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歲月-----工農兵學員生活回憶----( 68 )

來源: 清衣江 2019-01-13 11:48:2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6602 bytes)

文革歲月-----工農兵學員生活回憶----(  68 )

 

照片為西師校園及北碚城區風景照片

 今天的早晨又是一個晴明的早晨,隻有我們學軍的這支高炮部隊駐防的周邊地區才見有這麽多,這麽好看的鬆林和稻田,一片接著一片,覆蓋著地麵,給燦爛的陽光照耀得十分翠綠可愛。

 

昨天是我們在這支高炮部隊軍訓的最後一天了。這樣我們年級的全體同學來這支駐紮在北碚附近的高炮部隊開展一個月的軍訓活動就到此結束了,明天我們就要離開這裏返回學校去了。

 

今天高炮團的雷政委特意要為我們年級全體同學主持召開一場歡送會。歡送會將於今天下午兩點在軍營的禮堂裏舉行。我們三月初來部隊軍訓時歡迎會也是在這禮堂裏舉行的。

 

到了下午兩點鍾的光景,擔任我們這次軍訓活動領隊的張老師帶領著我們大家走進禮堂。禮堂中設有凳子,一米多高的舞台下間隔地橫放著二十幾排的長木椅子,上麵已經坐了一些人。我們的同學剛剛在前幾排找一些空位坐下,歡送會就開始了。

 

人們馬上靜了下來。所有眼睛都向著那個講台。這是一場莊嚴而樸素的典禮的開始。講話的人一共有四個。前兩位是部隊同誌,一位是雷政委,一位是赫連長。後兩位是我們的帶隊張老師和我們班的學生代表鄭同學。

 

首先由高炮團雷政委發表歡送講話,雷政委用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說明同學們參加軍訓活動的重要性及對活躍部隊文化生活的貢獻。

 

他還引用了毛主席的指示:“派軍隊幹部訓練革命師生的方法很好。訓練一下和不訓大不一樣,這樣做,可以向解放軍學政治,學軍事,學四個第一,學三八作風,學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加強組織紀律性。”

 

他並說明按照毛主席的這一指示開展學軍活動是普通高校學生健康成長的必由之路。還談到了學生參加軍訓是文革時期高校教育革命中的一件大事。”

 

雷政委接著說:----“和同學們相處一起的愉快日子終於就要過去了。一個月的時光仿佛一瞬間似的就將遠遠地離我們而去了。“

 

---“其實這哪裏隻是一瞬間!這段時間裏有多少時光是同學們和戰士們一起流著汗水,共同切磋,冒著日曬雨淋,在訓練場上一起努力刻苦訓練整隊集合,排隊,練正步走,跑步,練刺殺,射擊,等等的基本功以及反複演練高炮繁瑣的操作過程的枯燥乏味的日子中度過來的啊。“

 

---“在這日子裏同學們和我們戰士們並沒有少流過汗啊。同學們同我們的戰士和幹部一起生活了三十來天。大家互幫互學,我們部隊同誌在軍事訓練方麵好好幫助同學們完成軍訓任務。“

 

-----“盡管同學們比我們有才華,卻缺乏社會實踐的經驗和鍛煉。但隻要你們堅持走與工農兵相結合的道路,而又確實地做到了這一點。那嘛你們一定能夠在今後的社會主義建設中作出新的貢獻。“

 

----“我衷心感謝這次前來我們高炮部隊參加軍訓的西師外語係的老師們和同學們,你們的到來也為我們部隊軍營的文化藝術生活增添了不少歡樂氣氛。“

 

---“要是你們能夠在我們部隊多逗留一些時候,你們可以看見戰士們在訓練場上刻苦訓練,在部隊農場的田地裏辛勤勞動,在工地上修建房屋,在公路上挖土修路,他們都懷著那麽高的生產熱情在勞動,他們的臉上始終洋溢著那種帶信心的笑容,他們那雙動作快速好象永不休息似的操作高炮的手會引起你的驚喜和讚美。“

 

-----“你不必到處去找英雄,也不必去找先進的事實和帶傳說性的典型人物。他們就生活在我們戰士們當中。“

 

----“可是我們也不能放過這為數眾多的堅守在高炮訓練崗位上,在訓練場上刻苦訓練的同學們。你們有著同樣的平凡的麵貌,同樣樂觀的表情。更擁有一種艱苦奮鬥的精神。當你們就要離開我們的時候,我希望你們把這種精神帶回學校去,使你們今後的學習和工作也能夠更加興盛起來。“

 

最後雷政委說了一句總結性發言,他說:-----“我代表這支高炮部隊的全體指戰員向這次來他們部隊開展學軍活動的貴校外語係七三級全年級的同學們表示衷心的祝願和致以親切的問候。並歡迎同學們今後再有機會重返他們高炮部隊開展學軍活動。“雷政委的講話就完畢了。

 

隨後赫連長和張老師也發表了講話。

 

最後講話的是學生代表鄭同學。他是從我們班上挑選出來的,在我們學軍的這一個月中是他給了同學們無限的溫暖。他帶著愉快的笑容,邁著沉穩的步伐走上了講台。

 

他把一隻手放在桌麵上,另一隻手拿著講稿,激動地望著台下的人群,聲音高昂地說出他的感動和感謝的話。好些年過去了,至今我還記得他麵帶著笑容站在講台上望著眼前無數充滿朝氣的戰士們和同學們沉穩地發表講話。

 

鄭同學是一個很會講話的人,我還記得他給我印象最深的幾句話:------“我們今天歡聚一堂,我站在這個樸素的講台跟前,懷著感激的心情向我們的部隊戰士和首長致敬,感謝他們用辛勤勞動使我們的軍訓生活變得多姿多彩,豐富起來。“

 

------“在我們軍訓中,戰士們與同學們之間這樣的毫無隔閡,實在是一樁太美好的事。雖然我們就將告別部隊的戰士們和首長們了,即使隔了若幹年後,世界幾經滄桑,我們都將老去,但你們那友善而真誠的麵容在我腦海裏卻是越見清晰起來了--------。

 

聽完鄭同學的發言後,我不禁回憶起了我們剛來這支高炮部隊學軍時,是部隊委派雷政委來負責接待和指導我們同學的這次軍訓活動的。在軍營禮堂,就是由他來向我們致歡迎詞的。

 

那時雷政委才五十歲出頭,比我們年紀大了整整一代人的年紀,可是他知道的事情很多。他喜歡講話,要是興奮起來一口氣講兩三個鍾頭不在話下,也許你連插嘴的機會都沒有。

 

我們這次軍訓帶隊的張老師同他可以說是“一見如故的老朋友了“。張老師拿著我們院文革委員會的介紹信到這裏來找他聯係有關我們年級的同學來這支部隊開展軍訓活動的有關事,他們頭一次見麵,談不上幾句話,就已經熟悉得象老朋友似的,他索性要張老師不必介意禮節就叫他”老雷“就行了。

 

他同雷在一起一點兒也不感到拘束,他們互相之間有什麽話就講出來,如果講錯了,馬上給對方糾正。

 

雷政委還向張老師進言,稱他很喜歡讀我們外語係俄語專業的李老師翻譯的高爾基和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說。譯文也譯得恰當,也正是高爾基和奧斯特洛夫斯基原著的風格,然而他的譯本卻是一部有創造性的好的文學翻譯作品,閱讀它對他是一種享受。讀一本好的小說將會改變一個人今後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與時代的前進步伐一致的作品就是一部好作品雲雲。

 

歡送會的最後壓軸戲便是楊同學以神采飛揚的表情朗誦了她自己創作的名為《告別》的詩歌。誰都看得出來楊同學朗誦這首詩歌的時候她是動了真感情。詩詞寫得樸素而生動,詩歌表露出來的感情又是那麽地真摯。她詩歌朗誦的每一個字都進了人們的心。

 

她那麽愉快地,那麽熱情地朗誦下去,好象她敞開了自己心扉在迎接親人一樣。班上的同學們都是一樣,大家臉上帶笑,時時點頭,不轉眼地望著楊同學,一直到她念完詩,向觀眾敬禮,走回她的座位坐下的時候,大家才熱烈鼓掌。

 

“啊,她朗誦的這篇詩歌是一篇長篇詩歌創作!是一篇傑出的長篇詩歌創作!楊同學要在這短短的一兩天之內弄出這樣一篇大作委實不容易。詩歌的名字也取得好,叫做“告別”。

 

我想至少一個真正的詩人的神經係統是很健全的。智慧的。有些自翎為詩人的庸人,簡直更說不上用人類的詩人“荷馬”,“斯賓塞“的度量衡來計算他們了。

 

因此我們在此並不妄想來評論甚麽詩人,但希望人們不要把他們誤解或至少對他們的所謂寫的詩有更多地了解。詩就隻有這麽幾行,但不知道他的詩是分成十四行八行二十行三十行詩。

 

聽說近來一行一字-----甚至於有行沒字的詩是很流行的,幸運的是我倒是見到不少這樣的詩不像詩,散文不像散文的詩。詩用翻來複去的詞藻堆砌,雖然有些詞語已有濫用的傾向了,但是這類“詩人”仍然是泰然處之,我行我素仍然很起勁地用著,好玩喲。

 

這類廉價的詩歌竟然滿屏飛舞,照我們普通人的智慧說來,實在有點不大了解,感到有些不倫不類了,夠嗆。大部分的詩歌隻是發牢騷,他們說:---“特貴們”是有特權的“,隻要高興咀咒,就讓他們咀咒吧。

 

前好幾天,我們這裏下了幾場雪,我在我的書房一扇窗下,伸出頭來,行了一次空氣浴。隔著窗子我聽見隔鄰一位“詩人”在朗誦他的詩:----“螞蟻呀,我要咀咒你。你唯一的本領,就是曉得打洞破壞辛苦老百姓們的地皮。“詩就隻有這麽幾句,怪哉!

 

我隱約地看見那位詩人禿頂,腦滿肥腸,身材短碩,傾向於肥胖。但我這絕沒有貶低某些所謂”詩人“形象的意思。

 

我還以為這詩是誰幫楊同學寫的,周同學卻向我介紹這是她自己創作的。接著她表情很嚴肅地對我說:----“我們明天就要離開部隊返回學校了。我還真有點念念不舍這裏的首長們和戰士們。”

 

我立刻接一句:---“我們大家早就知道明天就要返校了。難道你還想延期返校不成?”

 

她說道:-----“不,我絕不是你說的那個意思。我猜想你們此時的心情一定和我是一樣的,是不是?”

 

我望著她那孩子似的迷茫的神情,點了點頭,算是我的回答,卻再問她:---“這下你該滿意了吧?“

 

她笑了,爽快地答道:----”我當然該滿意了。我們在這裏才度過了一個月的時光,我完全沒有想到我們在思想上竟會有如此大的收獲!“

 

我心裏想,你沒有想到的事情還多著呢!我卻覺得她那雙明亮而又大的眼睛。她笑得那麽甜。她的笑聲裏充滿了感情。我很感動,可是我並不曾忘記這一個月來在軍營裏與戰士們一起度過的這難忘而又緊張,繁忙的軍訓生活。

 

在部隊軍訓的每天每天我都感覺到有一種力量在推動我,有一種感情在激勵我,有一種愛在我心中燃燒。

 

我常常感到很遺憾自己不是一個詩人,不能用詩篇把戰士們的感人事跡傳頌到四麵八方。但是想到跟戰士們在一起度過的日子,我就充滿了感激,為了表達我在軍訓當中受到的教育,和他得到的鍛煉後的一些感想。我決心用我的筆把我們自己經曆寫下來與大家共勉分享。

 

當陳同學聽到楊同學創作的詩歌普遍地受到戰士們和同學們的稱讚,從而他也特別地為楊同學感到高興,不過陳同學心裏暗想我兩年前最初和她相見的時候,她的眉宇間不是閃爍著一種詩人般的純潔的光輝嗎?啊,那種光輝!那種純潔而嫵媚的光輝!剛才不是又在她的眉宇間閃爍了嗎?

 

啊!------永遠靚麗的女性!-----‘詩人純潔的光輝‘---“他心裏一直在不住地念著這些詞語。一直到歡送會進入到尾聲,臨到最後一個議題時,他才隱隱地把他的思緒轉換過來,投向現實的生活中。

 

赫連長,張班長,陳同學和我都坐在第二排。當歡送會結束以後,陳同學和鄭同學走到赫連長和張班長麵前去告別。楊同學站在他們的旁邊,周同學站在講台下方。

 

赫連長正轉過身來,看見了楊同學,她容光煥發的臉上露出和藹的微笑。他向楊同學點頭,向她伸出手來。握了她的手,他說他在這次軍訓活動中認識她的,大家對她的印象都是挺好的。

 

楊同學聽了他的話後,她感謝地點了一下頭,沉默了一會兒,她又說:----“今天我很高興。同學們和解放軍戰士們,大家歡聚一堂,共祝我們的這次開展的學軍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我以前就一直想參軍來部隊過軍營生活,但沒法實現,現在我終於實現自己夙願---當了一回兵。“

 

 

 

 

獻給五十一年前參加上山下鄉運動的成千上萬的知青們

Dedicated to thousands upon thousands of the educated youth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Up to the Mountains  and  Down to the  Countryside “Movement  51 years ago

 

【英譯當代詩人食指 (郭路生)----“ 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一詩】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