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魁 第三章 橫山子

來源: 望沙 2020-04-30 06:29:0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324 bytes)

玉魁 第三章 橫山子

崇寧縣的西麵二十餘裏,有山有水的丘陵地帶叫橫山,當地人都叫它橫山子,古時候舊的《崇寧誌》,說這裏是諸葛亮鍛造兵器,操練士卒之所。橫山第長5公裏,寬1公裏,海拔630米左右,是郫縣和崇寧縣境內唯一的淺丘,山前是綠水清瑩,迂回曲折的徐堰河,山後是水質清澈充沛的柏條河。


橫山子是名震川西的儒釋道文化的豐厚積澱,還有30多處自隋唐五代的的古窯址,以及由橫山頭、橫山腹、橫山尾三座平樂寺組成古柏森森,莊嚴肅穆“古平樂寺”。平樂寺一直是川西壩子上的一座大寺廟,川西地區各寺廟的僧侶出外雲遊,都會到這裏領取度牒。明末戰亂,平樂寺被毀,而後又幾經興廢。


在準備上私塾之前的中元祭,一個不陰不陽的早上,楊永清推著獨輪車,隻帶著楊仁玉一個人徒步去橫山子掃墓,說是祭奠先人,他們沿著暗流濤濤的柏條河邊的鄉村小道徐徐而上,楊仁玉長這麽大是第一次跟著父親去掃墓,以前說是橫山子太遠,他們兄弟都太小了所以沒有讓他們參加祭奠。 楊仁玉跟著父親走了很遠的路,似乎是生出來後第一次遠行,早上天不亮就出發,走了一個快上午,腳上的草鞋已經爛的不能再穿了,他不得不脫下來別在腰上準備拿回去讓五弟修補,5弟的手非常的巧,什麽編織竹藝雕刻一看就會,一做就成。 楊仁玉打著光腳低頭跟著父親,父親的獨輪車上是祭奠用的用品和紙錢類東西,還有一些貨物是順帶幫別人送的。


要去祭奠誰呢,楊仁玉腦子裏想不起來,有什麽人他沒有見識過就去世的呢?凡是他出生以來認識的現在都活得好好的。到了橫山子山下的一家茶館,楊永清讓兒子在外麵看著車,然後大步走進去,不一會,茶館裏有人跟出來把車上的貨物搬走了, 然後一個50多歲宗師氣度的袍哥堂口老大和楊永清,比劃著袍哥手勢,表示再會,謝謝, 同時他下麵的夥計也端了碗水和吃的給楊仁玉。


送完貨物,楊永清心疼楊玉仁走的路太長了,讓楊仁玉坐在獨輪車上,推著他往橫山子香火旺盛的平樂寺反方向的山凹裏走去,走了不到20分鍾,來到了一些墳包處,雜草重生,蚊蟲亂飛,有的墳墓有墓碑,有的沒有,楊永清叫楊仁玉下車,然後在最大的一處墳包前,收拾了一下墳前的雜草,騰出一塊地,擺上了香燭,水果,點了香火,先讓楊仁玉對住祖宗三磕頭,而楊永清自己拿出幾十個寫著名字的竹製排位,放在大墳包的兩側,恭恭敬敬的給每一位排位倒酒,磕頭跪拜,嘴裏念叨“各位大哥,兄弟,,,,,,,,,”。


楊玉仁還沒有念書,排位上寫的名字不太認識,但是最大墳包墓碑上的楊字他認識,和父親的姓一樣,於是他理所當然的認為是自己祖先的墓地,但是他真的搞不清,為什麽父親拜祭那麽多排位,最近祖上有那麽多逝去的親人?心想怪不得,自己家裏沒什麽七大姑八大姨的親戚,僅除了舅舅一個, 原來都死了, 那麽他們是何時又都是怎麽死的呢?

仁玉正看著父親祭拜的時候,山腳下陸陸續續的有上了幾對人馬,都是穿著布衣短褂頭裹著汗巾的壯年男子,為首的幾個見了楊永清都是雙手在胸前交叉做了袍哥的拜禮,同時說到“二爺好”,楊永清也及時一一的回了禮,永興鎮以前的火龍堂的袍哥老大義字旗刀疤臉的李飛龍在背篼裏端出一個關帝爺的牌位,在下麵懸掛亡牌,紅底黑字寫的“慎終追遠”,楊永清恭恭敬敬的吧關公的排位放在了墓地最高的位置,,大家一起點神燈,焚香燭,獻祭品,燒紙錢,儀式簡單而隆重。


在這沉默的中元祭,兩路口的金玉堂的老堂主,義子旗尹老根念了中元祭令:


嗚呼百川,壯年夭亡!天欲亡其人,必先亡其誌。想當年,大哥叱詫風雲,手下袍哥萬千;看今朝,大哥落難江湖,眾親四散而逃。袍哥之義,國恨家仇;袍哥之恩,當為川民。可惜大哥生不逢時,可惜大哥時不利兮。大哥雖去,蜀中仍不太平;大哥雖去,人心仍然思痛。我輩20年追隨戰鬥,換來是宋江招安之殤,青天白日,忠義幻海沙丘。如果大哥早知招安也有死期,滅門之初為何不去自立山頭,梁山好漢俠肝義膽,逢時運也可大展宏圖。


尹老根禮畢,刀疤臉的李飛龍手裏端著一碗酒,接著唱令:

 男子漢大丈夫,砍頭不過碗大的疤。想當年跟隨大哥參加保路運動,殺的清軍棄甲投降,想當年萬眾一心,崇寧獨立,成都獨立,大哥何等風光!人生一世,不過如此!光宗耀祖,恩澤故鄉。隻可歎,投身岩下銅鳥居,殺身成仁大丈夫,欲扳仙桂入蟾宮,可歎天門不任君


   憶惜大哥!我輩跟隨無怨無悔,聽的大哥話,留的青山在,如今袍哥忠義成豬狗, 鼠輩猖狂苦眾生。哪條路上來,哪條路上歸。殊途同歸,名利皆空。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冥冥滅滅,魂已西飛。大哥去後,望川都重見天日;大哥去後,盼川都重見笑顏。


一堆人的肅穆敬仰,震撼了楊仁玉,他聽的清清楚楚,知道了他們是一群好漢,就和梁山好漢一樣。楊永清告訴楊仁玉,袍哥堂口最重視的儀式除了開山堂和鎮山堂外,就是這個中元祭,因為他們這些人基本都脫離了以前的堂口組織,所以才聚集在逝去的老大墓前。 他們以前都是崇寧漢流自治會同盟會的人,暗中還保持著聯係和鬆散的組織關係,主要用於會員之間的在這亂世的社會互相救助。

所有跟帖: 

細膩,有大家風範 -楊別青- 給 楊別青 發送悄悄話 楊別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30/2020 postreply 08:54:16

謝謝鼓勵 -望沙- 給 望沙 發送悄悄話 望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30/2020 postreply 11:11:0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