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我在舊金山自由行。一大早就出發,先遊覽了金門大橋,
舊金山中國城大約創立於淘金時代1830S左右, 它是全美最大的中國城,曆史悠久。 如功夫明星李小龍就出生在中國城附近的醫院裏。 而孫中山先生創立同盟會時期, 曾多次到舊金山華埠募集捐款回國辦救國運動。。。這一小片土地, 與中國現當代曆史緊密相連,更與華裔移民的生存和發展緊密相連。 。。當然,客觀的說,各地的華埠,都像個中國三線小縣城, 人口密度大,商業繁盛,各種檔口檔次不高。如我在其商業主街上, 見到最多的是生鮮菜店,參茸中藥店,飲食店等等,特別基礎民生。 其中守店的,大多是中老年講廣東話的華裔們。他們勤快持重, 守著祖訓“民以食為天”,一輩輩守著自己的小產業, 不圖發展也很難大發展,維持著百業齊全的中國城基礎樣貌。 本地還有國民黨總部,孫先生大民主義的門頭。曆史現實, 令人小感懷。
那裏的顧客,多數是本地華裔及華人訪客, 少數是年輕的本地美國學生們。我呢,一時起興, 就跟著排有排隊的小食鋪采買我隔天長途火車吃的餐食。 假裝報報菜名吧:甜品_缽仔糕,芒果布丁,蝴蝶酥,肉鬆酥; 廣式蒸點心_奶黃包,糯米雞,豆豉鳳爪,素炒豆腐, 外加四分之一燒鴨,四分之一油雞(它們出品自四家店鋪)。 舊金山華埠大,曆史久,最突出的好處就是餐食豐富物價較低, 讓來此旅遊的華裔腸胃得到極大的滿足。 要知道與華埠隔著一條長長汽車隧道的下城地區, 普通一份外帶炒飯都十五元。
我與華埠人的較密切接觸有二:一是我坐老式有軌電車( 它運行有150年曆史)時,有位華裔老婦半路攀上後階梯。 她收妥自己隨身帶的兩個包裹,就坐在我身邊, 沒一會兒就跟我聊起天來。她告訴我要去中國城得中途下車, 否則坐到電車終點往回走,都是山路“走死你”. 我沒聽那大姐的好言,執意坐到終點。回程時我發現, 並無其他車輛通行。蠻高的小山,一山又一山, 有時是五六十級台階,(地圖上步行十分鍾的路, 實際走起來半小時)。也行,我穿行了一個較高檔社區_俄國山, 很多漂亮優雅的沿山小住宅,街區安靜優雅, 是那種半山半海的房子。此段步行讓我稍感勞累, 也對舊金山城區多山, 其有軌電車公司早期創業就是基於民生的需要,有了切身的體驗。
與那裏華埠人接觸的另一次,是當我在華埠購物完, 提著購物袋穿行暗暗的公路隧道時,有位華裔大姐於我相向而行。 見我購物袋,她著急地問我“今兒華埠有啥便宜沒?”。 我略略說我不知,隻是隨意采購,她才走開。 我意識到她當我是本地人,去華埠大采購了,才有此說。
這小偶遇,在下城在別的城區絕無發生。在通往中國城必經巷道上, 中國大姐這麽自然地問同是中國麵孔的我, 隻能說舊金山華埠確實是大華埠啊。
總歸,華埠小遊,是我這趟西部訪問幾市中, 最中國味兒濃鬱的地方。味蕾久久懷念它。
僅以此記!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