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五十歲生日 - 以色列 (二)

先分享網上找來的中文以色列聖經地圖,方便大家看我們“跟隨耶穌腳蹤行”走的路線,對以色列的聖經地理有個基本的概念。

我們“跟隨耶穌腳蹤行”的導遊是一位以色列軍人,為了安全,不允許團員給他拍照。以色列是真正的全民皆兵國家,導遊他家兄妹三人,他是陸軍,妹妹和弟弟都是開戰鬥機的。以色列900多萬人口中有大約130萬的阿拉伯穆斯林,他們的公民權和猶太人的唯一區別是,猶太人必須服兵役,他們是義務兵役製。

導遊的英語很棒。從導遊那裏才知道,以色列的官方語言有三種:希伯來語,阿拉伯語,及英文。

導遊帶我們離開特拉維夫,開始了跟隨耶穌腳蹤行的朝聖。

古城雅法(Jaffa)也是《聖經》新舊約中出現過很多次的約帕(Joppa, Union -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它可能是世界現存的最老港口,它最早的居民可追溯到公元前7000年。

在舊約聖經中,所羅門王建聖殿的黎巴嫩的香柏樹就是從這裏運上岸的。早先知約拿為躲避上帝的差派去尼尼微,就是從這裏搭船出逃的。最後,他還是逃不出上帝的手,被大魚吞進肚子三天三夜才學乖的。

在新約聖經中,使徒彼得曾在這裏讓女使徒多加從死裏複活。他也是在這裏看見自己天上降下的異象,並聽到有聲音對他說“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

Jaffa的St.Peter.s Church就是為紀念使徒彼得而建。這座教堂每天開放,有英語,西班牙語,希伯來語及波蘭語的彌撒。

順便說一下,以色列人口中隻有2%的基督徒(包括天主教,新教,埃及教會,東正教)。在以色列這樣一個幾乎是單一猶太教(76%的人口)的國家中,幾千年來,基督教能夠生存,發展及自由敬拜,實在是上帝的保護和恩典。

該撒利亞(Caesarea),羅馬統治時期猶大的首府所在地,她也是初代教會的中心。聖經【使徒行傳】中紀錄的場景就在這裏。我站在這裏,保羅在非斯都(Festus)麵前受審,在亞基帕王(King Agruppa)麵前為信仰辯論不再是一個故事,而是活靈活現地從《聖經》裏跳出來此時此刻。

站在這個古羅馬劇院底下,就是在這裏,亞基帕王曾對保羅說““Do you think that in such a short time you can persuade me to be a Christian"? 經過兩千年,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保羅的回答是那麽堅定和充滿愛:"Short time or long - I pray God that not only you but all who are listening to me today may become what I am"。 保羅也是從這裏去的羅馬,開始他的歐洲宣教之旅的。

隨著去以色列朝聖進入倒計時,我就一直在想上帝和以色列整個民族,以及上帝每個人的關係。我越來越相信,信仰不是一個群體活動,而是個體自己和上帝之間的約。就像今天我在這裏,上帝讓我看到的是所羅門王,約拿,多加,彼得,保羅,是每一個非常具體的人,是每一個人在他/她和上帝的約裏走過的一生。我更相信,他們每個人都非常清楚自己的天命,而且是在五十歲以前就全清楚了。

迦密山(Mount Carmel ),世界文化遺產。在這裏,先知以利亞召集以色列眾人,觀戰耶和華神和巴力的對決。先知以利亞和450位巴力先知各獻一隻牛犢在祭壇上,不點火,然後,他們各自求自己的神從天上降火,降下火來的就是真神。

(在迦密山教堂裏,導遊請同團的一位美國姐妹為我們讀聖經【列王記上】以利亞迎戰450位巴力先知的的記載)

450位巴力先知不但大聲苦求巴力,還用刀自殘直到渾身流血,結果火沒降下。輪到以利亞,他說“亞伯拉罕,以撒,以色列的神,耶和華啊,求你今日使人知道你是以色列的神,也知道我是你的仆人。。。。。。求你應允我,應允我!。。。。。。”,《聖經》說“於是,耶和華降下火,燒盡燔祭,木柴,石頭,塵土,又燒幹溝裏的水”。以色列民眾看見就俯伏在地說“耶和華是神!”。

哈米吉多頓 (Megiddo /Armageddon),【啟示錄】中描述的神降“七碗之災”的地方。

那天我站在這世界大戰的最終戰場,突然對末世有了一點點感受。原來,舊約中列王們曾多次聚集相殺的哈米吉多頓 ,末日,世上的眾王還會在此聚集,上帝要在這裏要降下“七碗之災”,徹底毀滅惡。

《聖經》說,隱秘的事屬於耶和華。末日對我來說絕對屬於我不明白的隱秘的事。我心存站敬畏地站在這世界大戰的最後戰場,禱告:上帝啊,求你教我數算自己前麵不多的日子,得到智慧的心。

以色列真是一本活的打開的《聖經》,聖經中的每個人和事都在這裏立體地活過。一天下來,我感覺嚴重的腦缺氧,自己信耶穌二十多年,《聖經》不但讀的不夠,而且讀的不透。

——未完待續——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