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女王情史記(上)-伊麗莎白一世為何選擇終生不嫁(6)

來源: 南澗采萍 2019-02-25 14:42:1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7824 bytes)
5. 法國青蛙倆王子之二:阿朗鬆公爵弗朗西斯
 但伊麗莎白雖然是女流之輩,但她卻是都鐸王朝孩子中最具其祖父亨利七世和其父王亨利八世風範的都鐸君主,她時刻考慮的是如何在歐洲這個國際大舞台上發揮英格蘭的政治杠杆作用。她的原則很簡單,就是力求在法國和西班牙之間保持某種平衡,這也是她在軍事外交政策上常常表現出搖擺不定、經常做出一些看似前後矛盾決策的主要原因。

1568年初,西班牙統治下的荷蘭北部七省在奧蘭治親王沉默者威廉(William the Silent, Prince of Orange)的領導下通過武力擺脫了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的統治成立了荷蘭共和國,歐洲現代史上第一個成功擺脫奧匈帝國統治的共和國。就在英格蘭民眾為此歡欣鼓舞的時候,伊麗莎白卻開始暗中支持菲利普二世。

原因很簡單,西班牙與奧匈帝國因為其龐大的地盤上新教造反此起彼伏,致使菲利普二世的戰線拉得太長,長久的征戰導致西班牙國力耗損,使得法蘭西的勢力占據上風。這是伊麗莎白所不願意看到的。而且從內心來說,伊麗莎白一世是個堅定的王權主義者,在她看來,無論一個國家的宗教立場如何,其子民都不應該起兵反對君主的統治,畢竟王權的統治是神聖的,因為君主的登基都是上帝用油膏過的。在她眼裏,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是荷蘭當之無愧的君主,而奧蘭治親王是子民,不應該造反。

因此,在1578年夏天菲利普二世派駐荷蘭的西班牙軍隊因為欠士兵軍餉而發生嘩變,該年年底西班牙士兵威脅要撂挑子返回西班牙時,伊麗莎白秘密地借給荷蘭的西班牙總2萬英鎊,條件是八個月內如數還清。有了這筆款項發軍餉,第二年開春,駐紮荷蘭的西班牙士兵卷土重來,荷蘭新教叛軍向伊麗莎白求救,伊麗莎白不但坐視不理,反而繼續向西班牙駐軍提供資金幫助。所謂虎父無犬子,亨利八世就曾經揚言:隻有我支持的那一家才是贏家。

後來荷蘭北方七省聯盟的荷蘭共和國經過一百多年的苦戰,才將南方荷蘭(今日的比利時與盧森堡)攻克,最終於1714才徹底在全荷蘭掙脫西班牙的統治。這是後話。
南方荷蘭巨大的農牧業資源、紡織技術與產品以及以荷蘭東印度公司為基礎的皇家特許國際商務的巨大利潤,讓法國和西班牙雙方做夢都想把它據為己有,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法國勢力在比利時、盧森堡漸漸坐大,畢竟南方荷蘭與法國接壤。

1578年,在了解到法國對南方荷蘭的野心之後,已經45歲的伊麗莎白一世派使臣去往法國與法蘭西王太後再次提出聯姻談判。這一次談判遊戲中的男方就是這位比伊麗莎白小22歲的法國王子弗朗西斯,法王亨利二世與王太後凱瑟琳•美第奇最小的兒子。

弗朗西斯五歲時綬封埃弗勒公爵(Duke of Évreux),1560年,凱瑟琳王太後的老大弗朗西斯二世(蘇格蘭的瑪麗女王的丈夫)病逝,二哥查爾斯登基成為法王查爾斯九世,於1566年加封老三亨利為昂茹公爵(Duke of Anjou), 加封老四弗朗西斯為阿朗鬆公爵(Duke of Alençon)。為了方便敘述,我們以下就稱弗朗西斯為阿朗鬆。

弗朗西斯小時候是個好看的小王子,後來染天花,雖保住了性命,但臉上留下麻點,而且骨骼發育也受到影響。他身高不足五英尺,體質虛弱,而且有脊柱側彎。這些因素造成他自幼不愛戶外活動。在那個年代,一個不喜歡舞槍弄棒的貴族子弟在眾人眼裏基本上一個廢物,加之皇家的孩子都是由奶娘女教師養大的,所以他的母後也很少正眼看這個小兒子。
阿朗鬆公爵

那場天花雖然毀掉了阿朗鬆的外貌,但沒燒壞他的腦子。他明白自己在法蘭西撐死了也隻能做個公爵,而且這時候瓦盧瓦王朝的底氣早就不足了,法國雖然在歐洲各國中講起來還算得上是幅員遼闊、地大物博,但真正的財富都掌握在各省的地方公爵與門閥手中,加之國內宗教戰爭愈演愈烈,瓦盧瓦王朝已顯現出衰敗之氣。

但這些並不影響年輕的阿朗鬆想要在亂世中出人頭地的夢想,因此他與荷蘭的奧蘭治親王威廉成了好友,想借荷蘭這個戰場上向歐洲疑惑是向他的母後凱瑟琳證實自己的能力。但是,如果能夠入贅英格蘭,成為伊麗莎白的夫君,那他就是一國的君主了。那個年代,女君主招婿共治是家常便飯,他看不出伊麗莎白能與其他女君主有什麽不同之處。一旦攀上伊麗莎白這門親事,他至少可以和三哥亨利平起平坐,而且可以一勞永逸地甩開王兄和母後的控製。

阿朗鬆打小就不喜歡他三哥亨利,而亨利也從來不喜歡自己這個娘娘腔還總是惹事的小弟,給這個小弟起了個外號叫“小獼猴”。兩兄弟之間的矛盾在亨利登基之前就很明顯。
在1572年聖巴塞洛繆日大屠殺之後的次年,阿朗鬆被還是昂茹公爵的三哥亨利派去攻打雨格諾教派在拉羅歇爾(La Rochelle)的軍事要塞。大獲全勝之後,阿朗鬆向查爾斯九世和王太後申請要求去英格蘭拜訪伊麗莎白一世。鑒於此時英格蘭國內對法國天主教屠殺雨格諾教派仍耿耿於懷,阿朗鬆被警告不要輕舉妄動。

聖巴塞洛繆日大屠殺爆發時,阿朗鬆的二哥、法王查爾斯九世年僅22歲,他本人雖然是天主教徒,但並不像他的母後和三弟那樣狂熱。這場大屠殺以及法蘭斯國內的血雨腥風給這位少不經事的年輕君主造成巨大的精神壓力,查爾斯九世不斷責備自己,將這場血腥屠殺的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以至於陷入極度的抑鬱,到了1573年秋冬,他染上了肺結核,74年入春後開始咯血,竟漸漸沉屙不起了。1574年5月30日,他生命的最後一天,23歲的查爾斯九世將他21歲的妹夫、新教徒領袖、納瓦拉的亨利叫到床邊,擁抱了亨利,對他說:從今天起,你少了一個好兄弟。

1574年5月阿朗鬆的三哥亨利繼位成為法王亨利三世,但在二哥查爾斯九世臥病時,阿朗鬆就私下與姐夫納瓦拉的亨利密謀,想要合夥撬掉三哥亨利自己取而代之。因此,亨利三世上位後,為防患於未然,自然是將自己這個野心勃勃、一貫會找麻煩的小獼猴弟弟嚴密監視在王宮裏。

但阿朗鬆於1575年9月設法逃出巴黎並潛回自己的北方領地上,他迅速召集了一隻自己的大軍,扯起反對亨利三世的腐敗政府的大旗,並應允如果扶持他上位,他會一視同仁地保護天主教與新教。雙方僵持到1576年5月,阿朗鬆的新教大軍一直打到巴黎市郊。麵對阿朗鬆這樣咄咄逼人的氣勢,法王亨利三世和王太後被迫與他簽署了和平條約(史稱“蟠龍詔書”, Edict of Bealieu),確認阿朗鬆從自己的封地上的所有合法收入,除了原先的五省封地之外,另封昂茹、都蘭、貝裏(Anjou,, Touraine, Berry)三省公爵,並保證他所有封地上的教會權利與尊嚴。但作為條件,亨利三世堅持阿朗鬆必須在法國天主教聖盟(Holy League)宣言書上簽字,加入天主教陣營,在次年的法國宗教戰爭中替亨利三世帶兵攻打雨格諾派。

阿朗鬆雖然貌不驚人,但卻是個帶兵的好手。到了1577年,法國宗教戰爭的潮汐再次掉頭,這一次是天主教聖盟取得壓倒性勝利,與雨格諾派在貝爾熱拉克簽署和平條約(Treaty of Bergerac),取代一年前的《蟠龍詔書》,規定雨格諾派隻能在有限的幾個城市的市郊範圍活動。

這以後,兄弟倆的關係公開惡化,阿朗鬆毫不掩藏自己對王兄的厭惡,亨利三世不僅絲毫沒有放鬆對阿朗鬆的戒備之心,而且再次加強了對阿朗鬆的監視。在阿朗鬆試圖逃跑時,亨利三世親自下令將阿朗鬆關押在皇宮裏,但猴子一樣機靈的阿朗鬆,1978年再次逃出了亨利三世的監視,潛回到比利時(當時屬於南部荷蘭),被當地的貴族軍隊首領們推舉為他們反抗西班牙統治的領導者和保護人。但與財大氣粗的西班牙菲利普二世相比,阿朗鬆可以說是人單勢薄,眼看著戰事進展緩慢,阿朗鬆需要找個靠山。他與1597年初解散了在比利時的軍隊,全身心投入對比自己啊大22歲的伊麗莎白女王一世的追求計劃。這個計劃的第一步就是派自己的好友讓•徳•塞繆(Jean de Simier)於1579年年初帶領一個60人使團先行過海來到英格蘭,全權代表他處理聯姻談判事宜。

阿朗鬆的兄長法王亨利三世對英格蘭的聯姻動機卻抱有疑心,懷疑伊麗莎白對他弟的青睞隻是手腕而非誠意,其目的就是要通過阿朗鬆阻止亨利三世自己與荷蘭新教貴族集團之間的結盟意向。在這一點上,亨利三世猜對了,因為這時候,已經45歲的伊麗莎白也有好幾條理由要接受阿朗鬆的示愛。

其一,1578年的9月,伊麗莎白的摯愛羅伯特•達德利背著她偷娶了伊麗莎白的宮廷侍女、新近守寡的埃塞克斯子爵夫人萊蒂絲•諾麗絲。伊麗莎白眼看自己人到中年,青春已逝,身邊的人一個個雙宿雙飛,加上這一年她的身體狀況也不比從前了,所以也是心情鬱悶,想找個借口放縱一下自己。

其二,此時伊麗莎白已登基20年,她的恩威並施的對內宗教和解政策和對外議和免戰的外交政策已經取得成果,民生國運都日漸穩定,她自己也日益得到子民的愛戴,但在這一片歌舞升平的大背景下,卻有一塊烏雲在從羅馬教廷的意大利方向往英格蘭吹過來。那就是,羅馬教皇庇護五世(Pope Pius V)已於1570年2月頒發教皇詔書,昭告整個歐洲將“英格蘭的偽君主、上帝的罪人伊麗莎白開除教籍”,並宣稱蘇格蘭的瑪麗女王為英格蘭的合法君主。隨著這道詔書的頒布,此前在伊麗莎白宗教改革政策高壓下選擇自我流放到歐洲天主教國家的英格蘭天主教徒們紛紛潛回英格蘭。要知道,那個年代,能進教會做修士的都是衣食無憂的世族子弟,而且一般情況下他們的家族也都是有錢有勢、有田產有封地的天主教徒世家,他們自己也都是由劍橋、牛津的神學院裏培養出來的。按照英格蘭的古老傳統,世家子弟中老大繼承家業、老二投軍從戎、老三進教會做修士成為上帝的侍者來照看全家族的靈魂(這個傳統在不列顛的貴族中保留至今)。這些回到英格蘭的天主教徒們,靠地下活動方式,聯絡英格蘭的殘餘天主教人士,在各地尤其是北方英格蘭為伊麗莎白帶來不小的麻煩,伊麗莎白自然認定這一切都是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在背後為他們撐腰。因此與法國以及荷蘭的新教結盟就成了當務之急。促成這個結盟的最佳人選自然是在荷蘭已經站住腳跟的阿朗鬆公爵。

其三,伊麗莎白也是同情這個比自己小22歲、父王不疼、母後不愛、王兄討嫌,雖然沒有高大身材、俊美的外貌但卻活潑可愛、善解人意的年輕王子,由憐生愛,竟也真的從內心裏喜歡這個和自己的教子一樣大年紀的大男孩。當然,伊麗莎白如果那麽輕易地被個人感情所左右,那就不是伊麗莎白了。她寵愛阿朗鬆是有自己的計劃和目的的,隻是這個計劃和目的連她最忠心的臣子她也不能坦白透露。那就是,她要把阿朗鬆掌握在自己的手裏,為她所用。

因此,伊麗莎白在倫敦以國禮隆重地接待了阿朗鬆聯姻談判特使塞姆的到來。與成天板著臉正襟危坐的英格蘭朝臣們相比,這位法國浪蕩的法國貴族公子哥的撩妹技巧也沒讓伊麗莎白失望。他虛張聲勢但卻恰到好處的大膽和輕佻,他黝黑的皮膚,加上他的法語姓名Simier 和英語單詞simians(猿猴)諧音,伊麗莎白便給他起了個綽號:Monkey 猴子。
猴子的到來的確給伊麗莎白帶來了很多快樂,猴子想方設法地逗女王開心,兩人經常晚上在深宮裏舞會到深夜,白天同進同出泛舟泰晤士河。以至於一度傳言,猴子要取代他的主子阿朗鬆自己獲得女王的芳心。直到有一天,兩人乘皇家遊艇暢遊泰晤士河時,旁邊一艘船上向皇家遊艇射來一箭,差點射中猴子。護衛驚慌失措,以為有人想刺殺法國特使,甚至是圖謀刺殺女王本人。等護衛們將射箭者帶到皇家遊艇上,才知道是誤射。伊麗莎白不相信她的子民會成心刺殺她這麽個愛民如子的君主,相信了此人的話並赦免了他。

就這樣,在滿朝文武的眾目睽睽和羅伯特•達德利的滿腔怨恨之下,猴子塞姆在英格蘭宮廷裏一直陪著女王鬧到1579年8月17日,阿朗鬆本人非官宣突訪倫敦,要親自麵見伊麗莎白女王一世。

那天阿朗鬆大一早到達倫敦,當他來到猴子的住處時,猴子才結束一夜狂歡不久剛剛躺下。阿朗鬆要求立即進宮見女王,猴子一把拽住他,說你就給我乖乖地躺下睡一覺,我看看能不能把女王陛下叫來這裏,讓她看看你躺在被窩裏的樣子!

阿朗鬆在倫敦住了十日,期間兩人秘密會麵幾次,伊麗莎白甚至為了阿朗鬆在宮內舉辦舞會,鑒於阿朗鬆此行是非官方的,伊麗莎白將他藏在帷幔後麵,自己在跳舞時卻向帷幔方向頻頻暗送秋波,弄得其他人隻能假裝沒看見。因為阿朗鬆臉上的麻點,伊麗莎白也給他起了個外號,叫“青蛙”。

這一切自然是被菲利普二世在英格蘭的情報頭子、西班牙大使如實匯報給了主子,大使在給菲利普二世的定期報告中這樣寫到:“女王與阿朗鬆看上去似乎兩情相悅,女王甚至對她的大臣們透露自己很高興能與阿朗鬆認識,說她喜歡他善良的天性,比喜歡任何其他男人都更喜歡阿朗鬆。“

這時候的伊麗莎白大概自己都不明白自己的心裏到底是怎麽的一種情感在翻騰。一方麵,她清楚地知道她的大臣和子民們不會支持她和阿朗鬆聯姻。原因還是老調重彈,法王亨利三世無子嗣,阿朗鬆是法蘭西王位的直接繼承人,一旦他登基成為法國國王,又因是伊麗莎白的丈夫而成為英格蘭國王,那麽不管法國宗教戰爭結局如何,英格蘭將來都會被法國吞並。但另一方麵,伊麗莎白已經45歲了,青春所留下的最後一點點尾巴,眼看就要握不住了,況且這也是她談婚論嫁的最後一次機會了,現在好容易出現這麽個讓自己動心的小男人,伊麗莎白怎能眼睜睜地輕言放手?

阿朗鬆在英格蘭住了十天之後,於8月27日戀戀不舍地離開倫敦返回荷蘭,繼續他在荷蘭的大業:和荷蘭新教徒聯手推翻西班牙統治,但這次是帶著伊麗莎白女王的支持與鼓勵而去的。

阿朗鬆這場短暫而意外的造訪,在伊麗莎白的朝臣和子民中引起一場軒然大波。朝臣中,隻有老臣塞索和薩塞克斯伯爵兩人是全力支持這樁婚事,其他人全部反對,尤其是羅伯特•達德利(出於嫉妒)和伊麗莎白的國家安全大臣沃辛漢(出於忠心)。國內新教徒告訴他們的女王,招阿朗鬆入贅會傷了新教子民的心。倫敦一位名叫約翰•斯塔布斯(John Stubbs)的律師、劍橋三一學院畢業生、狂熱的清教徒,出版了一本他自己撰寫的小冊子,書名可謂又臭又長:《發現一條可能通過另一場法國聯姻將英格蘭吞沒的溝壑,即便婚姻通告不禁止,就是上帝也會通過讓陛下明察個中罪孽與懲罰而禁止這場聯姻》(The Discovery of a Gaping Gulf whereunto England is like to be swallowed by another French Marriage, if the Lord forbid not the banns, by letting her Majesty see the sin and punishment thereof)。

這本小冊子一時間在倫敦的大街小巷私下流傳。伊麗莎白得知後大怒,意欲將作者和印刷人雙雙斬首,但上下議院一致認為他倆雖然有罪,但罪不至死,懇請女王息怒。最後伊麗莎白同意赦免了那印刷人,但作者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下旨將斯塔布斯的右手當眾砍下,看他今後還能不能再寫這種以下犯上的小冊子!1579年11月3日,斯塔布斯被押赴刑場斬手,雖非斬首,斯塔布斯在行刑前先表白了自己對女王的忠心,接著對圍觀者說:為我禱告吧,因為我的災難就在手上。(Pray for me now my calamity is at hand)。這個天生的反骨,在刑場上也沒忘了賣弄一下自己的文字能力,at hand 是個比喻,意思是“就在眼前”,但在他這裏, 實際上就是在手上。被砍去右手後,斯塔布斯用他的左手摘下自己的帽子,放在胸前,對觀眾高喊:上帝保佑女王。說完就昏了過去!
約翰•斯塔布斯的斬手示眾

就在這一年,一股意大利部隊悄悄地在愛爾蘭登了岸。伊麗莎白當然知道這是西班牙菲利普二世意欲通過羅馬帝國管轄下的太主教愛爾蘭來控製英倫各島。菲利普二世此舉加快了英法聯姻談判的進程。聯姻草案在1579年11月擬定,但樞密院投票時,隻有五人投了讚同票,其餘七人投了反對票。這讓伊麗莎白十分傷心,在她登基後,她還沒有見過自己的大臣如此一致地違背自己的旨意。樞密院大臣尚且如此,民間的意向更是可想而知了。在這種局麵下,伊麗莎白隻能順從民意。聯姻談判一拖再拖,一直拖到1581年春天都沒有定論。期間英法雙方互派使團來回跑,阿朗鬆的特使也不斷寫信給伊麗莎白,說他的主子無一日不在思念女王,說她的青蛙對她的忠心日月可鑒,不管是今生還是來世都不會變心。懇請女王陛下不要再猶豫不決。

到1581年秋,阿朗鬆返回英格蘭,同樣沒有獲得法王亨利三世和王太後凱瑟琳的事先批準,他懇請伊麗莎白撥款支持他在荷蘭的軍事行動。伊麗莎白許諾他六萬英鎊,但隻付了一萬英鎊,因為她還不想直接惹惱菲利普二世,但同時她又要通過公開支持阿朗鬆在荷蘭的軍事行動讓菲利普二世克製意大利軍隊對愛爾蘭的幹涉。

此時,阿朗鬆對伊麗莎白的追求在英格蘭和法蘭西宮廷都成了一場鬧劇。大家都懷疑伊麗莎白根本就是在玩遊戲。法國大使奉王太後之命追到伊麗莎白的宮裏要她表明態度,伊麗莎白回答說,你可以給你的國王寫信,就說朕準備招阿朗鬆公爵為夫君。威尼斯大使給自己的主子寫回的報告中說:女王每天早上都會親自到阿朗鬆公爵的住處,給他送去一碗湯做早餐。然後兩人在無人陪伴下度過整日。西班牙大使則向菲利普二世匯報說:一切跡象表明,阿朗鬆公爵已經得到了女王的芳心。

後人描述,可以從伊麗莎白說話的語調中判斷她是在演戲還是在說真話。如果她語氣平淡、聲音低沉,那麽她就是在說實話;但如果她神采飛揚、高談闊論,那她十有八九是在演戲。

就在這一切似乎馬上可以敲定的時侯,伊麗莎白又開啟了她慣常的搖擺模式。她對約克大主教哭訴說:我該怎麽辦?這是要我在萬丈深淵和萬丈絕壁之間做選擇啊!阿朗鬆雖然符合我的所有條件,但如果我不嫁給他,他會成為我的敵人;而如果我嫁給他,我就不再是這個王國的主人了。

還是西班牙大使最了解她,大使懷疑伊麗莎白一方麵當眾與阿朗鬆親昵,好讓法國方麵覺得她是真心實意地在談判,但其實心裏是在盤算著等到自己的目的實現時候,就以無法擺脫議會的反對為由開溜。大使給主子菲利普二世的報告中如此津津樂道地描述:阿朗鬆對伊麗莎白抱怨說她這麽遲遲不與他成婚,已經讓他成了全歐洲的笑柄。並痛哭流涕地說,與其這麽不明不白地回到荷蘭, 不如讓我們倆人一起去死算了。伊麗莎白聽後立即變顏,說請你不要在朕自己的國度裏如此詛咒一個可憐的老女人。阿朗鬆立即淚流滿麵地回答道:不,不,陛下,我的意思是與其這麽成為世人的笑柄,不如就把我剁碎了算了。女王不得不用自己的手絹為他拭淚,說:你就把朕當作是你的姐姐吧。

但菲利普二世看完報告後隻在報告的頁邊上批了一個字:Ojo,西班牙語“”的意思,意思是說:睜大眼睛看看,這裏麵有貓膩!

這一年伊麗莎白已經49歲了,她對自己的宮女說,我這個年紀的女人,幻想一下教堂婚禮的鍾聲還可以,婚禮那是不可能的了。

伊麗莎白的遊移不定讓阿朗鬆感到無助與絕望。1581年底伊麗莎白催他趕快回荷蘭,阿朗鬆最終在1582年2月離開英格蘭。伊麗莎白從倫敦一直把他送到坎特伯雷才分手。分手時兩人可謂是淚灑長亭,但據說伊麗莎白回到倫敦後當晚就在自己的寢宮裏辦了場私人舞會。

阿朗鬆回到荷蘭後,雖然受到奧蘭治親王的親自迎接並被連接加封北布拉邦省公爵(Duke of Brabant)和佛來明大區伯爵( Count of Flanders),但他的意誌已經被消磨,心思也不在戰事上,以至於 1583年連連吃了幾場敗戰,特別是在安特衛普之戰中,原本計劃突然襲擊敵營的,但卻被敵軍誘敵深入,莽撞地帶軍衝進安特衛普城,遭到埋伏在城內的西班牙士兵的大圍剿,雙方軍隊在近身肉搏戰之後,阿朗鬆全軍覆沒,隻有他自己和少數幾名法國軍官僥幸逃出城。
 
但最後的致命一擊來自於伊麗莎白。在明白了阿朗鬆已無多大用處之後,伊麗莎白正式終止了與法蘭西的聯姻談判。牆倒眾人推,這時候,連阿朗鬆自己的母後凱瑟琳也給他寫了封信,說上帝這麽沒讓你早點死啊。阿朗鬆從此一蹶不振,決定於1583年6月離開荷蘭回法國自己的領地。他的離開也讓奧蘭治親王威廉覺得失信於人,但威廉一直到最後都沒有拋棄他這個朋友。

1583年底,阿朗鬆在自己的北方領地上患上瘧疾,王太後凱瑟琳最後也拿自己這個小兒子沒辦法,派人將他接回巴黎。1584年2月,亨利三世和自己這個“小獼猴”弟弟來了個世紀擁抱大和解。到了1584年6月27日,亨利三世的小獼猴弟弟、伊麗莎白的青蛙王子、凱瑟琳王太後從不讓人省心的老幺永遠離開了人世。

沒人敢把這個消息告訴伊麗莎白,待她最後得知阿朗鬆的死訊時,伊麗莎白為他每天痛哭了三個星期,以後每年在他的忌日都會為他舉行祭禮。
 
 
阿朗鬆安特衛普慘敗之後三年的佛蘭芒諷刺寓言畫,畫中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騎一頭象征這荷蘭十七省的母牛,菲利普右腳上的馬刺刺傷了母牛的皮膚,菲利普的手下在擠牛奶,而伊麗莎白在喂母牛,奧蘭治親王雙手握住牛角讓牛安靜,同時眼睛凝視伊麗莎白。阿朗鬆公爵站在母牛的後麵抓住母牛的尾巴,而母牛卻對著阿朗鬆拉屎。
 
(未完待續)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公眾區域】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