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圍城之前已經有7月北平陷落,11月上海失守,日軍更是一路沿蘇州常州無錫鎮江打過來,哪裏還能有歌舞升平的日子?
方言口音實屬正常,就連現在都有很多人不會說普通話,兩口子隻要互相能聽懂,都是各說各的,這個見太多了。
翻譯王廣海是唱戲的林毓秀的情人,不是丈夫。誠然那個年代民眾大都還沒有什麽民族性,但不能有個別有氣節的嗎?電影本來就是要突出個體。
林毓秀和胡蝶的合照是電影膠片中的一幀。她參演了胡蝶的電影,在其中有個同框畫麵,不是特意去合影。連這都沒看懂,還是別隨意評論了吧。
結尾槍斃戰犯是必須要的,要不然太壓抑了。你怎麽不說猶太人跑去辛德勒墓地獻花有狗尾續貂之嫌?
至於史實,最多就是留下日軍暴行照片的原本是美國人,現在改成老金和阿昌,這樣的藝術加工無可厚非。因為重點在於日軍暴行,而不是誰揭露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