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 走出懵懂
“人生識字糊塗始”,令年輕人最無奈的是不知道哪一些是好書。若讀了不好的書,浪費時間不說,說不定會被弄得更糊塗。我讀書的動力是迷茫,不知道究竟什麽才是對的。在學校得到的概念到社會上會有許多不同或者行不通的地方,有些時候在還沒有想明白的時候就不得不作出選擇,會感到困惑和痛苦。我希望通過閱讀各種書籍來造就一雙慧眼,把這個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但很快就發現事情不是那麽簡單,見到“百家爭鳴”,但不知道誰更接近真理。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我不能確定哪一個更正確,有點越讀越懵。
初中剛畢業時見到一部叢書叫《中華活頁文選》,內容豐富且多有注釋,適合初學者。我偶然讀到其中的一冊,覺得不錯。恰好和一位同學去看望小學的一位老師,談起此書,他很得意地說,書店的人他很熟,凡來新書都會告訴他,他就:“啪!買進”,現在已經買齊了這套書。可惜他隻是在說,沒有要給我們看一眼的意思,料想更不可能借給我們,讓我心裏癢癢的。但後來經過一番努力,我還是從別的途徑讀到了其中的大部分。
古文中印象最深的是《老子》和《文心雕龍》,在《中華活頁文選》第一次讀到了《老子》和《文心雕龍》的一些章節,《老子》充滿智慧,揭示出許多被淺表思維迷糊的本質。如“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說事物往往相反相成。又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說不斷的點滴累積會發生原先意想不到的變化,由量變走向質變。教人們在生活中學會觀察與思考:幼芽很容易被摧殘,但若生存下來就可能有寬廣的未來;高台是否堅固,取決於從地基開始的每一層級;要到達遠方的目標,必須有充分的準備,選擇準確的路線,一步一步不辭辛勞。老子將一些深奧難解的大事用人人皆知的小事來比喻,例如:“治大國如烹小鮮”。曾有專家解釋:“意為治理大國要像煮小魚一樣。煮小魚,不能多加攪動,多攪則易爛,比喻治大國應當無為”。我讀後以為不甚妥,“烹小鮮”首先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糊了就不可能從頭來過;還要掌握好量與時機,鹹淡火候均須恰到好處,古人度量不精,全靠心中有數,曾為國家圖書館館長的老子,應該品嚐過美味的小鮮,而非大鍋雜燴;再是需要有預處理,洗淨、準備調料器具等,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老子的比喻是在揭示事物動態變化的一般規律:“粗枝大葉往往搞錯”。與他的另一則相關之說“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一脈相承。老子的論述思理豐滿,剖析透徹。文字簡練,比喻生動。之後見範文瀾《中國通史簡編》,稱老子為有極大智慧的古代哲學家,方知其稀罕。
讀《文心雕龍》覺得不隻是文學評論,還描述與分析了人的思維過程,如:“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裏”;“思理為妙,神與物遊”。其見解開闊又不乏細致,文辭優美清新,骨格俊朗,意氣風發。令人頓悟:通過學習和思索,每個人都可以保有一個遠比現實世界豐富的內心世界。故以為《老子》與《文心雕龍》皆可成為底定人生的基石,《老子》道法自然,倡導“真理至上”。《文心雕龍》則讓正義與辯證、邏輯與優美、想象與激情都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將文人應當遵守的規範隱含其中,使人感受“思想統領人生”。
《紅樓夢》是毛澤東建議要多讀幾遍的書,我讀了二遍。《紅樓夢》內容豐富,故讀者可以各取所需,我的體會是:作者最想說的是八個字,即“高標見妒”和“直烈遭危”。書中的人物,若要自持高潔、不隨波逐流,想要不媚俗、遠離陰謀詭計,就會陷入意想不到的人際困境與精神折磨,遭遇危險乃至殺身之禍。主人公如補天頑石一般的晶瑩,被遺留下來,無法補天。在周圍渾渾噩噩汙濁不堪的人群中,能出汙泥而不染,但又十分無奈。作者處於康乾盛世,但統治階層充滿了貪婪、腐敗與無知,導致這座大樓的樓柱開始朽爛。能洞見將發生“忽喇喇似大廈傾,昏慘慘似燈將盡”的景象,又不得已在許多地方要以假意村言說事。“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道出了作者藏在心底的真情。深刻之處是講事物終會走向反麵:“假作真時真亦假”。真善美與假惡醜,何為正?何為邪?本來天經地義。然而人們的是非觀被顛倒並非不可能,正義若被邪惡圍剿,處於極少數,亦會像“過街老鼠”。讀後萬分困惑,這可能嗎?
在書的扉頁和詩詞的注釋中常有關於作者生平的介紹,起先沒有留意,後來越覺得重要。例如李煜在當皇帝和當俘虜時的作品大不一樣,後者卻有很強的感染力;李清照的《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讓人體驗到她寄托的夢幻與理想,初讀時還以為是在她青春年少時的作品,後來方知已在南渡國破家亡之後,或許是在失去之後愈覺珍貴;蘇軾流傳千古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寫在他被貶黃州之時。這些都讓我聯想到,或許人有潛能藏在心靈深處的某些幽穀之中,但須要在經曆坎坷或者在遇到生理與心理的極限挑戰時才能被激發出來;有許多限製或若紙糊一般的隔閡,卻須要在被擊破並徹悟後方能達到更開闊的境界。故讀書固然重要,但在實踐中學習,經風雨見世麵,開闊眼界,得到鍛煉,同樣重要或者更加重要。筆墨文字,都隻是表述的工具,真正能感動人的是那些前人對曲折人生的感悟:如噴薄欲出的朝日,或是呼嘯疾行的狂風;像高山壁立千仞,似秋水清澈見底;都描繪出了生命的力量與品質。就如人們在崎嶇的道路上百折不撓,不斷登攀;在興衰榮辱麵前鎮定自若,淡泊寧靜。
我去化肥廠後還有機會繼續讀一些書,化肥廠有一個閱覽室,不知從什麽地方弄來一批書,建廠後又訂了各種報紙雜誌,凡書店新到的書大多會買來,由誌願者輪流管理,凡職工都可以借閱。還有一個資料室,有各種技術雜誌、手冊等,技術人員或工人要求訂閱或購買的技術書籍都暢通無阻,管理也嚴格有序。我第一次享受到能夠平等閱讀的機會,比較珍惜,是閱覽室的長借戶,上班時有空隙就去資料室翻翻。至今尚能回味當時無阻礙地獲得知識和信息的喜悅與自信,故以為消除知識的壁壘與不對稱,應該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尺。
文革時期還是出了一些書,如範文瀾的《中國通史資料簡編》,剛開始出售,化肥廠的閱覽室就有了。我馬上去借閱,覺得這套書很好。雖是史料,但作者的情感融入其中,例如他對老子和劉勰的評語,讀起來很親切。就像遇到了一個好老師,帶我沿著中國曆史的長河一路漫步,不經意間了解誰是英雄誰是小人。
每個人都會帶著已有的理念來觀察與思考,以為自己是正確的,還希望得到別人的讚同。日漸成為常態,許多爭議、矛盾也由此而生。蘇軾《題西林壁》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從不同的位置與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色,對同一事件或者問題,出自不同的立場和不同的經曆,結論也會不一樣。但真實也許就藏在這眾多的視角之中。所以在觀察與思考的時候,需要開闊、客觀,要有合適的包容度。因為正是差別造就了這個世界,不同的音符才能組成美妙的旋律,不同的色彩才可以畫出豔麗的彩圖,覆蓋大地種種不同的生物,才構成了美妙多彩的大自然。
但不同的音符不一定就能組成美妙的旋律,不同的色彩也不一定能畫出美麗的畫圖,不同的人結合成社會,也未必就是美好的。在包容的同時始終不可否認有相對真理的存在,相信人類終會向著正確與美好的方向發展。先祖們通過艱難的尋找和體驗,從覆蓋大地的千萬物種中不斷選擇,方使自己能滋養其中。可見正確與美好的得到與認可往往是千難萬難,會經曆許多反複與曲折。是與非,美與醜,對與錯,都是通過比較與積累才能逐漸認識。真理之所以成為真理,是因為它具有普適性,而非雙重或多重標準。
閱讀是一種學習,但需要經過思索、比較、判斷和整理,方能成為自己的精神財富。剛到化肥廠的三四年內,我依然能讀一些閑書,之後工作繁忙,除了技術類和數理化的書籍外,文史哲類的書籍就基本沒有再接觸過,以為大致就凝固在五十多年前的水平。
以上所述,隻是一個初中學曆的普通工人的讀書心得,粗淺得很。我讀的書不多,但還算幸運,讀到的大部分是好書,自感受益匪淺。那時讀書的過程和數量都相當可憐,隻是感到在智力成長的階段,讀書尤其是讀到好書非常重要,借此與後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