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歐洲流浪 - 高鐵奔向維也納(奧地利)

布拉格的行程結束了,下一站是維也納,奧地利共和國的首都。

奧地利占據中歐的重要地理位置,原冷戰意義上的西歐國家,北麵是捷克,西麵是匈牙利,南麵是斯洛文尼亞和意大利,西鄰瑞士和列支敦士登。二戰後為奧地利第二共和,1955年宣布永久中立。我們知道瑞士是聞名世界的中立國,奧地利作為中立國的時間不長,這方麵較少被人提起,1995年加入歐盟。

從酒店18樓的房間東望維也納市區。玻璃大樓對麵綠樹所在地方是著名的維也納美景宮(Schloss Belvedere 德/Belvedere Palace 英)

奧地利一詞最早出現在10世紀晚期的一份文件中,所屬地區此時是王公封地,幾經易手戰亂不斷。到了13世紀,哈布斯堡王朝開始統治奧地利及其周圍地區,一直到20世紀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1938年,奧地利出生的希特勒將其祖國收歸到他的"Third Reich"(與德意誌合並)。基於盟國1943年的"莫斯科宣言"二戰後奧地利歸西方勢力範圍,1955年中立後,美蘇兩國軍隊撤出,奧地利自治獨立。今天的奧地利享受著前所未有的經濟富庶,這約9百萬人口的山地國家人均GDP占世界第十三位。


清晨的布拉格彌漫著祥和與寧靜,在酒店吃好早餐退了房間,拉著行李箱走在小方石鋪就的路麵上,箱輪發出噠噠的響聲。穿過一個小公園,對麵就是依坡而建之火車站的地下一層,裏麵是候車大廳和售票處。前兩天買票意外發現火車站離酒店如此之近,今天一大早趕8:10分的火車一點沒壓力。按照那天售票員的說法,果然在開車前20分鍾在大屏幕上看到我們車次的站台信息,從容地到站台候車。列車準點進站,上車找到座位,是麵對麵四人座,由於旅客不多,一路上都是空空的。我們得以盡情欣賞車窗外的風光。


布拉格火車站大廳,同樣地潔淨,實用且有條不紊。


一樓候車大廳,清一色的紅色元素使藍色的顯示牌和大屏幕上的信息更加醒目。


大廳中展示著一輛鐵軌汽車。捷克的汽車工業和德國的一樣悠久,生產的小客車暢銷歐洲。


站台上即將發車的列車,保潔工剛剛結束清潔工作。


布拉格郊外的上午,藍天白雲分外妖嬈。

 
到站下車了,乘著媽媽的"出租"回家去。這座小城的居民樓看上去不錯,不知道哪個單元是她們的?

 
又到了一站,車站外是個高大的教堂,看和巴黎聖母院相像的樣子,想必是一座聖母大教堂。右圖藍點顯示該站定位,仍在捷克境內。


維也納郊外的田野風光


列車一路奔馳,終於到達維也納中央車站。

它是一個十分繁忙的交通樞紐,應付著南來北往,東奔西跑的客貨列車。


從酒店的高層房間,維也納市中心東區的高樓一覽無餘。

中午時分到達事先訂好的維也納酒店,雖然下午三時是規定的入住時間,但由於是淡季(五月),前台很爽快地給我們辦理了入住。本可以進市中心轉轉,但前兩天又是跋山又是涉水,當天下午在酒店休息成了主要任務。火車站有很多不錯的餐廳和餐飲店,包括日餐和中餐,晚餐就是在那裏解決的。


夜幕降臨


東方欲曉,一輪紅日噴薄而出。


第二天乘早班火車去奧地利第二大城市格拉茨(Graz)一日遊

時間關係,今天就寫到這裏,敬請待下回分解。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