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爾德林窗外的內卡河

本帖於 2025-08-04 02:59:20 時間, 由普通用戶 浮雲馳 編輯

荷爾德林窗外的內卡河

 

內卡河是德國南部的一條不大不小的河,起自黑森林匯入萊茵河,沿河兩岸綴滿大大小小的城市,比較有名的像歌德把心丟在了那裏的海德堡,或是巴符州的首府斯圖加特,內卡河到這些地方的時候都是寬闊且深的,有些萊茵河支流的氣勢,這個麵貌到了大學城圖賓根就完全改變了。

既是大學城,顧名思義圖賓根大學是這座小城的靈魂,除了威廉海姆大街兩旁的一些大學主要建築,其他各係都分別散落在城裏的各個角落,像是緊挨著聖喬治大教堂的社會教育學係,還有在山上老宮殿裏的考古係,城市和大學好似共生關係,城裏因此也多是年輕的大學生。

陽光好的時候,市中心的老植物園裏,教堂前的台階上,乃至內卡河邊的堤壩上全都坐滿了年輕人,尤其是高高的河堤上,常見朋友或是情侶兩兩麵河而坐,雙腿隨意挨著暗黑色的堤壩牆耷拉下去,下麵還有五六米高才到河麵,遠遠看著人似懸在河麵上一樣。他們往往會帶瓶氣泡酒,兩個香檳杯,就著空中或是河麵上反射上來的如糖果一般的陽光輕輕碰杯一飲而盡。

這裏的內卡河不寬也不深,綠色的河水在河道中仿佛靜止不動般地緩緩展開,偶爾的幾隻野鴨子才會在上麵劃開漣漪。這樣的河最適合用長篙撐船,手工打造的長長的尖頭木頭船,側麵看好似一片柳葉,船工用長篙探到河底輕輕一點,船就在河麵上滑行出去,在沿城的這段河道上穿過幾座橋走個來回。

最中間的那座橋也以內卡命名,是圖賓根最有名的一座橋,夏天橋上掛滿鮮花自不必說,它的特別之處是站在橋上向河的右岸看,在河堤的後麵有一排被漆成各色顏色的尖頂老房子,藍色黃色粉色白色橘色,依次在河岸上排開,色彩豔而不俗,前麵的河堤上又有大大的垂柳,紅李青杏這些綠樹掩映,這幅畫任誰走到橋上都不禁駐足,望而興歎,所以這裏就成了圖賓根的城市名片,被印在明信片上派發去世界各地。

在這一排房子的最末端,有一座淺黃色帶尖頂的小樓,這座樓叫做荷爾德林塔。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的德國早期浪漫派唯心主義詩人荷爾德林在這座小樓裏度過了差不多他一半的人生。荷爾德林當年就是在圖賓根神學院讀書的,他主要醉心於古希臘神話,他所處的時代正趕上轟轟烈烈的法國大革命,自由平等人權的口號和傳統的宗教世俗社會的強烈碰撞在當時無數的青年知識分子心中掀起巨浪,荷爾德林也不例外,詩歌裏充滿了對自由和自然的追求。

眾所周知作為詩人,命運一般都是比較坎坷的,正所謂身世不幸詩家幸,荷爾德林後期得了精神病,要靠帶麵具來控製自己尖叫,他未完成的遺作“恩沛多克勒斯之死”透露了他最後想要去追求的精神家園,他把自己的內心和外界的大自然認作是終極理想,自然是永恒的,詩人之心與天地相通,這也許便是人活著的意義。

荷爾德林生不能與俗世和解,死後百年他的詩終於被世人接受了,這座內卡河邊他住的小塔樓被做成了荷爾德林紀念館,當人們在內卡河邊信步遊覽時走到這河堤的盡頭吱呀一聲推開小樓的木門,站在二樓荷爾德林的小書桌前透過白色的格子窗向外望去,靜靜的內卡河,河畔的垂柳,河上的撐船,還有遠處的綴滿鮮花的橋,這些全部都收在了一個格子的玻璃上,一百多年過去了,窗外的風景卻應與舊時無甚差別,詩人當年坐在這裏時,他的心情可能總是在對自然的美好向往和對現實的絕望中反複翻滾吧,解藥是沒有的,我知道。

這時候陽光從西麵的窗子中照了進來,依著窗的形狀在地上畫出了兩列明亮的格子,小屋裏的浮塵飄在光線裏,時間在安靜中走著,這一天也快過去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讚。“與天地相通,這也許便是人活著的意義。” -小樂即安- 給 小樂即安 發送悄悄話 小樂即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3/2025 postreply 09:18:54

荷爾德林屬於唯心的,所以這個追求自然最好 -浮雲馳- 給 浮雲馳 發送悄悄話 浮雲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3/2025 postreply 10:12:13

喜歡浮雲的隨筆,每次都是看晨光裏浮沉飄舞的特有的寧靜感。“身世不幸詩家幸”,真是這樣,令人唏噓。 -可能成功的P- 給 可能成功的P 發送悄悄話 可能成功的P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3/2025 postreply 09:35:59

同意。寧靜感。“河水像油畫一樣安靜”,用文字真實具現。 -小樂即安- 給 小樂即安 發送悄悄話 小樂即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3/2025 postreply 10:06:35

嘿嘿,我小改了一下,這個原來好像是國家不幸詩家幸,不過意思差不多了,對於詩人身世不幸就夠了:)主要這次遊河去了他的紀念館 -浮雲馳- 給 浮雲馳 發送悄悄話 浮雲馳 的博客首頁 (36 bytes) () 08/03/2025 postreply 10:16:08

我最近讀了意識流大師Virginia Wolf的生平,覺得她的成就就是纏繞在她失常的精神狀態中的。最後都分不清哪個是因, -可能成功的P- 給 可能成功的P 發送悄悄話 可能成功的P 的博客首頁 (84 bytes) () 08/03/2025 postreply 10:23:47

意識流真的是純天馬行空,確實是失常了的精神狀態更佳,隻是她本人一定是痛苦的 -浮雲馳- 給 浮雲馳 發送悄悄話 浮雲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4/2025 postreply 00:04:47

某人窗外的河。這個標題一下吸引了我,想象當年他眼中、窗外的這條河。 -小樂即安- 給 小樂即安 發送悄悄話 小樂即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3/2025 postreply 10:27:39

關鍵是歐洲一百多年變化不大,所以大家看到的風景竟然還差不多,所以感覺更加強烈了:) -浮雲馳- 給 浮雲馳 發送悄悄話 浮雲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4/2025 postreply 00:06:13

一上來就碰到浮雲的散文,我的小確幸。覺得你能穿越時光、天地,和許多通感共鳴 -Anthropologi- 給 Anthropologi 發送悄悄話 Anthropologi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3/2025 postreply 13:43:31

抓住安妹:)。就是這兩天遊河又碰到發瘋的詩人故鄉就有點感慨,穿越時光的詩人的詩,看了讓人共鳴。 -浮雲馳- 給 浮雲馳 發送悄悄話 浮雲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3/2025 postreply 23:53:58

浮雲的散文總讓我想起十八世紀的歐洲散文(尤其是法國的)。詩人就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一類人,包括名氣大,被大眾接受的那些 -FionaRawson- 給 FionaRawson 發送悄悄話 FionaRawson 的博客首頁 (509 bytes) () 08/03/2025 postreply 19:08:32

哎呀,還得是你!我寫的時候就覺得有點不對勁,但也沒多想原來應該是篙!多謝多謝!對,詩人得有點爆發力,這個耗神的。 -浮雲馳- 給 浮雲馳 發送悄悄話 浮雲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3/2025 postreply 23:51:06

歐洲的神學力量一度很強大,所以知識分子們曾經很向往法國:)不過德國哲學文學後來發力,傳統深厚 -FrankTruce1- 給 FrankTruce1 發送悄悄話 FrankTruce1 的博客首頁 (358 bytes) () 08/04/2025 postreply 06:40:14

說的太棒了,我就是看了些恩培多克勒斯之死才對荷爾德林有認識,荷爾德林恨崇拜恩培多克勒斯,這部可惜沒有寫完他就過世了。 -浮雲馳- 給 浮雲馳 發送悄悄話 浮雲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4/2025 postreply 10:30:47

一直覺得春秋戰國時期的華夏和城邦時期的希臘地區是人類文明的兩大高地,同時代真是巧合! -FrankTruce1- 給 FrankTruce1 發送悄悄話 FrankTruce1 的博客首頁 (201 bytes) () 08/04/2025 postreply 10:46:11

確實百家爭鳴就會把文明推向新的高度,統一可以維持社會穩定但同時也使社會僵化 -浮雲馳- 給 浮雲馳 發送悄悄話 浮雲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05/2025 postreply 07:30:3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