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女王情史記(上)-伊麗莎白一世為何選擇終生不嫁(5)

來源: 南澗采萍 2019-02-23 02:29:1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2597 bytes)

男二號:風起雲湧時代的婚姻外交

從1558年11月伊麗莎白繼位後,以老臣塞索為首的樞密院以及上下議院就沒有停止過對伊麗莎白的逼婚。他們當然是從國家利益出發,覺得這是他們的職責所,督促女王盡早為王位生個繼承人,以防止外國勢力對英格蘭王位的覬覦,更重要的是不讓天主教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爾德登上英格蘭王位。可以說後者是老臣塞索最大的心病,也是他嘔心瀝血一輩子要達到的目的。

因此婚姻談判就成了樞密院和伊麗莎白儀式外交策略中的重要一項,而歐洲天主教與新教國家還單身的君主們自然也明白娶伊麗莎白為妻的好處。於是一場求得與她牽手的角逐很快就展開了。西歐各國尚且單身的國王、太子、大公們排著隊給伊麗莎白遞來了求婚書,其中重量級角逐者包括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即將繼位的瑞典太子埃裏克(瑞典國王埃裏克十四世)、奧地利大公查爾斯二世(菲利普二世的堂弟)、以及法國瓦盧瓦王朝(House of Valois)的王子兩兄弟(昂茹伯爵亨利•瓦盧瓦 Henry ,後來的法王亨利三世,與他的弟弟弗朗西斯 Francis,繼任昂茹伯爵)。

1.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

剛登基那幾年,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是這場角逐的領先者。他是伊麗莎白姐姐瑪麗一世的鰥夫,而且瑪麗一世在位時他也保護過伊麗莎白。

1558年也是蘇格蘭的瑪麗女王與法國太子弗朗索瓦成婚的一年,而此時蘇格蘭的王太後基斯的瑪麗(Mary of Guise,瑪麗女王的生母)正策劃著從母族法國的基斯門閥借兵來平定蘇格蘭的新教造反。因此伊麗莎白的樞密院十分擔心法國利用蘇格蘭作為跳板入侵英格蘭。這時候,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如果伊麗莎白與菲利普二世能夠聯姻,那麽一旦法國從北方蘇格蘭入侵英格蘭,菲利普就可以從西班牙進攻法國的西南邊境來騷擾基斯門閥。

但這個計劃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伊麗莎白上位後的主要國策是恢複並鞏固新教改革,議會正在推行一係列新改革舉措,英國國教的聖公會教義(Anglicanism)正在逐步推行並在民間得到廣泛的支持,英格蘭和威爾士的宗教社團也正致力於消除天主教羅馬教廷對英格蘭教會的影響。況且此前菲利普與瑪麗一世這一對堅定的羅馬天主教徒君主在英格蘭本來就十分不得人心。瑪麗死了,英格蘭好容易回到新教道路上,老百姓怎麽可能再接受菲利普回來再次做他們的國王?!

加上這時候,西班牙所控製的荷蘭十七省(包括比利時)、法國勃艮第等低地國家(the  Low  Countries)的新教徒造反,菲利普二世派兵瘋狂鎮壓,許多新教從這些地區逃到英格蘭避難,英格蘭的大部分民心當然是支持造反的,痛恨整個西班牙勢力的。因此,盡管剛登基的伊麗莎白為了英格蘭不腹背受敵,非常尷尬地不得不接受前姐夫菲利普的政治支持,但她還是在1559年正式拒絕了菲利普二世。

2.瑞典國王埃裏克十四世

瑞典國王埃裏克十四世(Eric XIV of Sweden)也是在第一時間向伊麗莎白發起求婚攻勢的。埃裏克與伊麗莎白同年,且同是新教徒,長得也十分的高大英俊,1560年繼位瑞典國王,作為一國君主,按說與伊麗莎白也算是般配。

瑞典國王埃裏克十四世(Erik XIV)【畫家穆倫(Steven_van_der_Meulen)】

然而,雖然瑞典當時稱霸整個巴爾幹半島以及芬蘭、愛沙尼亞等北歐國家,埃裏克十四世也是個雄心勃勃的年輕君主,繼位前便秣馬厲兵,與挪威、波蘭、立陶宛等國家形成聯盟在立陶宛戰爭中對抗俄羅斯沙皇(1558年),1562年又陷入與另一北歐強國丹麥之間的北歐七年戰爭,以至於他在位期間瑞典戰伐連連不斷。

這時候英格蘭和蘇格蘭的王位上坐著的是瑪麗和伊麗莎白這兩位單身女娃子,如果能與這兩位中的任何一位聯姻,都能夠助埃裏克十四世宏圖霸業一臂之力。然而,盡管後來瑞典在十七世紀埃裏克十四世的侄子古斯塔夫國王統治下成為歐洲列強之一,但十六世紀的瑞典在歐洲還是個二線國家,其實力與影響與法國、西班牙、奧地利等一線國家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蘇格蘭瑪麗女王是忠實的天主教徒,當然是在第一時間拒絕了年輕的瑞典國王。英格蘭雖然不看好他,更不願意為他的宏圖霸業買單,但伊麗莎白一世也沒有直接回絕他,而是與他開始了書信往來,但也在1559年2月25日用拉丁語給即將登基的埃裏克十四世手書一封委婉的拒絕信,大意如下(從拉丁文的英文譯文翻譯成中文):

“王子殿下,朕最親愛的堂兄:您的弟弟芬蘭公爵已於12月30日將您親筆手書的信函交到朕的手上。雖然朕能夠體會到殿下對朕的的一片熱情與愛心,但十分遺憾的是朕無法對尊貴的殿下您投桃報李。這並非朕懷疑殿下您的真心與誠信,而是朕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對任何人產生過這種感情。鑒於此,朕再次懇請尊貴的殿下您克製自己的感情,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不要讓殿下您對朕的感情超出友情的範圍。朕一向以為您本人以及您的弟弟(在朕的眼裏他無疑也是一位極其優秀的王子)都是朕摯愛的表親。朕同時也給了您的大使一份相同的答複,那就是朕捫心自問,崇尚的是單身生活,並不想為自己找個丈夫。故此希望殿下您不要再將這樣的心思浪費在朕身上。”

除了蘇格蘭的瑪麗和英格蘭的伊麗莎白兩位女王之外,埃裏克十四世還向法國洛林郡的雷娜塔郡主(Renata of Lorraine)、德國撒克遜州的安娜郡主(Anna of Saxony0以及德國黑塞州的克裏斯汀郡主(Christine of Hesse)求過婚,但都被拒絕了。

但埃裏克十四世不是個輕言放棄的人,他在1561年請客居英格蘭並深得伊麗莎白喜愛的佛蘭芒(Flemish,現今的北方比利時)穆倫(Steven_van_der_Meulen)為自己畫了一幅全身肖像,意欲呈現給伊麗莎白,以繼續努力打動她的芳心。 

直到1565年春天,埃裏克十四世將他妹妹瑞典的伊麗莎白公主的仕女卡琳•曼斯朵特(Karin Månsdotter)納為皇家情婦。卡琳原本是烏普蘭(Upland)地區的農夫之女,在斯德哥爾摩集市上賣堅果為生,因長得花容月貌,被出巡的埃裏克看中後送到他妹妹的宮裏。卡琳為埃裏克生下一男一女之後於1568年被正式封後,將閨名卡琳改為卡特琳娜(相當於凱瑟琳)。他們的婚禮可謂是開創曆史先河,因為此前從未有過任何皇家婚禮上新婚夫婦是帶著兩個婚前出生孩子一起參加的,並且那個男嬰還是由孀居的王太後親自抱著!

然而,就在這同一年,埃裏克十四被瑞典的貴族門閥與其弟約翰聯手推翻並入獄,瑞典王位由約翰繼位(瑞典的約翰三世)。出生低微的王後卡琳自然也跟著遭罪,一雙兒女被活生生地從他們身邊奪走,寄養在王太後宮裏。開始幾年卡琳和埃裏克關在一起,獄中卡琳一連生了兩個孩子,但都沒能存活。約翰三世擔心=心他們這樣繼續生孩子會將新政權的繼承人問題弄得更加複雜化,所以將卡琳從埃裏克身邊奪走,送到芬蘭軟禁。埃裏克在日記中寫到,卡琳的離開對他的打擊巨大,最終導致他放棄活下去的信念,於43歲那年死於獄中。他的王後卡琳一直忠心於他,在芬蘭終身軟禁下一直活到65歲才棄世而去。但這是題外話了,回到伊麗莎白的婚姻外交。

3. 奧地利大公二世查爾斯

在我們討論伊麗莎白的婚姻外交時,自始至終不能忘記西歐宗教改革以及舊教與新教之間殊死較量這個大背景。伊麗莎白的目的首先是在這個瞬息萬變的鬥爭局勢中求自保,其次是借英格蘭的力量在歐洲新教與舊教的殊死較量之間維持某種平衡。在埃裏克十四世向伊麗莎白展開攻勢的同時,英格蘭與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House of Habsburg)也同步進入婚姻談判。

哈布斯堡推舉的人選是神聖羅馬皇帝費丁南德一世的兒子、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的堂弟、內陸奧地利大公查爾斯二世(Charles II, Archduke of Inner Austria)。

內陸奧地利大公查爾斯二世(Charles II, Archduke of Inner Austria)【佚名畫家】

但這位大公與西班牙菲利普二世一樣也是羅馬天主教,所以伊麗莎白同樣需要謹慎待之,以免在她自己的子民中激起懷疑與不安。因此,雙邊的婚姻談判在1559年未果,但1564-1568年談判重新開始。哈布斯堡提出的條件是,兩人婚後一旦伊麗莎白無子而終,英格蘭的王位由查爾斯繼承。英格蘭方麵自然不能接受這個條件,就是伊麗莎白的姐姐瑪麗女王與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聯姻時,英格蘭方麵的先決條件也是英格蘭王位由雙方的後裔而不是由菲利普這個外國君主來繼承。

到了1569年,法國與哈布斯堡的關係因在荷蘭的新教造反與菲利普二世的殘酷鎮壓而惡化。鑒於英格蘭一向是荷蘭新教徒們逃避西班牙宗教迫害的避難地,在整個低地國家陷於戰火之中時,伊麗莎白別無選擇,隻能終止與哈布斯堡的聯姻談判。

查爾斯在1571年娶了慕尼黑的巴伐利亞郡主瑪利亞•安娜(Maria Anna of Bavaria), 羅馬天主教徒。這位巴伐利亞郡主真的是非常會生的主,一共為查爾斯生了四男八女,而且這八位郡主四位公子都長大成人,長子繼任神聖羅馬皇帝,其他三子和幾個郡主要麽在奧地利、意大利繼承爵位,要麽嫁入西班牙、波蘭、佐治亞等國做王後,不僅將哈布斯堡開枝散葉,還為羅馬天主教在波蘭等東歐國家的延續與鞏固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位巴伐利亞的瑪利亞安娜可謂功不可沒。

4. 法國青蛙倆王子之一:法王亨利三世

但英格蘭不能沒有一個強大的盟友,特別是此時西班牙國王菲利普而是欲吞並英格蘭的意圖已經昭然若揭。因此到了1570年,英格蘭與法蘭西王太後凱瑟琳•美第奇展開了婚姻談判,意欲將已經37歲的伊麗莎白配給法國王子亨利(凱瑟琳的第四子,後繼位為法蘭西的亨利三世 Henry III of France),比伊麗莎白小19歲,當時還是法蘭西的昂茹公爵(Duke of Anjou)。

法王亨利三世,瓦盧瓦王朝的最後一任君主

伊麗莎白並非誠心找丈夫,而是要利用法國婚姻談判來達到一石二鳥之目的,一,借與法國的聯姻談判來阻止或至少是延遲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入侵英格蘭的計劃;二,利用與法國王太後的婚姻談判來遏製蘇格蘭與法國之間的合作。

但這位年紀還不到20歲的昂茹公爵亨利王子,在法國宗教戰爭中支持的是基斯門閥和羅馬天主教派,他是這場曠日持久的內戰中天主教派的實際領導人,多次以其兄查爾斯九世之名發兵鎮壓新教雨格諾教派(The Huguenots)。

到了1572年,雨格諾教派內部的指導思想發生了質的改變,從單純的宗教改革理念發展到了反對所有王權製度的無政府思想,致使法國宗教衝突雙方在世界觀上更加水火不能相容。這時候,王太後凱瑟琳•美第奇為了維持日益岌岌可危的國內局勢決定將自己的女兒法國公主瑪格麗特嫁給納瓦拉女君主胡安娜三世(Jeanne III,Queen of Navarre)之子納瓦拉的亨利(Henry of Navarre)。

納瓦拉女王胡安娜三世

納瓦拉王國(Kingdom of Navarre)是西班牙北部的一個自治小國,位於西班牙與法國之間延綿不斷的比利牛斯山脈(Pyrenees Mountains)西端。比利牛斯山脈東起於地中海、西止於大西洋,是一條連貫地中海與大西洋的直接內陸通道。由於其地理特殊性,小小的納瓦拉王國從古羅馬時代起便是兵家必爭之地。盡管在法國與西班牙之間受著夾板氣,但納瓦拉王國高山民族的倔強性格卻硬是讓這個小小的王國一直撐到十九世紀才被法國和西班牙瓜分。

胡安娜三世是其父納瓦拉國王亨利二世的唯一子祠,招婿法國波旁家族的旺多姆公爵(Duke of Vendôme)之子安托萬(Antoine de Bourbon,就是我們上兩篇中提到的法國新教派領袖孔代親王的親大哥),成立夫妻君主共治體製。胡安娜三世於1560年公開承認並皈依新教加爾文主義派(Calvinism),和孔代親王一樣,成為法國宗教戰爭中新教一派的實際領導人之一。胡安娜三世的兒子納瓦拉的亨利因此也被稱為波旁的亨利 (Henry de Bourbon)。

因此,1572年法國王太後凱瑟琳•美第奇所做出的這個聯姻決策引起以基斯門閥為首的法國天主教派的不滿,並導致法國宗教戰爭的升級,最終爆發歐洲史上最殘酷的宗教大屠殺,即聖巴塞洛繆日大屠殺(St. Bartholomew's Day Massacre)

在這場大屠殺中,基斯公爵與亨利王子親自下令,血洗巴黎以及各省的雨格諾派教徒,根據保守的估計,大屠殺當晚巴黎市區的雨格諾教徒死難人數至少3千人,各省後續新教死難人數達2萬人之多。

消息傳到倫敦後,英格蘭群情激憤,從宮內到民間,英格蘭的新教徒們紛紛為他們在法國的新教戰友們默哀致敬,伊麗莎白的樞密院與上下議會也正式向法國駐英格蘭大使呈遞抗議書。與法國之間的婚姻談判自然無法再繼續了。

而此後爆發的三亨利戰爭(War of the Three Henrys ,1587–89), 即法王亨利三世(伊麗莎白婚姻談判中的男方亨利王子,1575年在其兄駕崩後繼位)、基斯公爵亨利(蘇格蘭的瑪麗女王的親舅舅)、波旁的亨利(上述納瓦拉女王之子)三者之間的王權角逐,最終於1589年將1328年開朝有著幾百年根基的瓦盧瓦王朝(House of Valois)推翻,納瓦拉女王之子波旁家的亨利勝出,成為法王亨利四世,法蘭西波旁王朝的開朝君主。

法蘭西波旁王朝的第一任君主法王亨利四世【1600年佚名畫家,畫中的亨利四世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Hercules,將聖經《啟示錄》中描述的妖魔水怪(象征羅馬教廷)踩在腳下】

說到這裏,不得不為瓦盧瓦王朝的最後一位王太後凱瑟琳•美第奇感到悲歎。她也算是一個深思熟慮且能夠高瞻遠矚的女君主了,但無奈生不逢時,有攤上老天不相助,丈夫法王亨利二世因為討好情婦在馬術競技場上無端端地死於意外事故,40歲英年早逝,留下她與五個兒子,前三個都沒能活過25歲(老大弗朗西斯二世16歲病逝,老二路易一歲半便夭折。老三查爾斯九世23歲病逝),老四亨利三世被推翻,老五也是個無用的浪蕩公子,我們後麵會說到他。凱瑟琳王太後自己卻一直活到1589年69歲高齡,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孩子一個個先自己而去。真是,諾大王權在手,又有何用啊?!

又跑題了,還是來結束伊麗莎白政治婚姻遊戲的尾聲吧。

這裏筆者感覺應該向讀者說聲抱歉,這篇幅是越寫越長了,不過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伊麗莎白所處的歐洲,就是個烽火連天、你征我伐、兵戈不斷的年代,戰爭永遠都在身邊。要講明白伊麗莎白一世的故事,這些個歐洲君主是避不開的。為免讀起來太費勁,還是得再加一篇才能講完我們女主人公的故事。還請各位看官耐心一些,下一篇爭取最晚明天發出。

(未完待續)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作者真是博學, 我沒看到一半已經暈死 -貓姨- 給 貓姨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4/2019 postreply 23:23:0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