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愈

本帖於 2025-06-14 11:10:42 時間, 由普通用戶 無法弄 編輯
我可能得ADHD了,注意力不能集中,聽人家講話老嫌人家慢,過度段太長,不能言簡意賅扣主題,所以沒聽多久我就遊離別處了。
 
特煩短視頻的人說:“刷到這個視頻是福分,一定要看完......",聽到這,我馬上飄走。老有人說:“我是某某某的大醫生,我來告訴你怎麽治這個病,一招就得......” 我再耐了一下,繼續聽,“這個病呢有咋麽咋麽影響,咋麽咋麽難受......”,我又按住煩躁,“你給一個小紅心......” 我再也按捺不住了,PIA,玩勺子去。
 
在Facebook上也一樣,我喜歡Facebook是因為它老有最新消息,跟BBC一樣,但我在那被騙過,所以心有餘悸,不肯輕易相信,總要去政府網站去查查。可它的語言格式實在討厭,前麵說一堆廢話,加占80%的廣告,到最底下才有幾個字的真消息,討厭死了。但它畢竟是個消息,我就是在那知道nationwide 銀行給大家返錢,趕快告訴我兒子,他說他已經收到了。
 
我現在也是說了一堆廢話,其實想說上個星期我老公跟小孩說這個星期去聽音樂會,我在旁邊,但根本沒聽就點頭了,結果昨天他倆要帶我去的時候,我根本就跟沒聽過這事一樣,特吃驚。
 
音樂會在隔壁村的市政廳,啥音樂我也不知道,啥節目也沒有。我問小孩,他說“就是我們喜歡的concert band music,曲子在網上。” 這就是我知道的所有信息。
 
這個村去年挑房子時我們來過,住在市中心一個很令人心動的小房子裏。昨天我們又來到這裏,還是挺開心的,一樣輕鬆。
 
音樂開始的時候,5個樂手走上舞台,一個女鋼琴(像中國人),2個小提琴,一個黃頭發,一個像中國人,一個中提琴,一個大提琴,一個5個人的樂隊裏有倆華人或亞洲人,可想亞洲現在多厲害。
 
 
路上小孩說:“如果看到長笛手,我會邀請TA來我們學校參加我們的演出。” 我就以為這個音樂會有好幾個演出,可後來發現這一晚上就他們5個,原來是弦樂重奏。
 
我老公說:“就跟我們看兒子的演出一樣。” 我就以為是業餘愛好者的演出,可聽了20分鍾,我悄聲地說:“這不是業餘的,是專業演出......" “當然啦” 小子不屑地說。我就是這麽一點點明白了這音樂會。
 
我從沒有這樣聽過音樂會,對音樂一無所知,曲目一無所知,樂手一無所知,但依然專注地看,靜心地聽。弦樂很美,悠遠悠揚,小提琴和中提琴像是在對話,一高一低,互相襯托,大提琴為它們倆做背景,鋼琴彈得好,但聲量有點小,不顯山不露水。
 
看得出中提琴是領銜,拉得也賣力氣,音色很好。華人小提琴拉得很嫻熟,但總覺得音色可以再美一點,小夥子很拉得開,坐那擺出一個瀟灑姿勢。黃頭發小提琴拉得不比那個華人差,但他是第二小提琴,他姿勢拘謹,或很謹慎,目不旁視,不跟第一小提琴或其他人交換眼光。大提琴是個女的,舉止和音樂一樣起伏,非常投入,表情也挺高漲,常轉身和中提琴回應,會心一笑,一種默契。鋼琴和中提琴有一種莫名的感覺,女鋼琴隻會給中提琴微笑,不看別人,中提琴在鋼琴獨奏後,會禁不住高舉雙手,表示特別的讚美。
 
我由於不熟悉音樂和曲目,隻能欣賞樂手的演奏和音樂。這肯定是專業演出,但不是top的演奏。他們非常嫻熟,但音色一般,像是很少有感情投入的表演,也會有幾個ending 沒有配合好,所以音樂有場景,卻無法打動人心,至少沒打動我。
 
最後20分鍾我閉上眼睛,靜靜地體會、享受那音樂。這是輕盈、婉轉,愉悅的小場麵,你可以想象在溫暖的房子裏和家人喝下午茶,和煦的陽光下和朋友漫步英格蘭鄉野,涓涓溪水旁慵懶的野餐。這是我第一次這麽欣賞音樂,純粹品味音樂帶來的美感,這種感覺真好,聲音和美好這麽融合在一起,給人歡愉和美妙。
 
音樂在掌聲中結束了,每個人都帶著滿足,像剛吃了甜點,我也從美夢中醒來,驚奇地發現我專注了2個小時,難道這是治愈ADHD的良藥?還是我根本就沒有ADHD?
 
我們家的果樹被AI確認是櫻桃樹,太好了,我愛櫻桃!
還有一棵確認為枇杷樹,真的嗎?不是夢吧?
趕集去
 
我們村兒我最喜歡的畫廊
 
看這些書名和作者,是不是too genius
 
薑餅來嘍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那棵好像不是枇杷樹,枇杷樹的葉子不是這樣的 -canto2010- 給 canto2010 發送悄悄話 canto201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5/2025 postreply 11:11:44

哦,那是什麽啊?這是AI告訴我的,很想知道:) -無法弄- 給 無法弄 發送悄悄話 無法弄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5/2025 postreply 23:02:0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