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郎閑話214《詩以誌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文友言:
英式葬禮上除了悼詞之外,常常會有一些詩歌的讀頌,或取材於宗教的經典或取材於前輩們的詩作。就如同在婚禮上一樣,隻是內容各有不同。這種型式相當地溫馨,也有助於幫助寄托哀思。而中文的相關信息資料卻相當罕見,在網上搜索一下,既未發現很貼切的唐詩宋詞,也未見有現代的自由詩可供選用。對此有趣之文化現象,不知各位文友可有何高見?
巴郎曰:
中西文化的不同,是會在多方麵產生一定的差別的,可用於喪葬方麵的詩詞也不例外。比如說,西方基督教的盛行,產生了許多的頌詩經典,追思傳道先驅們的艱苦開拓,異教徒的打壓迫害,頌揚耶穌及使徒的功業,卷軼浩繁,汗牛充棟。西方人從小學而時習之,牢記在心,遇到有事就可拿來就用。東方的佛教道教也有類似的經文,常由僧尼道眾在葬禮上唱頌,也有比較專業的世俗哭喪,但很少有通俗化的文字記錄,而且通常認為少兒不宜,故很少教導或要求少年兒童去接觸熟識朗讀背誦,如此成長起來的普通人自然會認為這些經文艱深繁複,視為畏途,難以跟隨,不可能輕車熟路地拿來就用。
但舉行葬禮,悼念親人朋友,無論是東方或西方的教眾,還是世俗人等,其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緬懷逝者的生平,頌揚逝者的善行,祝禱逝者安息。所以回憶逝者的一生,及其軼聞逸事,以此寄托生者的哀思,是葬禮上的重頭戲,而吟誦詩詞,則屬可有可無,最多算得是錦上添花。
中文詩詞語句精練,言簡意閡,這既是長處,也是短板。如唐詩多為五七言律絕,宋詞多將詩歌截長續短,引用的成語典故眾多,使許多詩句內涵深遂,需要借助於想象去理解,隻能意會,難以言傳,故很難如西方頌詩一般去直白明了地敘述事由。其次,由於逝者個體的不同,很難約定俗成,可按圖索驥的去尋找恰當可用的詩詞。所以就國人而言,根據逝者的生平,而自創詩詞歌賦,可長可短,敘情則長,惜時則短。自創詩詞悼念親友,花費了時間去思索重溫過去,更為貼切溫心,表敘詳盡,是比照抄程式化的詞條,更能表達生者的意願。
白話新詩,是仿照西方風格的自由體詩,雖然方興未艾,但形成的時間短暫,數量也是有限,不足以隨意選擇,拿來就用。而且國人比較忌諱喪葬事宜,常將此視為禁區,避之唯恐不及,更遑論去描述刻畫其場景心態:既便維妙維肖,又有何用?所以,要著力發展新體詩,積累豐富多樣的詩詞庫存,特別是有關喪葬方麵的內容,加強教育引導,為大眾喜聞樂見,選擇引用,看來還任重道遠,希望有識者的努力。
巴郎本人不習新體詩,隻喜用古文詩詞。古文詩詞精練,但多簡短,不足以長篇大論地誦讀。但中文博大精深,除了詩詞,還有辭賦、對聯、駢文、散文等,白話或文言形式不拘。巴郎曾寫過幾篇辭賦散文,作為追思親友的悼詞,自覺比用古風詩詞,更能深入淺出,表情達意,寄托哀思,淋漓盡致。
總而言之,凡是追思悼念親友的文字,無論采取何種形式,隻要能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所想要表達的意思,就可算得一篇好文。而至於能不能表達清楚看得通透聽得明白,不致於言不由衷詞不達意,這一點乃任何文字的關鍵要害之處。因此,一篇好的悼文或悼詩,不在於生者對逝者的有多崇敬難舍難分情感心態有多麽深厚,而取決於生者自己的語言文字組織理解能力,在於自己中小學以來所奠定的文化基礎,所謂“功夫在詩外”,即是此意。
========================
巴郎 記於 20240608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