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印象(隨筆)

本文內容已被 [ 老幺六六 ] 在 2020-02-04 12:18:21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是一個沉溺於夢幻般追求的文學青年。有那麽幾年天天讀小說,那時湖北的作家方方和池莉是文壇上嶄露頭角的兩個新秀,後來成為新寫實派的代表。那時候池莉好像名聲更大一點,她的作品多描寫武漢市民的平凡生活,世井氣息很濃厚,來龍去脈都是人們非常熟悉的日常故事,其中《來來往往》、《生活秀》等被拍成電視劇,受眾麵很廣。於我更喜歡追方方的作品,她的代表作《風景》、《祖父在父親心中》、《萬箭穿心》等都讓我愛不釋手。很多年前,我和一位文學朋友談及感受,竊認為方方的作品更有深度。她對人性的剖析通常是不動聲色,就像一位醫德高尚醫術高明的外科醫生,給病人做手術那樣冷峻又暖心……

   “燦爛之極歸於平淡。”我想這是對方方作品最貼切的評價了。如果把作品比喻為一個人,方方的作品絕對不屬於見麵熟那種,但是,當你細細地品味,會發現其中的實在和深沉,池莉的作品,屬於那種家喻戶曉的小家碧玉型,而方方的可謂深閨謀略的大家閨秀,她的力作很有可能成為傳世之作。池莉的作品韻味十足且奪目,就像家裏的一張漂亮的台布,親友脖子上的一條豔麗的圍巾,或像一首纏纏綿綿的抒情歌曲,你可以從中體味親情友情間的磕磕絆絆,枝葉藤蔓,讓個人得到一定程度的宣泄和慰籍。方方的作品則像故宮的那道滄桑而牢固的回音壁,像跨越時空的黑魆魆的隧道,你可以從一塊磚和一條石的紋路裏、從主流回聲中找到曆史與自然的痕跡,體味人類的悲歡離合,撫摸社會的經緯,感受當下的氣溫。讀池莉的小說就像坐在春日的小河邊欣賞一道觸手可及的風景,讀方方的小說,你會覺得是坐在無垠的沙灘上感受壯觀的海景,細細地聆聽在那一望無際的默默無言的大海深處,醞釀著的風暴與浪潮。

   幾年前,我聽說方方的長篇小說《軟埋》獲得了路遙文學獎,於是便上圖書網購買,結果得知此書已經“下架”。但我仍不甘心,遂在網上搜索有聲小說,居然還搜到了。朗誦者是一名女士,一聽就是非專業人士,但我卻對這位頂著浪尖上的朗誦者心生敬佩。一連好幾天,我一鼓作氣連續收聽,聽得心潮起伏,欲罷不能。末了,掩麵沉思。

  《軟埋》這部以土改為曆史背景的鏗鏘之作,講述的是主人公癡呆的老婦人丁子桃 (原名黛雲),在1950年代土改時期,娘家人被殺、婆家全家集體自殺且被“軟埋”(即不入棺槨直接被泥土埋葬)的故事。其曆史跨度之大,而寫作框架,邏輯構思,人物遭遇和個性特征的設定與描述,都十分令人信服。作者在陳舊的曆史事件中發掘出鮮為人知的素材,不緊不慢,娓娓道來。讀罷,我在扼腕歎息的同時,深為作者的用心良苦而感動。是的,一個民族,隻有知道來路,才懂得歸途。如此才有希望。

  方方在回應左派對《軟埋》的圍攻時說:“文學是人學,我的小說關注是的在這些曆史進程中受到衝撞而被改變命運的人。社會事件隻是人物的背景而已 ……社會精英應該對這件事有所記錄。一個社會的重要事件,不能讓時光軟埋掉,我們需要記錄下來……記錄的目的是可以以史為鑒,為後來的社會進步提供文本參照。”

   這部小說雖然遭到左派的圍攻,但依然得到眾多讀者的青睞,並且曾獲得路遙文學獎,可見中國文壇乃至中國社會的良心未泯。

 方方的良心近日又在武漢肺炎的突發事件中凸顯。

  上周,微信裏有同學轉發方方的一篇隨筆,我看了一部分(大意是陳述她在武漢肺炎爆發以後看到的事實,抨擊官方的失誤等等),然後準備忙完手頭的事情接著看,可是誰知僅僅一小會兒就水過三秋了。

 前天,同學又轉發了一篇方方的微博。出於前車之鑒,我看完後趕緊複製下來,果然,昨天早上準備轉給朋友,發現又被和諧了。幸好保存了原文。

  其實,這是一篇很普通的隨筆,看起來就像一則日記。文章的開頭慶幸某同事的疑似肺炎病症被排除了,接著歎息熟人中又有人死去,然後再次質疑為官不仁的人:“迄今為止,尚未見有一個自責和道歉的人,卻隻有無數推諉的說法。“同時,她冷靜而犀利地嘲諷那些拿眾多死者墊背的馬屁精,在武漢都這樣了,全國都這樣了的情況下,還用“完勝“之詞唱頌歌,讓人何等的無語。她叱問道:“完在何處?勝在何處?”最後,她語重心長地說:“我雖然不是湖北作家協會主席,但我還是個作家。我非常想提醒一下我的湖北同行,以後你們多半會被要求寫頌文頌詩,但請你們在下筆時,思考幾秒,你們想要歌頌的對象應該是誰。如果要諂媚,也請守個度。我雖然人老了,但我批評的氣力從來不老。”

  我將方方這篇文章轉給一位作家朋友,他說,好多群都轉了。接著他又發給我一張拍有方方微博內容的圖片,同樣是在陳述她在武漢疫區的所見所聞,憂心忡忡地推薦有益於拯救武漢的建議。

   如今困在武昌的方方,每一天都在用手中的筆陳述事實,發表建設性的意見,抨擊違背百姓利益的官僚們。

   這就是寧方不圓的方方。她讓我想起上世紀80年代,年事已高的冰心先生——令人欽佩的帶刺的玫瑰——為中國教育鼓與呼的那種大無畏的氣概,也讓我想起季羨林先生的一段話:“我覺得,一個作家最重要的品質是愛祖國、愛人民、愛人類。在這三愛的基礎上,那些皇皇巨著才能有益於人,無愧於己。”

  我沒有見過方方,隻是在她的作品中認識了她。在武漢封城的非常日子裏,我祝願方方身體無恙,期待她有更好的作品問世。

 

                                                                                                                                2020年2月3日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