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大明燕王野史》三十三,山雨欲來

來源: yifuguo 2024-06-15 06:23:0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095 bytes)

“你這是要三逼呀!不過,現在你還在驚悸期,需要好好做做心理準備,等你慌亂夠了再說吧!萬事要隨緣而化解,不可操之過急。你趕緊起來,日後水到渠成時,我定向燕王舉薦你!不過,等你咂摸甘泉時切莫忘了我這挖井人哦!”

“金忠一定沒齒不忘!”

心魔暗道:` 禿驢,你是大傻逼,袁珙是*****,這金忠則是三逼。你們仨全湊齊了,事情也該發生了!'

 

某日,當道衍急匆匆隨三寶趕到燕王府時,燕王朱棣正在和他的三個兒子收拾行裝,準備上路。

一見道衍,朱棣急忙將他引入密室。

“出什麽事了?”道衍問。

“父皇身體不豫。據可靠消息講,已然進入彌留之際,恐怕不日就要龍馭賓天。”

“那燕王打算如何?”

“赴京探視。”朱棣帶著哭腔道。

“赴京?探視?帶著三個王子一起去嗎?”

“對!去早了還能見著,去晚了恐怕……嗨!”朱棣說不下去了。

“別介!”心魔急了,插嘴道:“燕王你可不能去,那樣太危險了!”

“即使前途凶險莫測,我也甘冒此險!”朱棣堅定地說。

“圖什麽呢?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和三個兒子去冒險?你圖什麽吧?”

“不久前,父皇有詔諭到,命我總率諸王,得專征伐。他老人家那是要傳位於我,如果在他彌留之際,我不在身邊,萬一有變,後悔莫及啊!”

“別做春秋大夢了!你憑什麽認為總率諸王、得專征伐就是要傳位給你?那是讓你在外麵好好統兵把守,替新皇帝打仗!”

“父皇在詔諭中說:‘汝獨才智,攘外安內,非汝而誰?朕之諸子,汝實為長,爾其總率諸王,相機度勢,奠安黎庶,以答上天之心,以副吾付托之意!’這不是要傳位於我嗎?”

“這是讓你效法周公,帶好弟弟妹妹們,好好保護侄兒皇帝,安分守己地過日子!並沒有一句讓你當皇帝……”

“一派胡言!”朱棣瞪圓雙眼嗬斥道:“不必多言!我走之後,你替我坐鎮王府,不得有誤!”

心魔繼續抗辯道:“你,一入南京便會被抓起來,論你個擅離封地之罪!你還敢帶著三個兒子去?你不怕人家來個全家一鍋端嗎?又叫一勺燴……”

“大膽!”朱棣怒不可遏了:“你敢對本王如此無禮?來人,給我拖出去重責二十大板!”

這時,內官狗兒搶進密室,伏地叩頭說:“殿下,道衍大師對殿下一片赤誠忠心,望殿下法外施恩!”

朱棣平靜了一會兒,說:“道衍,本王暫且饒你這一回,望你好自為之,戴罪立功!”

心魔也平靜了一下心情,說:“殿下,你不記得洪武二十二年,你親弟弟周王殿下擅離開封後是個什麽樣的下場嗎?這是一計,你可千萬別自投羅網!”

朱棣說:“父皇不會負我!”

“是,皇帝不會負你,可難保眾大臣不會啊!你還記得洪武二十五年是怎麽立的皇太孫嗎?當時我苦苦勸你靜心蟄伏,不要誘惑所動,可你就是不聽!結果如何?變主動為被動!更何況現如今京師情況不明,如果聖上已經龍馭賓天,你在北平尚且需多加防範,難道還要送上門去挨刀?我對你講過的預言,你難道充耳不聞嗎?”

朱棣一下子跌坐在椅子上,半晌無語,呆若木雞。

良久之後,他還是不甘心地獰笑著說:“就是龍潭虎穴,本王今天也要闖一闖!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既然本王是天命所歸。自然有上蒼護佑,料也無妨!來人呐,快備馬!”

心魔狂叫起來:“朱棣!你小子如果不聽良言相勸,此去定死無疑!什麽天命所歸?死了一了百了啊!”

“把他給我轟出去!”

 

道衍步履蹣跚地往慶壽寺走,他剛才被燕王府的眾衛士推推搡搡進而連踢帶打轟出了門,現在覺得渾身疼痛,但他沒有怪罪心魔,反而越加敬佩他的膽識。他調侃道:` 得,夥計,咱被人家轟出來了,你還有什麽說的,都衝我來吧!'

半天,他聽不到心魔的回答,奇怪地問:` 怎麽了?隻受了這麽一點委屈就灰心喪氣了?夥計你消消氣,燕王的衛士們又沒有碰你,他們推我、踢我、打我,我都不覺得疼,你何至於如此呢?'

道衍回到慶壽寺,小和尚們一見他鼻青臉腫,袈裟破爛,忙將他扶入內室,替他更衣洗麵,擦拭傷口,忙得不亦樂乎。

道衍卻兩眼發直,任憑小和尚們擺布。他在心裏一遍又一遍呼喚心魔,可心魔就是沒動靜,仿佛離他而去了。

 

太子朱標對諸王子而言,無疑是個絕大的好人,因為他總是竭力回護兄弟們。久而久之,他成了老好人,好人不下地獄,但天堂的吸引力太大了,天堂之門隻要微啟,好人便被吸引進去了。

而皇太孫朱允炆,朱標的這個兒子,在對待朱棣問題上的好人態度比老爹朱標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在宮廷裏,尤其是在朱元璋這個暴脾氣家長的長期壓製下,他和他父親養成了順從的習慣,他父親隻順從朱元璋一個人就可以了,而他,除了順從皇爺爺和父親,還有其他叔叔阿姨,直到十五歲。十五年的老虎狗生活,令他這條龍見了蛇之後有抹不掉的恐懼陰影,尤其是朱棣曾不少次摸過他的頭,這就意味著屈服。在屈辱中折服。

朱元璋在彌留之際,突然意識到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他以往隻注重外部對皇權的威脅,幾乎完全忽略了皇子們對皇太孫所構成的危脅,尤其是他對朱棣的偏愛,致使朱棣成為最強悍的藩王首領,隻要他一死,就無人再能遏製燕王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痛定思痛的朱元璋,最後隻得力保隔輩的幼孫而舍棄愛子了。他叮囑允炆“燕王不可忽”,並為允炆安排下一條秘計,也是毒計:用他朱元璋的大行儀式做誘餌,朱棣不來則可,一旦朱棣來到南京,立即拿下治罪,至於是殺是囚禁,聽憑朱允炆處置。他這也是無可奈何的最後一招。

=================

 不過癮的讀者可以在喜馬拉雅上搜一下長篇小說《大明燕王野史》。11:23pm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