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台北“國立曆史博物館”

09/28/2024 星期六

     這個博物館對我是既熟悉,又陌生(圖1)。說熟悉,是因為60年前讀高中時,天天都經過。說陌生,是因為畢競相隔60年。已經不記得館內展出過什麽文物。

圖 1. 國立曆史博物館

     這個博物館座落在南海路49號。就在建中對麵 (圖2)。也可以說就在台北植物園裏麵 。

圖 2. 建中

     當下正在展出的有【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qiong yin)】特展 (圖3)。

圖 3. 常玉的畫

     常玉(1895-1966),四川南充人。1921年在蔡元培的勤工儉學號召下,前往法國留學。他學成之後,並未回國,而是畢生留在巴黎。成為20年代巴黎畫派當中極少數的華人代表。他是第一代留法藝術家之一(含徐悲鴻)。第二代留法藝術家有袁樞真。 第三代留法藝術家則有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等。

     1954年,當時的教育部長張其昀曾經整體性的規劃【南海學園】。理念是參考美國Smithsonian Institution, 建立博物館群。所以在植物園內,陸續成立【國立曆史博物館】,【國立台灣藝術敎育館】,【國立敎育廣播電台】,【國立敎育資料館】,【國立台灣科學敎育館】等機構。大學時跟幾個同學一起弄了個翻譯小團體。時常到科學館。並且翻譯一些簡俗易懂的有關科學的文章。還記得有一篇是跟維它命K有關的文章。

    【 國立曆史博物館】於1955 年成立之初叫作【國立曆史文物美術館】。1957年才更名為【國立曆史博物館】。台灣為了提供藝術家專業展示空間,推介優質藝術文物展覽,於1961年興建【國家畫廊】。

     在這館裏,特別介紹了常玉在巴黎最後的訪客,席德進。席德進1923年生於四川。1948年隨軍來台。活耀於台灣藝壇。他於1963到1966年間遊曆法國。跟常玉頗多來往。他曾說過:【由徐悲鴻時代,經過趙無極時代,跨越到我們這一代(席德進)】。

     這個博物館辟了一處專門介紹【山水中的台灣新印象】的展區。1949年後,大陸來台書畫家,如黃君璧,張大千,呂佛庭等人,強調中國山河寓意象徵。而新興的台灣地景則偏向【依山傍海】的特色。林玉山,傅狷夫,張榖年等人,走出畫室觀察台灣風土。把蘇花公路,宜蘭大裏,蘭嶼等地都納入他們的畫中(圖4)。

圖 4. 張榖年的畫

     台灣於1981年成立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建會)。曾經舉辦法國印象派大師雷諾瓦油畫展(圖5)。我對美術作品是外行。但雷諾瓦的畫是認識的。他畫的女子都是手臂圓滾滾,臉膀圓嘟嘟的。文建會於2012年改製為文化部。

圖 5. 雷諾瓦的畫(取材自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Pierre-Auguste_Renoir,_Le_Moulin_de_la_Galette.jpg)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