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女王情史記(上)-伊麗莎白一世為何選擇終生不嫁(7)

來源: 南澗采萍 2019-03-01 13:41:4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8977 bytes)
一代天驕女王之練成篇:英格蘭-西班牙之爭

1.角逐荷蘭

伊麗莎白從1558年25歲登基,到1578年,經過20年的苦心經營,漸漸在國內坐穩了江山,在歐洲也樹立了自己的威望。與其父王亨利八世不同,伊麗莎白一貫避免用勞民傷財的大規模出兵方式解決國際衝突,而是傾向於采用低調的軍事介入和經濟援助來支持英格蘭的歐洲新教盟友。

在英法關係上,伊麗莎白更是扮演了一個兩麵派角色,尤其是在聖巴塞洛繆大屠殺之後,伊麗莎白暗地裏向雨格諾教派的波旁家的亨利送去資金和武裝,但表麵上仍然與瓦盧瓦王朝的亨利三世和王太後凱瑟琳•美第奇維持和平。在荷蘭問題上,伊麗莎白的態度則相對比較明朗。

1576年西班牙方麵派菲利普二世的同父異母弟弟唐•胡安(Done John of Astria,神聖羅馬皇帝查爾斯五世的私生子)赴荷蘭大規模鎮壓叛軍。以奧蘭治親王(Prince of Orange)為首的荷蘭新教貴族們以荷蘭君主權為交換條件請求伊麗莎白提供資金和武裝支持。伊麗莎白謝絕了荷蘭君主權 【伊麗莎白一世大概是曆史上僅有的一位謝絕送上門他國君主權的君主,大概是她明白貪多嚼不爛的道理。】,但同意英格蘭-荷蘭結盟。

伊麗莎白先後以貸款方式為荷蘭新教叛軍提供了十二萬英鎊的財力支持【筆者不是學財務的,不知道那時的十二萬英鎊換算成今天的貨幣加之幾何】,並於1577年12月與奧蘭治親王正式結盟。但1578年唐•胡安在荷蘭大舉擊敗新教叛軍,1583年心甘情願為伊麗莎白在荷蘭赴湯蹈火的阿朗鬆又大敗於安特衛普,於1584年6月病逝於巴黎。1584年7月10日,在天主教派策劃的多次暗殺計劃失敗之後,荷蘭新教領袖奧蘭治親王沉默者威廉(William the Silent, Prince of Orange)終於在自己的王宮裏被西班牙雇傭的火槍手開槍擊中胸膛,成為曆史上第一個短槍刺殺受害者。

僅僅兩個月時間,伊麗莎白便先後失去了兩位國際盟友。而且一個刺客可以堂而皇之地進入別國君主的宮殿並在大堂的階梯上若無其事地等著目標用完午膳再開槍,這是以前從未發生過的,因此在歐洲各國君主中間引發恐慌,也讓伊麗莎白不得不為自己的安全擔心。很明顯她自己就是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的下一個刺殺目標。英格蘭沿海各地立即加強了戒嚴,所有登岸的外國人全部接受搜身檢查。奧蘭治親王的暗殺事件,也是促成伊麗莎白簽署蘇格蘭女王瑪麗死刑令的原因之一。而蘇格蘭瑪麗女王的處死,又反過來激怒了羅馬教廷和西班牙國王。英格蘭和西班牙兩國之間的關係就在這一個連環套接著另一個連環套中日漸惡化。

就在荷蘭新教反叛運動前景一片晦暗之際,伊麗莎白欽點她最信任的英格蘭將領萊斯特伯爵、自己的少年情人羅伯特•達德利領軍七千前往荷蘭助陣。為此,伊麗莎白被荷蘭新教冠以“荷蘭的保護者”稱號。【無獨有偶,二十世紀的二戰期間,荷蘭被希特勒占領,也是英格蘭軍隊將她解放,當然也不能忘了美國軍隊對整個歐洲的支持與奉獻。】
1589年,伊麗莎白又派兵赴法國增援波旁家的亨利領導的雨格諾派抵抗天主教基斯公爵,為亨利四世的王權角逐助了一臂之力。

但是在愛爾蘭問題上,伊麗莎白卻沒有這麽幸運。伊麗莎白在愛爾蘭推行新教改革的舉措遭到當地貴族和平民的一致反對,愛爾蘭在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的支持下頻頻造反。
但英-西之間的霸權競爭與利益衝突不僅僅局限在歐洲,這場爭霸戰早已在十幾年前就延伸到了南北美洲新大陸。

2.爭霸美洲新大陸

繼歐洲航海先祖們在十五世紀末“發現”非洲和美洲大陸之後,歐洲列強的海上爭霸就開始從地中海進入了大西洋,其中的五巨頭分別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法國和英格蘭。這場爭霸徹底推翻了此前的歐洲與中東、遠東之間的遊戲規則,即從通商、傳教、文化傳播改成了直接占領、大量殖民與文化征服。隨著亞洲國家的崛起,歐亞大陸之間的陸上商路逐漸關閉,精力過剩的歐洲貴族們將目光投向了大西洋。
 
而此時歐洲的造船、槍炮、地圖和導航技術也已大幅度改進,加上歐洲從來就不缺冒險家,葡萄牙的克裏斯多弗•哥倫布就是第一個這樣勇於“下海”的人。在他“發現”了美洲“新”大陸之後,西班牙夫妻君主斐迪南二世和伊莎貝拉一世(菲利普二世的外祖父母)與葡萄牙的約翰二世在西班牙籍教皇亞曆山大六世的仲裁下於1493年簽署協議,在大西洋劃了一道看不見的分割線:佛得角群島(Cape Verde Islands)以西100海裏從南極到北極。規定這道分割線以西所有已發現或將被發現的非基督教陸地全歸西班牙,以東的非基督教陸地全歸葡萄牙;但雙方誰也不許侵占已經屬於基督教君主管轄的土地。葡萄牙國王約翰二世感覺自己吃虧了,所以次年(1494年)雙方協議將這條無形的分割線往西移動170海裏,移到佛得角群島以西370海裏(1185英裏)處【格林威治約以西46°30′】,使得葡萄牙可以在1500年經巴西往南美洲內陸殖民。1506年教皇朱利亞斯二世最終以教皇詔書的方式確認了這個修改。
 
西班牙葡萄牙協議、教皇批準的兩次世界版圖分割線

可大西洋沿岸的其他歐洲國家當然誰也不承認這個協議,即便有教皇詔書。於是一場海上爭霸戰開始了。英格蘭當然不會袖手旁觀,在榮耀女王伊麗莎白的直接幹預和鼓勵下,一批探險家為了女王更是為了自己迫不及待地躍躍欲試。

鑒於葡萄牙缺乏足夠的財力打造艦隊和商船,他們很快就在浩淼的印度洋和大西洋失去了控製權,法國正陷於宗教內戰,而荷蘭正忙於推翻西班牙統治,最後落下西班牙和英格蘭成為海上爭霸戰的主要競爭對手。

3. 時勢造英雄

舞台已經搭好,就等著伊麗莎白的幾位英雄上場了。這位幾位英雄中最閃亮的那位名叫弗朗西斯•德瑞克(Francis Drake)。
 
弗朗西斯•德瑞克爵士
 
德瑞克大約於1540年前後出生於英格蘭南方沿海與法國隔海相望的德文郡,他的父親是一名堅定的新教改革派教士,後在英格蘭海軍任隨軍牧師。德瑞克有個表兄名叫約翰•霍金斯(John Hawkins),官拜海軍上將兼皇家海軍總司庫,但他也有自己的私人武裝艦隊,除了為伊麗莎白巡洋之外,暗地裏也在加勒比海一帶當海盜襲擊西班牙的武裝商船並往返非洲和新大陸之間幹些買賣黑奴的勾當,外帶為伊麗莎白的間諜頭子沃辛漢搜集情報。從1562到1569年短短七年時間,他在英格蘭和加勒比海之間往返三次,不僅發了財,還深得伊麗莎白的寵信。

在這樣的家庭背景下,德瑞克很小年紀就加入了家族事業,1567年27歲的德瑞克跟隨霍金斯上將在加勒比海做海盜,但在與西班牙艦隊衝突過程中,英方三艘軍艦中的兩艘被西班牙武裝艦艇擊沉。從那一刻起,天主教西班牙就成了德瑞克的終身死敵,而在西班牙國王和海軍眼裏,德瑞克無非就是一個海盜!德瑞克也沒讓西班牙人失望,作為一名剛入伍的英格蘭海軍軍官,他將騷擾和破壞西班牙在美洲的領地作為自己軍人的天職,1572-73年,他開始攻打西班牙在巴拿馬的殖民地,並攻克了農布雷徳迪奧斯(Nombre de Dios,意為“上帝之名”)。從這裏德瑞克棄船登陸,徒步探險巴拿馬地峽(Isthmus of Panama)。在他爬到一棵大樹上向西眺望時,看到了一片汪洋,因此成為第一個看到太平洋的英國人。

德瑞克在巴拿馬陸地也沒忘繼續襲擊西班牙商隊,當他帶著掠來的大量金銀財寶、珍稀香料加上他在海上及殖民地搶來的西班牙財富回到英格蘭時,德瑞克成了英格蘭名噪一時的大英雄。

1577年,德瑞克再次遠航南美,並計劃進入南太平洋探險。啟程前,伊麗莎白在宮中秘密召見了他,女王陛下俯身對德瑞克說:"朕一直受到西班牙國王菲利普的輕視。希望愛卿此行可以在海上為朕挽回一些麵子。"

這話等於是授予德瑞克皇家許可證去海上攻擊和掠奪西班牙武裝商船。意氣風發的德瑞克將自己的武裝商船鵜鶘號(The Pelican)改名為金尾號(Golden Hind),於1577年離開多佛。到達南美後,他成為第一個成功穿越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的英格蘭人,然後從美洲大陸的西海岸一路北上,沿途掠奪西班牙武裝商船和西班牙殖民地。這裏要說明的是,英格蘭和西班牙的這些商船同樣都是武裝到牙齒的武裝商船,雙方拚的是誰膽子更大。

之後德瑞克在今天的三藩市附近拋錨登岸,將他腳下的這片土地命名為新阿爾比恩(New Albion,Albion 是不列顛島已知的最早名字,從取義於多佛海邊白岩。),並宣布它屬於伊麗莎白女王。然後調轉船頭一直向西闖過太平洋和印度洋,繞過好望角。重返大西洋。

1580年9月26日,金尾號滿載各種奇珍異寶和異域香料,駛進英格蘭普利茅斯港口,德瑞克也因此成為英格蘭第一、繼葡萄牙斐迪南•麥哲倫(Ferdinand Magellan)之後第二個完成環球之旅的航海家。
 
德瑞克爵士的環球航行

伊麗莎白女王對德瑞克的表現十分滿意,暗喜德瑞克給菲利普二世帶來的羞辱,她於1581年4月4日親臨停靠在泰晤士倫敦西南段的金尾號,加封德瑞克為弗朗西斯爵士。西班牙大使聽聞後氣得差點暈過去,他的主子菲利普二世的惱羞成怒更是可想而知了。
但伊麗莎白還沒完,1587年,德瑞克再次奉旨出海,堂而皇之地以女王的名義在佛得角群島、哥倫比亞、佛羅裏達、伊斯帕奧尼拉島(西班牙島,加勒比海區第二大島)一帶騷擾掠奪西班牙的海外領地。

雖然德瑞克同時代的英國詩人約翰•萊利(John Lyly)有這樣一句流芳後世的千古名言:情場戰場無君子(All Is Fair in Love and War.),伊麗莎白這樣的公開挑釁讓她的前姐夫和一度的追求者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忍無可忍。英格蘭在伊麗莎白的領導下,已經明擺著從一個不值一提的小小島國一躍成為菲利普二世和他所代表和保護的天主教羅馬教廷在歐洲乃至新世界最大的威脅。雙方之間在軍事、政治和殖民經濟上的激烈競爭,加之1587年2月在英格蘭坐了19年牢的被廢黜蘇格蘭女王瑪麗命喪斷頭台,導致英格蘭-西班牙雙邊關係緊張到一觸即發的地步。一場大戲 -伊麗莎白登基後所遇到的最大挑戰 - 就在眼前。

4. 西班牙無敵艦隊打上門來

菲利普長久以來一直暗中裝備著一隻史上最大的海軍艦隊,專為征服英格蘭而用的。1587年開春後,菲利普在西班牙的加的斯(Cadiz)和葡萄牙的裏斯本(Lisbon)集結戰艦的情報傳到伊麗莎白宮裏,伊麗莎白再次傳喚德瑞克爵士進宮,授予他軍權在普利茅斯海區集結一隻英軍艦隊,即刻開拔西班牙。德瑞克深知他的主子伊麗莎白女王陛下猶疑不定的性格,在接到授命後第一時間啟航,以免女王收回成命。果不其然,第二道詔書接踵而至,命德瑞克原地待命暫緩行動,但此時德瑞克早已出海了。德瑞克的英格蘭艦隊在加的斯港騷擾敵人兩個多月,到6月份擊沉了一大半集結愛這裏的西班牙軍艦。英格蘭史上將這場騷擾戲稱為“火燎西班牙國王的鬍子“(Singeing the King of Spain's Beard)。

在加的斯撒完野之後,德瑞克沿著葡萄牙海岸線北上710海裏到達西班牙的北部海港拉科魯尼亞(A Coruña),又將貯存在該港的軍需物資半數摧毀,因為他得到戰報說這裏存放了夠4萬人部隊吃一年的麵包和葡萄酒。作為這次出征的尾聲,德瑞克又繳獲了一艘滿載著各種戰利品從西印度返航的西班牙大帆船。

德瑞克的行動成功地將菲利普二世入侵英格蘭的計劃拖延了一整年,為伊麗莎白奪得了寶貴的備戰時間。但是,西班牙也不是平白無故地就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帝國的,僅1587年冬天,財大氣粗的菲利普二世就將德瑞克所造成的損失全部補上。1588年5月,一個由130艘西班牙戰艦組成的歐洲史上最大的海軍艦隊,由菲利普二世命名為“無敵艦隊“(El Armada Invincible),在麥丁那•西多尼亞公爵(Duke of Medina Sidonia)的指揮下離開了裏斯本。【菲利普二世1580年成為葡萄牙國王,因此有權掌控裏斯本港。】

菲利普的計劃是:從裏斯本北上進入英吉利海峽,在法國卡萊附近接上在法國卡萊與由菲利普二世在荷蘭的總督帕爾馬公爵(Duke of Parma)所指揮的一萬六千名西班牙士兵,然後攻克英格蘭海防後,有泰晤士河進攻倫敦。

但這場出征從一開始就不順利。
 
首先,西班牙61歲驍勇善戰的海軍上將桑塔科魯茲侯爵(Marquess of Santa Cruz)在二月份去世,菲利普二世在老侯爵逝世前三天就擬定了由相對缺乏海戰經驗的38歲的麥丁那•西多尼亞公爵來擔任出征英格蘭的總指揮。後人至今無法揣摩菲利普二世為何做此決定,特別是德瑞克爵士火燒加的斯港時,該公爵正是西班牙駐守加的斯的主帥。後人隻能推測菲利普二世看中的是這位公爵高貴的出身和堅定的天主教信仰。
 
其次,艦隊駛出塔霍河(River Tagus)入海後便遇到海上風暴艦隊方陣被打散,不得不返航。西多尼亞公爵向菲利普二世建議推遲出征。西班牙國王回複說:“朕已經將這次出征獻給了上帝。。。,成敗自有天定。但這次我們以上帝的名義發兵,所以我們不會失敗。請卿一往直前地去履行你的職責。”

於是1588年5月,無敵艦隊再次離港,西班牙各地教堂的鍾聲齊鳴,為天主教征討伊麗莎白領導下的“異教徒”國家助威。大約130艘軍艦,載著一共1萬9千名西班牙、意大利和葡萄牙士兵和8千名水手,外加600名駐艦教士(為此行禱告並兼救護員)。紀律規定士兵不許在艦上賭博,不許罵髒話,所有西班牙士兵出征前全部接受懺悔禮和聖餐,以堅定他們討伐異教徒的決心。艦隊軍旗上的拉丁語口號是“起來,上帝,為你的名複仇!”(Exsurge, Domine, et judicia causam tuam!)。艦隊出發後,菲利普二世每天做彌撒之前都要先跪地四小時,還拒絕使用跪墊!

伊麗莎白的英格蘭能否成功抵抗如此強大的入侵者?

下回分解。
(未完待續)
【圖片來自網絡公眾區域】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