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習

象牙塔裏的小不點

第三集 政治學習

   我們係每周二下午政治學習,先開全係大會,係主任係領導挨個講話,傳達各種精神。

每每這時我就看到有人打嗑睡,也有人聊天,唯一讓大家都興奮的是安排哪天全係教職人員登山,登上去每人發二十塊錢,或者就是會上宣布過節,將發人均獎金幾百塊,這時底下有感到高興的,也有嫌錢太少了的,還有心裏計劃怎麽花的。

我在校的這三年裏,前階段獎金是人均相等,後來是分教授,副教授,講師,助教,工人不等,每級減五十元。第一次宣布這項政策的時候,正好一位女工坐在我旁邊,平時極少聽她發言,那天她對我耳語,這是把窮人的錢砍了貼補富人呀!

這位女工家裏我去過一次,夫妻都參加工作十多年了,家裏極其簡樸,唯有一台鋼琴讓我跌破眼鏡,她輕輕地述說著省吃檢用和望女成鳳的夢,讓我久久不能忘記。

大會完了是教研室小會,小會場以一長條桌為中心,分三四圈圍坐。內圈博導教授領導高談闊論,其次副教授加以評論,講師博士研究生偶而插嘴,外圈小不點助教,工人編製人員鴉雀無聲,我第一次懂了什麽叫論資排輩。

在這裏我首次吃驚地聽到好人不長命的論調,來自我極景仰的教授。不久我了解到這位教授不幸的家事。 在我讀高一的時候,我聽說同年級一班某某同學得了腦瘤,化療後身體變化,最後不治而亡。不曾想七年後,我第一位助教的教授竟然是她的父親。我不知道他得知我是他女兒的同學後又是什麽感受,更不幸的是這位教授的夫人本是人大代表,眼科醫生也曾患乳腺癌,經過長期治療保住了性命。

該教授的家庭本是恩愛夫妻,郎才女貌,一對女兒聰明伶俐,居住在省城的方便繁華市區。誰曾想到正值這位教授上升階段,家中連續不幸,以至影響了他的發展,以他的品貌能力本該成為博導而不果。

誰能講得清楚原因呢?也許市區的空氣不如江南大學幹淨新鮮,可是那裏也生活著大量人口。

誰能抗得過命運呢?

小時候的教育所謂的好人或者壞人,該怎樣區分呢?讀《聖經》人有原罪,哪有絕對的好壞人之分?公開透明的製度下,人更多表現出善,暗箱操作的製度下,人更多表現出惡與冷漠。製度造就人,製度改變人。

(故事發生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