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起的快樂 之 《麵食情結》

 

人的飲食習慣與生長的家庭、地域,文化有直接的關聯。中國南方氣候溫暖,雨水充沛,人口密度大,勞力密集,一年可種三季稻,那些地方以大米為主食;北方則寒冷,幹燥,農作物生長期長,以種栗為主,自麥子引進西部地區,經過不斷改良逐漸適應北部氣候,麵食就成了北方人的主食。

大西北與內地有很大差異,曆史上曾有無數外邦人沿著古老的絲綢之路遷徙至此,帶來多樣的外族文化和飲食習慣,至今還是眾多少數民族的生息之地。那裏的本地人以麵食為主,即便在糧食定量供應的那個年代,西北地區細糧/粗糧發放比例較內地偏高,也算是照顧少數民族。

我出生在西北,父母來自中原、東北,是地道的北方人,對麵食有著深入骨子裏的情結。家裏大廚是姥姥,二廚、三廚是大姐跟二姐,三姐、四姐洗菜抓碼;爸從不下廚,媽不會做飯,哥和我是白吃飽。

姥姥來自東北鴨綠江邊,印象中她不擅長做麵食,她的拿手菜是大鍋燉:菜葉、土豆、豆角倒進鍋裏,再撒把鹽,一通亂燉,盛入大盆端上桌,我們就著饃饃稀裏糊塗吃下肚,不是美味但不難吃。對了,她還會燉豆腐,有天她從外麵端了一板鄰裏送的豆腐美滋滋地說:今晚給你們做雞刨豆腐。我很好奇,搬個小板凳坐在爐子邊上等,直到豆腐做好擺上了桌,我也沒見她去後院抱個雞來刨豆腐。姥姥能做的麵食屈指可數:春天的時候用槐花加些麵拌一拌放在籠屜上蒸,清香爽口;當油瓶裏的油讚多的時候,打點麵鹵子烙幾個牛舌餅。

大姐和二姐做飯就比較接地氣,可能是從西北本地人那裏學來的,基本都是麵食:擀麵條,拉麵,揪麵片兒,烙大餅,蔥花餅,麵嘎噠,糝飯,貓耳朵,漏魚兒…..

我小時候比較安靜,喜歡觀察,她們做飯的時候我就站在旁邊看,眼睛把那些場景照下來,然後錄在腦子裏,形象思維?嗯!上中學的那些年姐姐,哥哥一幹人都去工作、插隊,我晉升為洗菜、抓碼,閑來時跟大院女孩學學揪麵片,做釀皮子。說到這裏,大概很多人都不知道釀皮子是什麽,這一道麵食是大西北特有的小吃(可不是陝西的麵皮呦),做起來甚是費工夫。

我第一次做的時候手真是忙腳亂。清早上學校前和麵,加水和些堿(有人加鹽,有人鹽堿都加),麵不軟不硬;下午回來準備一個大麵盆,加大半盆水,找塊紗布包上麵,紮好口,在水裏揉,就像洗衣服一樣,直到把麵筋洗幹淨,再放置一個小時,撇去上麵多餘的水,攪勻(可以再加點堿,也可不加,酌情);燒上一鍋水,水快開時,準備羅羅(一種平底鐵盤,做釀皮子專用的),抹上油,加入麵漿,要沒過盤子(一定要把盆裏的麵漿攪勻),等水大開後,把羅羅放在滾水上,蓋好蓋子,過幾分鍾後看看,如果麵皮冒泡,那就是熟了,把羅羅拿下來放在冷水盆裏,待麵皮涼了,從羅羅裏揭下來,擺到麵板上;一般大家都用兩個羅羅,交替著煮,省時間。做好的釀皮子晶瑩透亮,切成筷子粗的條,拌上大蒜水,油潑辣子,醋,醬油,鹽,芝麻醬,加點黃瓜絲兒。拌好的釀皮送給隔壁幹媽家一大盤,眾人吃的很開心,想必不是因為我的廚藝,而是鼓勵我第一次做飯。

西北還有一道譽滿天下的麵食就是蘭州拉麵,在家的時候隻會吃不會做,興致來了幫忙拉兩條下鍋;家窮熬不起湯,炒個菜拌麵,或者打鍋鹵子澆到麵上,吃起來QQ的。兒時候除了去幹爹家改善夥食,沒錢下館子,第一次吃牛肉拉麵還是大二放假回家姐姐請我在小攤上吃的;我不吃牛羊肉,受不了那個膻味兒,可是那碗湯真香,加上醋和油潑辣子,一點膻味都沒有,打那才明白為什麽蘭州人一日三頓都吃牛肉麵!

我第一次做牛肉麵是在大姐家,大三那年暑假過路北京,同學老頁去接站,又提著行李送我去大姐家住,為了表示感謝,我自告奮勇做牛肉麵請客。中午和了麵(要加點鹽),拍成幾個餅,抹上油,蓋上布,放在麵板上醒著;然後跟大姐夫買了黃醬、牛肉,他放些調料鹵了一下午,大姐又備了點小菜,做了臊子;晚飯時間,麵醒好了,拿下一片餅,切成小條,待鍋裏滾後,一條一條地拉,下到水裏;不像館子裏的大廚一團麵在手裏拉成絲,自家做沒那個本事,幾個人一起拉,老頁也跟著忙活;煮好的麵,澆上臊子,加幾片鹵牛肉,再來一勺油潑辣子,大家都說好吃,老頁吃的汗流浹背,滿臉通紅。幾十年後同學聚會上,他道出了真相:“我還記得你做的“牛肉拉麵”,麵挺粗,不錯,就是太辣了,沒吃出啥味。” 他一個東北人,哪裏吃得了辣呢!

 

初到美國比較艱難,跟師兄成了家,一切都得自己來;我不會做飯,更不會炒菜,就憑自己的想象力創造一些菜,他每次都吃的很香,還不停的說好吃,我知道他是懶,怕抱怨後我會罷工,他得自己做。當然,對我來說揪點麵片,下些掛麵比較方便快捷,經常做番茄雞蛋麵對付事兒。一日工學院大勇的太太(雨夏)臨時去餐館代工,打電話說讓大勇去我家蹭頓晚飯;好啊,我可以大顯身手了,做番茄手擀麵!他六點半左右抱著孩子到我家,跟師兄聊天, 我在廚房做麵;手工麵有些難度,憑著小時候的記憶,和麵,擀麵; 這美國的麵粉太筋道,剛擀開就縮回去,我以為麵和的太硬,又匝些水,麵又太軟,粘到麵板擀不了,又加麵,這樣來來回回, 麵團越來越大,擀也擀不開,師兄在屋裏問了幾次,我不耐煩地應著 :“快啦,快啦“,”就好,就好“。。。九點半電話又響起,雨夏讓大勇去餐廳接她,我說飯還沒吃呐!她那邊傳來笑聲 “好家夥, 我打工都結束了,你飯還沒做好!”,在雨夏的幫助下,我們終於吃上手工麵條,權當是吃夜宵了。

美國是個DIYyu王國,很鍛煉人,飯做久了,就有了心得;那個時候網絡不發達,沒有YouTube,全憑自己的創新和鑽研(自我嘲笑吧),我的麵食做得來越到位,一路走來把師兄這個地道的南方人培養成麵食愛好者, 把兒子喂養成西北娃。每當不知道做什麽飯的時候,師兄就說:下點麵唄。我常做的是倒熗鍋麵,炸醬麵,臊子麵。有一年帶兒子回國,二姐問他吃啥麵,兒子連說帶比劃地回答:吃刀槍麵。廚房裏的幾個姐都摸不著頭腦,啥是“刀槍麵”呀,兒子急的拽我去解釋,原來是倒熗鍋麵。這個麵西北人基本上都會做,上一鍋水或者雞湯,把麵煮好,加入炒好的菜碼(不炒也行,直接加到水裏煮), 待麵熟了,點層蛋花,關火。上小鍋燒油,加花椒,兩個幹辣子,出香後,撈出花椒,辣子,隻留油;再加入薑末,蔥花,炒香,把小鍋從火上移開,待微涼之後,倒些醬油,蠔油,香醋,再放到火上燒一會,等液體冒泡,關火,倒入麵鍋,加適量鹽拌勻。正規的做法是:把切好的蔥花,薑末放入小碗裏,燒好花椒油之後,潑到蔥花上出香,倒入麵鍋,再加醬油,蠔油,香醋,鹽。可我不喜歡生醬油和生醋味兒,燒熟了吃起來更潤一些。至於炸醬麵,臊子麵嘛,YouTube上一大堆,但是要注意選料,豆瓣醬要選對,不然吃上去有股淡淡的酸味,肉要自己剁小丁,不買肉餡,不吃肉的人也可以用炒蛋切塊代替肉末。

去年回家陪老媽住了三個多月,每天哥嫂姐妹們湊在一起就是吃喝,輪我主廚時做了幾頓包子,水餃;四姐走南闖北嘴很叼,她吃過後,說了句“嗯,可以”,又拿了一袋包子回去。這下我可火了,應大家要求,在家裏的群發了recipe;嫂子又要素蒸餃的做法,沒吃過這麽好吃的素食!其實除了食材之外,最關鍵的調料是x?x?x(先挖個坑)。

前些日子幫兒子搬家,搜羅回來幾罐快過期的番茄醬,學摸著做些spaghetti,上YouTube看了個視屏,又將我過去的做法加以改進,爺倆吃得很開心。上周末師兄買了牛肉餡,我問做什麽,他說:“再做些spaghetti 唄。” ,他吃完第二盤後,對兒子說:“咱們以後去Olive garden 不用點麵了。” 哼,我懂的,他又在說笑。幾天以後我的DNA檢測結果出來,正宗的中國北方人,但意外的是竟然查出我有Italy血統,這下兩個人又開始調侃我了:怪不得你的意大利麵做的好吃,原來是有遺傳基因啊!”

生活就是這樣,吃喝玩樂,甜酸苦辣,誰都不能例外,品味人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