可為,便繼續推辭。
此後,中書門下卻請真宗早日確立後位,被甩了臉的真宗也就一直拖而不決。真宗轉而晉封了40歲的劉美人為修儀。
次年,劉娥抱著剛出生的趙受益心思起伏,這一路走來很不容易,但又似乎沒有那麽艱難,隻是要學會消化隱忍等待的情緒。而從現在開始,她精心而順手布下的局才出現真正的轉機,她的路還可以繼續前行。
她找到趙受益生母的家人並給他們封了官,也就斷了以後母子相認的妄想,盡管她的孩子將來可能會恨她,但培養這個孩子成為明君已經是她的責任了。
她便和姐妹楊婕妤一起來養育她們自己的孩子,楊婕妤的性情適合當慈母,那麽我劉娥就來扮嚴父吧。
暮三、賜名禎,寓意祥
小受益躺在小娘娘舒服的懷抱裏想著,大娘娘又去幫爹處理公務去了吧,大娘娘穿著樸素,有時候還以為是哪個宮女站在一旁看著我,什麽話也不說,又好像有很多話說。
2歲的小受益在等著大娘娘回來,因為他想給封為德妃的大娘娘道聲喜。
緊接著知樞密院事王欽若告訴真宗,趙安仁之所以舉薦沈才人是因為當初沈倫對趙安仁有恩,參知政事趙安仁便被貶為了兵部尚書,而王欽若以知樞密院事加同平章事,擔任了樞密院使,成為了儒官領樞密院並兼有相權的第一人,隨後真宗順勢冊立劉德妃為皇後。
信奉道教和佛教的真宗開始讓皇後更多地參與到政務中來,朝臣擔憂皇後權威益重而催促早立太子,真宗便開始玩起了緩兵之計。
先是4歲的小受益被封為慶國公。
5歲時小受益被封壽春郡王並有了一個叫懷玉的伴讀,小受益便要開始去姿善堂讀書,大娘娘告誡小受益要尊師守禮,不要和伴讀遊戲戲耍,坐的端端正正聽講的小受益不知道,將來一起想幹一番大事的範仲淹剛中了進士。
7歲的小受益被封為了升王,真宗帶他去拜見了一位老人-宰相王旦,王旦感激小受益的盛德並給他推薦了十幾名日後可重用的賢臣,這些人日後都進入了兩府共事。而後王旦病危,真宗親手為其和藥煮粥並賞賜白銀五千兩,王旦退回了銀錢,真宗不許,當賞賜再次被送進王旦府門時,王旦已逝世,生前王旦交代了兩件事,一是希望皇帝能夠更加勤勉地處理政務,多任用賢臣,少些焦慮,二是遺憾一生未向官家諫言其過失,死後應該削發批緇。真宗聞言忽然大哭起來,廢朝三日,諡文正。而後王欽若接替了平章事成為了宰相。由於連年旱災和蝗災,同年全國開始鬧饑荒。
8歲時,真宗漸有疾痛,皇後日漸威嚴,突然從西京到全國鬧起了帽妖(後人有作飛碟解),傳言“有物如帽蓋,夜飛入人家,亦變大狼狀,專喜食人肝”,以致家家戶戶閉門鎖院,私造兵刃。知應天府王曾命令夜間大開城門,誓以妖魔決高下。隨後欽天監上報災星(彗星)頻現,朝野嘩然,世人認為這是上天的示警,而太子未立實為過失之一。真宗深以為然,群臣連表三次以立太子,知梧州陳執中上奏《演要》三篇以勸官家早定國本。真宗賜小受益名禎,寓意祥,冊立為皇太子,告太廟,大赦天下,以參知政事李迪為太子賓客。
從此小受益改名為趙禎,作為皇太子每月有零花錢兩千貫,趙禎以師之禮待李迪,宮中有侍者名張迪,趙禎為張迪改名為克一,真宗和皇後大喜,群臣盛讚。從此趙禎開始了太子生涯,除了去姿善堂讀書外還要旁聽朝臣參決事宜。
幕四、小太子的危機
王欽若一向報喜不報憂,擅於放冷箭中傷意見不合之人,盡管真宗漸漸感到不快,還是讓王欽若當了趙禎的老師,王欽若開始告訴太子國都南遷的各種好處。
開始有人彈劾王欽若收受賄賂,王欽若不承認請求由禦史台來核實,真宗甩了他一句“禦史台是給你一個人服務的麽”,王欽若自感不妙,請求外放,真宗猶豫不決。
又有人上奏抓到了一個經常偷偷摸摸出入王欽若府邸的道士,那道士說是去教王相通鬼神的法術的,並有王欽若的書信為證,真宗召來王欽若詢問,王欽若一口咬定沒有這回事,真宗甚是惱火,罷去了王欽若的宰相之位並貶去了杭州,寇準便又被起複為相。
一日,大夥在一起看戲,按順序太子之位在宰相之上,小大人趙禎請求將宰相的座位排到自己的前麵,宰相寇準感激涕淋,連稱儲君之重不可違背禮製,趙禎堅持再三請讓,寇準不得不應允。
參知政事李迪讚道“太子一舉一動都有禮可循,不輕率發言,就連看戲的時候也不輕易發笑”,真宗答到“在內廷也是一樣,從不亂說話”,寇準立馬送上馬屁“太子天賦仁德,嚴己寬人,實乃國家之幸啊”,從此寇準一夥對太子是推崇備至。
趙禎10歲時,真宗開始生病了,一天好一天壞的,時而清醒時而糊塗,一連認命了三個樞密使,搞得百官不知所措,皇後日漸攬得政權。
寇準行事雷厲風行,說話刻毒毫不留情,將丁謂和曹利用得罪的幹幹淨淨,同時也開始向皇後發難,彈劾皇後族人在當地胡作非為,遺禍百姓。
巧合的是,一心攀附權貴的錢惟演打算將自己的妹妹改嫁給丁謂,而他的妹妹好巧不巧的正是皇後前夫的妻子。
這事讓真宗很是尷尬,怎麽處置都不好,同時也讓真宗疑心大發,說皇後縱容親族吧,她卻連自己前夫的女人也保不住,說沒有這回事吧,可寇準的為人也不屑胡亂栽贓,礙於自己和皇後顏麵也就不了了之了。
皇後曾見識過帽妖案的威力,知道自己麵對勢力的強大,而寇準剛好將丁謂一夥送到了自己一邊,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頭啊。
真宗有時候病重就會跟身邊的人討論後事,透露出讓太子監國的想法,內侍周懷政和寇準比較親密,便將此事告訴了寇準,寇準低估了重病時真宗的糊塗和疑心,覺得時機已到,便向真宗進言“太子眾望所歸,望官家以社稷為重,傳位於太子以保大宋萬世之基,丁謂這些奸佞小人不可輔佐少主,請為太子另選輔佐之才”,然真宗就這樣答應了。
寇準立馬讓楊億秘密的草擬聖旨,並承諾讓他取代丁謂。皇宮大內是秘密最多的地方,同時也是最守不住秘密的地方,皇後和丁謂等知道此事後,都驚懼不已,立馬向真宗進言“寇準這是大逆不道,至官家於何地啊”,然後健忘的真宗說“我不記得有此事啊”,隨後就將寇準罷為了太子太傅。
隨著丁謂一夥勢力日漸鞏固,真宗打算讓李迪來擔任宰相,看的明白的李迪一再推辭,然後10歲的趙禎就出來說到“官家用我的賓客擔任宰相,我謝謝爹了”,真宗對李迪說道“你還能推辭麽”,就這樣李迪被推上了宰相的位置。
李迪也反感皇後幹政,加上真宗對寇準還是非常的信任,皇後和丁謂一夥開始謀劃如何分掉李迪的相權並將寇準送出京都。
又一次的好巧不巧,自寇準事敗後,周懷政便失去了真宗的信任,還要受到丁謂一夥的打壓,整天提心掉膽,怕到極處便起膽,打算陰謀除去丁謂一夥,廢掉皇後,護太子上位,尊真宗為太上皇,起複寇準為宰相。
可惜有幾個膽小的,事到臨頭倒打一耙,全都入投羅網。寇準和太子被卷入了風波,寇準被貶去了雷州,而太子也遭遇了危機,直到李迪勸諫“官家就這麽一個兒子,您真要如此麽”,真宗才釋然,但李迪也難辭其咎,自請外放,而丁謂一夥勢大根深,難於動搖,從此天才丁謂坐上了宰相之位。
遠在河南府的王欽若可謂是看了好一場狗咬狗的大戲,看到朝中丁謂一黨勢大,自己一直和丁謂的交情還不錯,太子年幼,皇後缺乏助力,而自己曾對皇後也有恩,便自以為東山再起的機會來了。
便趁機上表自己生病了需要到京都就醫。丁謂看到奏表後就陰了他一下,未將奏表上奏,並讓人給王欽若回到“官家時常提到你,甚是想念呢,你直接來吧,官家不會責怪你的”。
王欽若信以為真,急急忙忙地跑到京都,立馬被澆了個透心涼,被彈劾擅離職守,沒有一點人臣的樣子,就這樣又被灰溜溜地掃出了京都。
趙禎經曆過這一係列事後,愈發沉穩,知道大限將至的真宗將他招到跟前,想聽他讀一讀《春秋》,年幼的趙禎不知是否理解這其中的深意。
其後,真宗逝世,留下遺詔“皇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後為皇太後,淑妃楊氏為皇太妃”。
自此,小太子成為了小官家,將要和大娘娘一起相依為命啦。
Ps:《清平樂》劇情發展的背景,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