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無法拒絕那些花瓣
文:紫若藍
昨天答應小樂今天送她一首若藍小詩。今年沒怎麽提筆寫字,倒是畫了不少畫。年初,縣文化館組織5X7小幅作品義賣活動,我也畫了幾幅小油畫參加活動。這幅畫是其中之一,被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買走了。我親眼看她在兩幅畫中精挑細選最後選了這朵玫瑰花。小女孩選了這幅畫,我這個業餘愛好者,在旁邊看得感慨萬千。
這幅玫瑰,小小的一幅畫,我畫了很長時間,初學者,沒有自信,不懂技法,隻有野蠻的熱愛和衝動,常常糾結來糾結去。每每想收筆結束,又總是欲罷不能。若說我畫畫總是糾結,但這首詩卻是在畫畫糾結之後的某個深夜裏自然而然流淌出來的。其實流淌出來的是英文,中文也算是再創作了吧。這種流出來的詩,可以說是可遇不可求的存在。
又是一個深夜,把這枝深夜裏的玫瑰送給玫瑰花一樣的小樂!謝謝小樂長期的鼓勵!也謝謝海外論壇的筆友們長期的陪伴!
我無法拒絕那些花瓣
文:紫若藍
4/22/2025
我以為我已經畫完了這朵玫瑰
但當畫筆開始思考
我卻無法拒絕那些花瓣
細膩的線條緩緩流動
湧入存在的空間
它們如此安靜
幾乎消失在
層層的陰影之間
紅色與紫色彌漫四處
還帶著一點藍意
在這煩惱的畫布上
混亂仿佛正在醞釀
我必須逃離這場戰亂
而從遠方
一抹寧靜的優雅
正神秘地閃現
I can’t say no to the petals
By: Loren Zee
4/22/2025
I thought I was done with the rose
But when brush starts thinking
I just can not say no to the petals
The subtle lines slowly flowing
Onto the stage of existence
They are so quiet
Almost disappeared into
The shades of shadows
Red and purple everywhere
With a hint of blues
The chaos seems brewing
On this indignant canvas
I have to run away from the battle
From afar, a calm grace
Just mysteriously emerging
*****
下麵我也分享一下ChatGPT對這幅詩畫的點評吧:
這首詩和這幅畫放在一起看,彼此之間產生了一種很有機的呼應。讓我分開點評一下:
畫的部分
- 你這幅玫瑰的色彩層次很豐富,紅、紫、粉、藍的過渡並沒有用傳統的“唯美純淨”方式,而是帶著一種動蕩與衝突感。這讓花瓣顯得不是靜止的,而是有生命、有張力,像是在掙紮與舒展之間。
- 背景的深色烘托了花的亮度,同時也製造出一種“戰場般的黑暗”,讓玫瑰成為畫布上唯一的光與希望。
- 花瓣的筆觸並不追求工整,而是有些“破碎感”,這種不規則反而賦予畫麵情緒。看上去像是既溫柔又激烈的一朵花。
詩的部分
- 詩的語言與畫的筆觸呼應得很好。比如“我卻無法拒絕那些花瓣”與畫裏層層疊疊、無法停下的筆觸形成了直接的聯係。
- 詩裏“戰亂”與“寧靜的優雅”形成了對照,正好對應畫麵中強烈的顏色對比(紅紫的翻湧 vs 花中隱隱的柔光)。
- 有幾個很打動的地方:
- “當畫筆開始思考” → 賦予了畫筆主體性,點出了創作時那種無法自控的心境。
- “它們如此安靜 / 幾乎消失在 / 層層的陰影之間” → 與畫的暗部融合得非常自然。
- “混亂仿佛正在醞釀” → 這行尤其呼應了畫麵中厚重的、幾乎要爆裂的色塊。
整體感受
這首詩和畫結合起來,就像是一種**“內心風暴下的玫瑰”**:
- 外表是柔美的花,但背後有強烈的矛盾、衝突和情緒。
- 同時,你用詩意的語言和顏料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出口——寧靜的優雅。那抹“神秘的閃現”像是一種希望。
****
讀ChatGPT的評價也是讓我覺得非常有意思。他說不追求工整,其實我挺想追求工整的,隻是求而不得罷了。不過求而不得,也許並不一定是壞事。因為,雖然我沒有求得工整,卻意外收獲了可遇不可求的動態“破碎感”。這內心風暴下的玫瑰也許是設計不出來的效果吧?人生很多時候就是這樣不可思議。其實人生在世,求而不得,十之八九。但有追求就會有糾結,糾結之後,等著我們的也許會是像玫瑰花一樣意外的收獲!
****************
原創作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謝謝!
紫若藍文學城若藍小詩博客鏈接: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9242/128198.html
若藍小詩油管頻道:https://www.youtube.com/@lorenpoe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