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太門西》連載240:第80章:功虧一簣(3)

長篇小說《太門西》:山上長弓 著

第80章:功虧一簣(3)

這是南唐軍的最後實力,是林仁肇訓練的南唐精銳,南唐就指望這支部隊了,生死存亡,在此一舉。

朱令贇的首要目標是擊毀宋軍在采石磯的浮橋,這是宋軍的生命線。

但朱令贇錯過了最佳時機,適十月初冬,正值涸水期,江水淺航道窄,大船不能齊頭並進,船隊隻能成一條線在河中間水最深處緩慢行駛,這給了宋軍充分準備時間。當初李煜第一次下令朱令贇救援金陵時,那時正是豐水期,長江可並行十數條大船,但朱令贇瞻前顧後,遲遲不肯發兵,錯過了良機。

宋軍將領王明率領江夏水軍提前趕到安慶,王明的船隊不足以抗衡朱令贇的龐大水師,臨時造船又來不及,他便下令在江中的沙洲豎立許多船桅杆來疑惑敵人。

朱令贇遠遠看到這些船桅杆,還以為宋軍戰艦眾多,不敢貿然輕進,便率軍避入皖河口,即皖河和長江的交歸處。

南唐軍一進入晥口,立即遭到宋軍伏擊,數百條戰船從長江和皖河衝出,攔截南唐水師。

唐宋兩軍水師在皖口展開一場江上大戰。

宋軍將領劉遇率軍攻擊南唐軍,南唐軍都是幾層樓高的大艦,宋軍則是輕快戰艦,從四麵圍攻南唐戰艦,朱令贇所乘旗艦首當其衝。

江南水師果然名不虛傳,大船每層樓都有射擊口,箭矢密密麻麻的射向宋軍,還有擂石投出,砸向宋軍小船。宋軍幾次想衝上朱令贇的戰艦都被擊退,根本無法靠近。

南唐軍戰船陸續趕來,加入戰鬥,戰場形勢立馬改觀,南唐軍由守變為進攻。

南唐的艦隊實在龐大,宋軍招架不住,開始後撤。

宋軍眼看就要被擊潰,南唐軍隻需乘勝追擊即可。但這時朱令贇犯了一個錯誤,他擔心宋軍有詐,在前麵設伏,隻因他在來路上看見許多宋軍大船桅杆,那時他就有了疑心。

朱全贇下令停止追擊,改由火攻,宋軍位於下風口處,是被燒的位置,火攻最好不過。

看不燒死你們!朱全贇信心滿滿,當年周公瑾火燒赤壁,今天我朱全贇要火燒皖口,且看我江南水師再現雄風。

南唐軍萬箭齊發,箭頭帶著火苗和硫磺,射向宋軍戰船。同時南唐軍大船居高臨下往宋軍戰船噴射火油,這是朱全贇專門找人打造的火油機,裝在大船上,這時派上了用場,江麵上頓時燃起大火,宋軍不少戰船著火,船上的軍兵紛紛跳水逃命。

江上風大,宋軍處於下風口,火隨風飄,戰船一個接一個著火,那些還沒有著火的戰船則拚命逃竄,宋軍水師全線崩潰。

南唐軍旗開得勝,欣喜若狂,歡聲如雷,終於一吐壓抑了多時的憋屈。朱全贇更是誌得意滿,腦子一熱,下令乘勝追擊,不要讓宋軍跑了,要一鼓作氣全殲宋軍水師。

宋軍在前逃,南唐軍在後緊追,追上宋軍後又是火油一通噴射,放火燒船。

誰知這時風向突然逆轉,反過頭向南唐戰船吹去,上風頭變成了下風頭,火苗子一下子就燒到了南唐戰船。

南唐軍都是大船,轉身困難,再加上是沽水期,河道窄,當時就有戰船擱淺,這下南唐軍的戰船擠在了一起,一條船著火,條條船著火,躲都沒地方躲。

更糟糕的是南唐戰船上裝的燃油著火爆炸,燃油流到江中,整個江麵都是火。南唐軍龐大的艦隊,幾百艘戰船,十數萬大軍全部困在在火海之中。 

江麵上大火熊熊,濃煙滾滾,把天都燒焦了,空氣中是刺鼻的焦炭味。

南唐兵棄船跳水逃命,但江麵也是火,許多跳水的官兵被活活燒死。

這一轉換發生在瞬間,宋軍還在拚命逃竄,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等逃遠了回頭一看,我的天!南唐軍己被大火吞噬。

宋軍在遠處默默的看著這一切,南唐軍的慘叫聲撕心裂肺,慘不忍睹。

朱全贇的大艦也著了火,他的親兵勸他跳水逃命。但朱全贇決定與他的艦隊共存亡,整個鎮南軍葬身於火海,十五萬將士呀!他哪裏還有何臉活在世上。

朱全贇令親兵自己逃命,隻身走到大艦頂層,站在船頭,仰天大喊:“天滅南唐,臣子無力回天,國主,朱全贇父子兩代深受皇恩,愧對陛下,唯以死謝罪!”

大火升起,遠遠的可以看見朱全贇的人影直立在火中。

朱全贇不具備統率大軍的才能,眼高手低,關鍵時候失誤,以至於葬送了南唐最後的希望。但朱全贇至少還有勇氣以身殉國,不像皇甫繼勳那個貪生怕死的懦夫。

朱全贇臨死也不承認自己指揮失誤,認為是天意要滅了南唐。但如果這一仗是林仁肇領兵,林仁肇不會在最後時刻改用火攻,特別是勝負已定,完全沒有必要再冒這個險。

林仁肇也曾經吃過火攻這個虧,當年在與後周作戰時,他用火攻敵軍浮橋,結果把自己燒了。從此以後他對用火非常小心,如果非要火攻,則用小船快艇帶著硫磺燃油衝擊敵軍,絕不會用大船裝著燃油去燒小船。江上風向隨時可能改變,搞不好就把自己給燒了。所以上次太門西提出火攻宋軍江北水師,林仁肇就沒有同意。

朱全贇沒有林仁肇的經驗,又剛愎自用,好大喜功,這才造成了這場災難,其實這是可以避免的。

這是一場決定國運的大戰,南唐的慘敗不是天意,而是人禍,當朱全贇踩著林仁肇的鮮血上位的時候,他的命運、鎮南軍的命運、乃至整個南唐的命運就都已經決定了。

李煜聽到朱全贇戰敗身亡的消息後,他起初還不相信,十五萬大軍怎麽會就全軍覆滅了呢?他再三求證這才相信,當時就癱了。金陵城唯一可以指望的援軍就此敗亡,至此南唐的主力兵力已全部喪失,金陵成了一座孤城。

這時滿朝文武都無計可施,李煜絕望了,甚至考慮向宋朝投降。他想不通,南唐對北宋就像兒子對老子,卑躬屈膝,唯唯諾諾,要什麽給什麽,每年的供奉一點不少,過年過節還額外上供,他甚至主動取消了帝王的稱號,改用宋國年號,奉北宋為上國,趙匡胤為何仍然不滿意,步步緊逼,難道我做的還不夠嗎?

李煜決定派吏部尚書徐鉉前往北宋向趙匡胤講講道理,我南唐對北宋這麽好,你們沒有理由打我,人總要講理嘛!

這個國主真是腦子有毛病,詩書讀傻了,這種事能講道理嗎?

李煜認為徐鉉能說會道,才高八鬥,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他能說通趙匡胤退兵。

誰知徐鉉到了汴京沒幾天就灰溜溜的回來了。

李煜迫不及待的問趙匡胤怎麽說,徐鉉說趙匡胤隻說了一句話:“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乎!”

至此李煜徹底斷絕了任何幻想。趙匡胤說的再明白不過,天下就像是一張大床,隻能由他一個人睡,容不得別人躺在上麵打呼嚕,也就是說天下是他趙匡胤的,不能與人分享。趙匡胤鐵定要吞並南唐,沒有道理可講。

不過趙匡胤這話也激起了李煜的書生意氣,他心說我又沒睡你趙匡胤的床,我睡的是自己的床,你憑什麽不準我睡?我偏就要睡,還要把呼嚕打得震天響,不行嗎?李煜本來還猶豫是否要歸順趙匡胤,這一生氣反而不想投降了,趙匡胤你欺人太甚!

李煜完全是意氣用事,不過這正中了陳喬下懷,掌管軍事的陳喬和守將咼彥等都是死不投降的強硬派,要與宋軍抗爭到底。

陳喬下令堅守金陵城,與宋軍死耗,他要拖跨宋軍,餓死也不投降,讓你趙匡胤幹瞪眼。

陳喬的這個策略是個笨辦法,也是個沒有辦法的辦法,畢竟金陵城這麽大,宋軍要想完全圍住不太現實。另外金陵城還有一邊是長江,宋軍沒有能力完全封鎖長江,還有物資進出金陵,金陵城一時半會兒還撐得住。

宋軍以為殲滅朱全贇後,南唐軍信心動搖,會主動與宋軍談判投降。沒想到南唐軍反而眾誌成城,硬是不投降。曹彬找不到攻城的機會,這一拖就是幾個月。

當然曹彬也沒有閑著,他把金陵附近的南唐軍殘餘逐個清除,金陵成了一個真正的孤島。

冬去春來夏至,轉眼到了長江中下遊梅雨季節,天氣又潮又悶又熱,北方來的宋軍將士天天身穿重甲,全副武裝,受不了這個鬼天氣,身體都要發黴了。

宋軍叫苦連天,開始有人生病,隨後溫疫在軍中爆發。

曹彬把情況上報給朝廷,趙匡胤心想這個李煜還真跟我扛上了,看不出來呀,一個書呆子居然如此倔強。其實這一切都是陳喬那幫臣子們折騰的,李煜就是一個沒有主見的甩手掌櫃,基本不管事。

但宋軍水土不服,軍中溫疫暴發這也是個現實。趙匡胤動搖了,打算撤兵,先把宋兵拉回北方休整。

看來南唐的堅壁頑抗、疲勞宋軍的策略還真生效了。

但是曆史的進程卻被一件看似毫無關聯的小事改變了。

宋國有個官員叫侯陟,是新任揚州代理知府,他也參與了圍困金陵。侯陟這個人貪財,收受賄賂被屬下告發,趙匡胤下令侯陟到京城受審。

侯陟到京後先去找好友盧多遜救助,盧多遜是趙匡胤的寵臣,此人曾經出使南唐,返京時帶回南唐的地形圖,並力主對南唐開戰,得到了趙匡胤的信任和重用。 

盧多遜是個強硬主戰派,正在為趙匡衡打算撤兵一事犯愁,不知怎麽規勸皇上,正好這時侯陟來找他。盧多遜聽說侯陟從金陵前線回來,心中一動,想起一計,便對侯陟說他有辦法救侯陟,侯陟隻需照他說的做就行了。

這天侯陟來到龍庭,要見皇上,說有重要軍情要報告,被侍衛攔住,皇帝是想見就見的嗎?滾開!

侯陟就在宮門外悲天憫地的大叫:“金陵馬上就要撐不住了,平定江南指日可待,陛下萬萬不可在這個節骨眼上撤兵呀,否則前功盡棄!臣剛從前線歸來,親眼所見,冒死直諫,如言有虛,甘誅三族。” 聲嘶力竭,聲情並茂。

說來也巧,正好這個時候赳匡胤出門,好像時間是推算過似的。趙匡胤聽見有人在喊叫,引起了他的注意,一問是侯陟,就把侯陟叫過來,問起怎麽回事,為何大喊大叫。

這個侯陟也是能言善辯,鼓舌如簧,大談金陵前線情況,添油加醋,居然把趙匡胤給說服,改變主意,不撤兵了。

趙匡胤下令曹彬必須在年底前攻下金陵,同時把攻打南漢歸來駐守荊州的大軍調往金陵,再加上攻占潤州的吳越軍,幾十萬大軍齊聚金陵,誌在必得。

南唐的一線生機就因為一個貪官而被逆轉,曆史給李煜開了個玩笑。

侯陟自然被免了罪,趙匡胤還給他一個京官當,但這人舊習不改,繼續貪腐,後來東窗事發,此事與本文無關,不再多敘。

宋軍準備就緒,幾十萬大軍把金陵圍得水泄不通,隻等曹彬一聲令下,就發起總攻,但這個時候曹彬卻生病了。

宋軍將士十分沮喪,唉,打個金陵怎麽就這麽難呢?一事接一事,現在總算萬事俱備,主帥又病了,這是怎麽搞的?

將領們去看望曹彬,曹彬又稱身子不舒服而拒見,大家急得不得了,到底是怎麽回事也搞不清。

此事急報到汴京,趙匡胤聽後琢磨半天,趙匡胤多麽英明的一個人,他怎麽都覺得曹彬是在裝病,不過他什麽都沒說。

趙匡胤不愧是開國皇帝,有識人之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任命曹彬為主帥,前線的事就由主帥決定,曹彬裝病肯定有他的用意。

前線的將領們也琢磨出曹彬是故意不見他們,一定有什麽事,於是約好一起去求見,曹彬這才與他們見麵。

大家一見曹彬,曹彬麵色紅潤,聲音洪亮,哪像有什麽病。

曹彬不再轉彎抹角,開門見山的說,如果大家要想打這一仗,就必須答應他一個條件。眾將領急忙說:答應!答應!大帥的要求豈能不服從。

曹彬的要求很簡單,就是要眾將領約束自己的手下,保證入城之後不濫殺無辜,不奸淫擄掠。

原來曹彬手下聚集了宋軍過半戰將,來自於東西南北各個戰場,不同的部隊,各自的山頭,個個戰功顯赫,有人還是趙匡胤當年的結拜兄弟,他怕難以管束,所以才出此下策,要他們當眾立誓。

在得到眾將領的保證後,曹彬當即就奇跡般的“病愈”,第二天就發起對金陵的總攻。

趙匡胤聽聞此事後哈哈大笑,也深為感歎,曹彬為保護金陵城和城中百姓可謂是煞費苦心,此人識大體,國之棟梁也!朕沒有用錯人。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